基于色彩管理操作系统的凹版印刷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2534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具体为一种基于色彩管理操作系统的凹版印刷机,解决现有凹版印刷机存在劳动强度大、成品率降低、增加印刷成本等问题,包括自动加墨装置、刮刀高度调整机构、刮刀角度调整机构、刮刀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还包括由PLC系统、人机界面及数据服务器组成的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加墨装置安装有油墨粘度控制仪、油墨温度控制仪;刮刀高度调整机构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刮刀角度采用蜗轮蜗杆机构进行调节,通过丝杆机构实现刮刀前后位置调整,简化印刷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初始印刷调整环节所造成的油墨、承印物的浪费,降低印刷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了整机的速度及套印精度,效率高、成品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具体为一种基于色彩管理操作系统的凹版印刷机
技术介绍
凹版印刷具有耐印率闻、印品墨层厚度大、印刷色调闻等特征,广泛应用于纸张、薄膜等高档印刷品的印刷。凹版印刷机印版的图文部分通过腐蚀、雕刻等方式凹下,形成网穴;空白部分与印版辊筒的外圆在同一柱面上。印刷时,印版辊筒浸于墨槽或通过传墨辊给墨,实现全版面着墨。版辊转动的过程中,刮墨刀将印版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薄膜、纸张等承印物由刮墨刀刮过之后的版辊和压印胶辊中间通过,压印辊筒在承印物的背面加压,使凹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承印物上。然后进入热风循环系统,将油墨中的溶剂挥发掉,实现承印物与色料的紧固粘接,完成印刷环节。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影响色彩再现的主要因素有印刷速度、刮刀角度、刮刀压力、压印胶辊压力、压区宽度、压印点位置、油墨色浓度、油墨粘度、干燥温度等。虽然目前的凹版印刷机已具有一些印刷速度控制、干燥温度控制、油墨粘度控制、料膜张力控制等功能,但是都是基于单变量的独立的指示控制,缺少针对特定版辊色彩的系统性的印刷机整机变量调整,以及对已使用版辊最优变量的记忆功能。这样,在印刷作业前期,印刷操作工要实现客户要求的印刷效果,需要对各个变量进行逐个调整,无量化和记忆功能,劳动强度很大,并且一些变量的调整是需要停机并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来调整的,比如刮刀高度、刮刀角度、刮刀前后位置等变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这些位置调整的不合适,势必会造成挂脏、跑墨、刀线等一系列的印刷问题,导致印刷品的合格成品率降低,势必造成了油墨、承印物等的浪费,增加了印刷成本,延长了交货周期,后续的废料处理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而且单纯依靠人眼去目测,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调整好刮刀高度和角度的,无法满足现在高速、高精度印刷机的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凹版印刷机无量化和记忆功能,需要对各个变量进行逐个手工调整,存在劳动强度大、合格成品率降低、增加印刷成本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色彩管理操作系统的凹版印刷机。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色彩管理操作系统的凹版印刷机,包括墨桶及自动加墨装置、含有刮刀、刮刀转轴、刮刀支座轴、刮刀下轴、刮刀上轴、刮刀增压气缸的刮刀机构以及刮刀高度调整机构、刮刀角度调整机构、刮刀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还包含干燥箱及加热控制器、风机驱动电机、版辊及版辊驱动电机、压印胶辊及胶辊增压气缸、摆棍及摆棍气缸,该印刷机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由PLC系统、人机界面及数据服务器组成;所述自动加墨装置包括设置在墨桶外壁上的夹套及位于墨桶一侦U、并且内设加热管的水温控制器,水温控制器内设有油墨温度控制仪,水温控制器下方经水泵与夹套连通,夹套上部通过溢流管与水温控制器上方贯通,墨桶内安装有油墨粘度控制仪,油墨温度控制仪、油墨粘度控制仪与PLC系统连接;所述刮刀高度调整机构包括固定于墙板上的刮刀高度直线传感器及安装在刮刀支座轴上端、并与刮刀高度直线传感器位置相对的高度感应螺钉,刮刀上轴间隔固定安装有三级调整齿轮,刮刀支座轴上设有与三级调整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刮刀上轴一端键连接有二级调整齿轮,二级调整齿轮与一级调整齿轮啮合,一级调整齿轮与高度同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刮刀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刮刀支座轴上端的刮刀角度传感器及安装在刮刀转轴一端、并与刮刀角度传感器位置相对的角度感应螺钉,刮刀转轴一端安装有角度调整蜗轮及蜗杆轴,蜗杆轴一端与角度同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刮刀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滑板支座及位于滑板支座上并与刮刀固定的下滑板,下滑板一端固定有限位螺钉,滑板支座的相对位置安装有刮刀前后位置传感器,滑板支座与下滑板之间通过凸轮连杆及凸轮锁紧气缸进行相对位置固定,下滑板一端连有粗调丝杆机构,粗调丝杆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固定在刮刀支座上的前后位置同步电机连接;所述PLC系统的信号采集端分别与油墨粘度控制仪、油墨温度控制仪、刮刀高度直线传感器、刮刀角度传感器及刮刀前后位置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PLC系统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高度同步电机、角度同步电机及前后位置同步电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为了进一步优化该印刷机的结构,完善其功能,本技术还进行了以下结构设 计,所述版辊驱动电机为内设速度编码器的变频驱动电机,速度编码器和安川变频器组合成闭环矢量控制系统。安川变频器接受PLC系统的速度控制信号;刮刀增压气缸、胶辊增压气缸、摆辊气缸的供气回路上安装有电控变换器,每个电控变换器的信号控制端与PLC系统连接。所述速度编码器为现有公知产品,只是起调节及反馈电机速度的作用;所述电控变换器为现有公知产品,通过模拟电信号进行压力设定,本技术利用电控变换器对刮刀压力、胶辊压力以及浮动摆辊张力的调节。所述干燥箱入口处安装热风温度检测仪,在干燥箱喷嘴处安装风速检测仪,热风温度检测仪、风速检测仪的数据输出端与PLC系统的信号采集端连接,加热控制器、风机驱动电机的信号控制端与PLC系统连接。所述刮刀前后位置调整机构中,下滑板上增设上滑板,上滑板及下滑板通过锁紧螺杆固定,上滑板一端连有微调丝杆机构,微调丝杆机构端部设有调整手轮,刮刀与上滑板固定。当通过粗调丝杆机构调整好下滑板及刮刀的位置后进行试印刷,观察试印品两边的灰度,如果还需要再调整,通过旋转调整手轮,驱动微调丝杆机构,继而调整上滑板沿下滑板前后位移,实现对刮刀进行微调的目的。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通过改进后的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系统的相互配合,该凹版印刷机具有相应版辊图案印刷参数的记忆、存储、控制等多重功能,通过输入、检测、控制、记忆等环节在线调整控制影响凹版印刷色彩再现的各种变量,比如刮刀角度、刮刀压力、压印胶辊压力、干燥箱温度、油墨粘度、油墨温度等,营造良好的印刷环境,实现最佳的图文再现,可以简化印刷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初始印刷调整环节所造成的油墨、承印物的浪费,降低印刷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了整机的速度及套印精度,效率高、成品率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电气控制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油墨粘度温度控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刮刀高度及角度调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刮刀前后位置调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刮刀上滑板、下滑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刮刀下滑板与滑板支座锁紧机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刮刀限位机构示意图;图中1-墨桶;2-刮刀;3_刮刀转轴;4_刮刀支座轴;5_刮刀下轴;6_刮刀上轴;7-刮刀增压气缸;8-夹套;9_加热管;10_水温控制器;11_油墨温度控制仪;12_水泵; 13-溢流管;14_油墨粘度控制仪;15_刮刀高度直线传感器;16_高度感应螺钉;17_三级调整齿轮;18_ 二级调整齿轮;19_ 一级调整齿轮;20_高度同步电机;21_刮刀角度传感器;22_角度感应螺钉;23_角度调整蜗轮;24_蜗杆轴;25_角度同步电机;26_滑板支座;27-下滑板;28_限位螺钉;29_刮刀前后位置传感器;30_凸轮连杆;31_凸轮锁紧气缸;32-粗调丝杆机构;33_齿轮传动机构;34_前后位置同步电机;35_上滑板;36_锁紧螺杆;37-微调丝杆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色彩管理操作系统的凹版印刷机,包括墨桶(1)及自动加墨装置、含有刮刀(2)、刮刀转轴(3)、刮刀支座轴(4)、刮刀下轴(5)、刮刀上轴(6)、刮刀增压气缸(7)的刮刀机构以及刮刀高度调整机构、刮刀角度调整机构、刮刀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还包含干燥箱及加热控制器、风机驱动电机、版辊及版辊驱动电机、压印胶辊及胶辊增压气缸、摆辊及摆辊气缸,其特征是该印刷机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由PLC系统、人机界面及数据服务器组成;所述自动加墨装置包括设置在墨桶外壁上的夹套(8)及位于墨桶一侧、并且内设加热管(9)的水温控制器(10),水温控制器内设有油墨温度控制仪(11),水温控制器下方经水泵(12)与夹套(8)连通,夹套上部通过溢流管(13)与水温控制器上方贯通,墨桶(1)内安装有油墨粘度控制仪(14),油墨温度控制仪、油墨粘度控制仪与PLC系统连接;所述刮刀高度调整机构包括固定于墙板上的刮刀高度直线传感器(15)及安装在刮刀支座轴上端、并与刮刀高度直线传感器位置相对的高度感应螺钉(16),刮刀上轴间隔固定安装有三级调整齿轮(17),刮刀支座轴上设有与三级调整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刮刀上轴一端键连接有二级调整齿轮(18),二级调整齿轮与一级调整齿轮(19)啮合,一级调整齿轮与高度同步电机(2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刮刀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刮刀支座轴上端的刮刀角度传感器(21)及安装在刮刀转轴一端、并与刮刀角度传感器位置相对的角度感应螺钉(22),刮刀转轴一端安装有角度调整蜗轮(23)及蜗杆轴(24),蜗杆轴一端与角度同步电机(2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刮刀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滑板支座(26)及位于滑板支座上并与刮刀固定的下滑板(27),下滑板一端固定有限位螺钉(28),滑板支座的相对位置安装有刮刀前后位置传感器(29),滑板支座与下滑板之间通过凸轮连杆(30)及凸轮锁紧气缸(31)进行相对位置固定,下滑板一端连有粗调丝杆机构(32),粗调丝杆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33)与固定在刮刀支座上的前后位置同步电机(34)连接;所述PLC系统的信号采集端分别与油墨粘度控制仪(14)、油墨温度控制仪(11)、刮刀高度直线传感器(15)、刮刀角度传感器(21)及刮刀前后位置传感器(29)的数据输出端连接,PLC系统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高度同步电机(20)、角度同步电机(25)及前后位置同步电机(34)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制版印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