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包塞棒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299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间包塞棒连接装置,由连接螺栓、限位螺母、调节螺母、固定座、销钉、轴承及套筒组成;固定座通过销钉固定在连接螺栓上,套筒上端通过滚珠轴承连接固定座,下端伸入在塞棒横臂中心孔内,调节螺母和限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外,限位螺母下表面坐在塞棒横臂上。拧动调节螺母即可通过套筒带动塞棒上下移行,且移行距离可通过旋转的圈数换算,实现塞棒开度的在线可控调节,消除由于塞棒头部侵蚀造成的安全隐患。限位螺母既可保证连接装置的稳固,又能起到限制套筒运动方向的作用,防止套筒的晃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可靠,适用于现场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铸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在线调节开度的连铸中间包塞棒与横臂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中间包塞棒是连铸过程中重要的控流器具,而塞棒连接装置则是将塞棒固定至塞棒控制机构横臂上的主要部件。传统的中间包塞棒连接件为一直杆螺栓,螺栓下部与塞棒顶部相连,螺栓上部采用螺母和垫圈卡住塞棒横臂的卡口,从而将塞棒与横臂连接在一起。直杆螺栓连接件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耐用。但随着钢铁行业冶炼品种的扩充和成本压力的增大,对高合金含量钢种的单中包浇钢罐数的要求不断提升,势必加剧塞棒头部被侵蚀的程度。而塞棒头部被侵蚀加剧,就会导致控流性能的下降,此时一旦塞棒机构的运行距离不足以抵消塞棒头部的侵蚀量,而又无法调整塞棒使其在塞棒机构上整体下移,就会使浇钢过程存在极大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在浇钢过程中调整塞棒开度,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高合金含量钢种多罐次连浇次数的中间包塞棒连接装置。为此,本技术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中间包塞棒连接装置,由连接螺栓、限位螺母、调节螺母、固定座、销钉、轴承及套筒组成;连接螺栓下部带有外螺纹,上部套装有固定座和带有外螺纹的套筒,固定座通过销钉固定在连接螺栓上,套筒上端通过滚珠轴承连接固定座,下端伸入在塞棒横臂中心孔内,调节螺母和限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外,限位螺母下表面坐在塞棒横臂上。所述调节螺母与限位螺母之间设有消隙垫圈。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只要将连接螺栓下端连接至塞棒本体上即可。由于本塞棒连接装置采用双螺母加消隙垫圈的结构形式,拧动调节螺母即可使套筒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塞棒整体移行,且移行距离可通过旋转的圈数直接换算出来,实现了塞棒开度的在线可控调节,消除了由于塞棒头部侵蚀造成的安全隐患。限位螺母既可保证连接装置的稳固,又能起到限制套筒运动方向的作用,防止套筒的晃动。且连接装置多采用螺旋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可靠,十分适用于现场使用。附图说明附图为中间包塞棒连接装置装配结构剖面图。图中连接螺栓I、限位螺母2、调节螺母3、固定座4、销钉5、轴承6、套筒7、垫圈8、塞棒横臂9、塞棒10。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技术中间包塞棒连接装置系由连接螺栓I、限位螺母2、调节螺母3、固定座4、销钉5、轴承6、套筒7、垫圈8及塞棒横臂9所组成。连接螺栓I的下部加工有外螺纹,以便与塞棒10的内螺纹连接。连接螺栓I的上部分别套装有固定座4和套筒7,固定座4通过销钉5固定在连接螺栓I上。套筒7的筒体上带有外螺纹,套筒7上端通过滚珠轴承6连接在固定座4的下端,套筒7的下端伸入在塞棒横臂9的中心孔内。限位螺母2与调节螺母3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7的筒体上,限位螺母2的下表面固定在塞棒横臂9的上表面。为消除间隙,因此在限位螺母2与调节螺母3之间还加设有消隙垫圈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包塞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连接螺栓、限位螺母、调节螺母、固定座、销钉、轴承及套筒组成;连接螺栓下部带有外螺纹,上部套装有固定座和带有外螺纹的套筒,固定座通过销钉固定在连接螺栓上,套筒上端通过滚珠轴承连接固定座,下端伸入在塞棒横臂中心孔内,调节螺母和限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外,限位螺母下表面坐在塞棒横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包塞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连接螺栓、限位螺母、调节螺母、固定座、销钉、轴承及套筒组成;连接螺栓下部带有外螺纹,上部套装有固定座和带有外螺纹的套筒,固定座通过销钉固定在连接螺栓上,套筒上端通过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勇张相春袁秀涛崔长宇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