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包括主轴,芯盘、锤头以及锤柄。芯盘为盒状芯盘,包括相互平行且对称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两个盘面之间留有间隔,并通过设置在间隔中的加强筋固定连接。盒状芯盘的外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锤柄,锤柄的一端与盒状芯盘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锤头。锤柄在盒状芯盘的外侧面上等间隔设置。主轴上套接固定有至少两个重合的盒状芯盘。主轴轴向上的锤柄为周期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芯盘设置为盒状芯盘,节约了材料的使用。主轴上套接固定重合的盒状芯盘,进一步加强了整个芯盘组的刚性。锤柄直接固定在盒状芯盘和的外侧面,并呈周期排列,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了偏心力矩,进而降低了破碎机启动负荷以及能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
本技术属于破碎机
,具体涉及破碎机的施力元件,特别是一种用于反击式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
技术介绍
在现有破碎机中,对于实施破碎的施力元件,即芯盘锤头组,其结构一般包括主轴、多个形状相同的芯盘以及设有锤头的锤柄。其中,芯盘等间隔固定套接于主轴上,主轴位于芯盘的中心位置。同时,芯盘与芯盘之间贯穿有圆柱销,该圆柱销与主轴一定为平行状态。圆柱销所处位置远离芯盘中心,且靠近芯盘的外圆。在现有破碎机中,芯盘上的圆柱销通常设置为4根,均位于芯盘的一个同心圆上,4根圆柱销等间隔90°设置,圆柱销将芯盘的盘面分为四等分。锤头的锤柄端则套接在芯盘之间的圆柱销上,锤柄与圆柱销之间的接触面形成间隙配合。现有破碎机的工作原理是在静止状态下,锤头自然下垂;在工作状态下,锤头通过锤柄绕圆柱销转动。当电机带动主轴进而使芯盘锤头组进行高速转动时,自然下垂的锤头受离心力的作用进行高速圆周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锤头会对破碎机内的物料进行敲打,致使物料破碎。从上述对现有技术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在现有芯盘锤头组中,由于芯盘与芯盘之间存在间隔,所以会使芯盘的结构刚性不足。又因为破碎机的工作强度很大,故芯盘所受冲击力也很大,所以现有技术中的芯盘极易发生变形,甚至损坏。另外,由于锤头在静止状态下自然下垂,所以分布在芯盘四周的锤头会使其具有较大的偏心力矩。当破碎机在启动时, 首先需要克服较大的偏心力矩,这样无疑就会使得破碎机的启动负荷增大,进而增加能耗。 最后,由于锤头和锤柄是固定一体化,又因为锤头部分容易损坏,所以当锤头受损需要更换时,锤柄部分材料也需废弃。不仅如此,操作人员还需要对圆柱销进行相应的拆卸,故整个设备维护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综上所述,现有破碎机的施力元件,即芯盘锤头组,由于其结构存在不足,所以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对生产设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破碎机的芯盘式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芯盘的刚性又尽量成为了结构的材料,减小了破碎机的启动负荷,进而延长施力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对于设备的维护成本。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包括主轴,主轴上套接固定有芯盘、锤头以及锤柄,所述芯盘为盒状芯盘,包括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所述第一盘面与第二盘面相互平行且对称,两个盘面之间留有间隔,并通过设置在间隔中的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盒状芯盘的外侧面设有锤柄,该锤柄的一端与盒状芯盘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锤头,所述锤柄为两个以上,且在盒状芯盘的外侧面上等间隔设置;所述主轴上套接固定有至少两个所述盒状芯盘,相邻两个盒状芯盘的盘面重合且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轴向上的锤柄为周期排列。进一步,所述盒状芯盘由扇形芯盘单元盒组成,锤柄设置在两个相邻芯盘单元盒之间。进一步,所述盒状芯盘上所设置的锤柄为三个,相邻两个锤柄之间的间隔角度为 120。。进一步,所述盒状芯盘套接固定在主轴上时,在主轴轴向上相邻两个锤柄的交错角度为60°。进一步,所述盒状芯盘上所设置的锤柄为六个,相邻两个锤柄之间的间隔角度为 60。。进一步,所述盒状芯盘套接固定在主轴上时,在主轴轴向上相邻两个锤柄的交错角度为0°。进一步,所述盒状芯盘为等六边形。进一步,所述锤柄与锤头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连接。进一步,所述锤柄为矩形连接块,所述锤头为正方形击打块,所述锤柄的长度长于锤头的长度,锤柄的宽度与锤头的宽度相同,所述锤头并排设置在锤柄的长向侧面,锤柄与锤头的端面平齐。进一步,所述锤头的击打面上设有十字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首先,本技术将芯盘设置为盒状芯盘,通过加强筋将盒状芯盘的盘面固定连接,不仅加强了单个芯盘的刚性,而且与现有技术中的铸钢实心芯盘相比, 节约了材料的使用。其次,主轴上套接固定有至少两个的盒状芯盘,两个相邻的盘面重合固定,消除了相邻盒状芯盘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加强了整个芯盘组的刚性。最后,由于设有锤头的锤柄直接固定在盒状芯盘和的外侧面,避免了在静止状态下锤头的自然下垂,同时,由于锤柄在主轴的轴向上呈周期排列,所以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了偏心力矩,进而降低了破碎机启动负荷以及能耗。针对本技术中进一步附加的技术特征,由于将锤头和锤柄分离设置,即锤头和锤柄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连 接,所以锤头和锤柄为可拆卸的状态。有效地避免了由于锤头受损,而使锤柄不得不同时进行更换的问题,减少了企业的设备维护成本。在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中,将盒状芯盘设置为等六边形,能够在不影响芯盘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减少芯盘的材料使用。另外,锤头的两个打击面上设有十字块,避免了锤头在锤柄联接时发生旋转转动,又使锤头在锤柄上可转懂90°或180°后再进行安装,以此成倍地增加了锤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轴,2、盒状芯盘,3、第一盘面,4、第二盘面,5、加强筋,6、锤柄,7、锤头,8、十字凸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思路是,设计结构刚性强的芯盘。同时设计锤柄与芯盘的连接方式,以减小破碎机的启动负荷,进而降低能耗。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I,一种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包括主轴1,主轴I上套接固定有芯盘、锤头以及锤柄。在本技术中芯盘为盒状芯盘2。盒状芯盘2的具体结构包括第一盘面3和第二盘面4,其中第一盘面3与第二盘面4相互平行且对称。在第一盘面3与第二盘面4之间留有间隔,两个盘面通过设置在间隔中的加强筋5使固定连接,以此增加了盒状芯盘2的刚性。将芯盘设置为盒状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地降低芯盘的材料使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铸钢实心芯盘,本技术可节约35%的原材料。在盒状芯盘2的外侧面设有锤柄6,该锤柄6的一端与盒状芯盘2固定连接,另一端则设置有锤头7。设置在外侧面的锤柄6至少有两个以上,并且等间隔设置,用于提高芯盘在转动时对物料的打击效率。在主轴I上套接有至少两个以上盒状芯盘2,相邻两个盒状芯盘2的盘面重合且固定连接,这样的设置能够加强整个施力元件的刚性。由于一个盒状芯盘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锤柄6,又因为主轴I上套接固定有至少两个盒状芯盘2,所以在主轴I轴向上的锤柄6具有一定的排列方式。为了减小甚至避免锤柄6在盒状芯盘2上的偏心力矩,所以在本技术中将轴向上锤柄6的位置关系设计为周期排列的状态。下面针对上述技术中所涉及的结构,提出优选方案,具体如下关于盒状芯盘2 可以将盒状芯盘2设计为由多个扇形芯盘单元盒组合而成。锤柄6则对应固定在两个相邻扇形芯盘单元盒之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方便操作人员对本技术的分段加工。关于盒状芯盘2上所设置的锤柄6数量和分布位置优选方案一将盒状芯盘2上所设置的锤柄6数量定为六个,相邻两个锤柄6之间的间隔角度为60°。将本方案中的盒状芯盘2套接固定在主轴I上时,可将主轴I轴向上相邻两个锤柄6固定在相同位置。此时,轴向上相邻两个锤柄6的交错角度为0°。从整体来看,在主轴I的轴向上,锤柄6共有等间隔排列的六排,每排锤柄6的个数与盒状芯盘 2的个数相同。优选方案二 将盒状芯盘2上所设置的锤柄6数量定为三个,相邻两个锤柄6之间的间隔角度为120°。将本方案中的盒状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包括主轴,主轴上套接固定有芯盘、锤头以及锤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盘为盒状芯盘,包括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所述第一盘面与第二盘面相互平行且对称,两个盘面之间留有间隔,并通过设置在间隔中的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盒状芯盘的外侧面设有锤柄,该锤柄的一端与盒状芯盘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锤头,所述锤柄为两个以上,且在盒状芯盘的外侧面上等间隔设置;所述主轴上套接固定有至少两个所述盒状芯盘,相邻两个盒状芯盘的盘面重合且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轴向上的锤柄为周期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包括主轴,主轴上套接固定有芯盘、锤头以及锤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盘为盒状芯盘,包括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所述第一盘面与第二盘面相互平行且对称,两个盘面之间留有间隔,并通过设置在间隔中的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盒状芯盘的外侧面设有锤柄,该锤柄的一端与盒状芯盘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锤头,所述锤柄为两个以上,且在盒状芯盘的外侧面上等间隔设置;所述主轴上套接固定有至少两个所述盒状芯盘,相邻两个盒状芯盘的盘面重合且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轴向上的锤柄为周期排列。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状芯盘由扇形芯盘单元盒组成,锤柄设置在两个相邻芯盘单元盒之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状芯盘上所设置的锤柄为三个,相邻两个锤柄之间的间隔角度为12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碎机的芯盘式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状芯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明中,
申请(专利权)人:谭明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