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气冲式萃取分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114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气冲式萃取分液器,它由:排气口、排气阀、罐盖、进气软管、玻璃管、罐体、第一旋塞、分液斗、第二旋塞、出液口构成。罐盖装在罐体上,玻璃管一端装在罐体内,另一端穿过罐盖与进气软管相连接,罐盖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装有排气阀,罐体的下端设有分液斗,分液斗与罐体之间装有第一旋塞,分液斗下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装有第二旋塞。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它可一次性萃取分离大量的预处理物质,萃取过程无需人工振摇,萃取均匀,效率高,节省试剂,操作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气冲式萃取分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化学实验用的分液漏斗,在 萃取过程中,将所需分液的两相液体和溶质至于斗体中,封闭后进行振摇使溶质充分分散与两相中,静置后,于下口依次放出,但是在天然提取物的纯化中因需萃取分离的溶质量极大,采用传统的分液漏斗一次无法完成,需多次进行,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另外,因萃取所需溶剂量大,振摇过程难度大,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气冲式萃取分液器,它主要解决了在天然提取物的纯化中因需萃取分离的溶质量大,采用传统的分液漏斗一次无法完成,需多次进行,操作繁琐,耗时长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气冲式萃取分液器由排气口、排气阀、罐盖、进气软管、玻璃管、罐体、第一旋塞、分液斗、第二旋塞、出液口构成。罐盖装在罐体上,玻璃管一端装在罐体内,另一端穿过罐盖与进气软管相连接,罐盖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装有排气阀,罐体的下端设有分液斗,分液斗与罐体之间装有第一旋塞,分液斗下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装有第二旋塞。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它可一次性萃取分离大量的预处理物质,萃取过程无需人工振摇,萃取均匀,效率高,节省试剂,操作使用方便。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气冲式萃取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I 一排气口 2—排气阀 3—罐盖 4 一进气软管5—玻璃管 6—罐体 7—第一旋塞 8—分液斗9 一第二旋塞 10—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气冲式萃取分液器由排气口 I、排气阀2、罐盖3、进气软管4、玻璃管5、罐体6、第一旋塞7、分液斗8、第二旋塞9、出液口 10构成。罐盖3装在罐体6上,玻璃管5—端装在罐体6内,另一端穿过罐盖3与进气软管4相连接,罐盖3上设有排气口 I,排气口 I上装有排气阀2,罐体6的下端设有分液斗8,分液斗8与罐体6之间装有第一旋塞7,分液斗8下端设有出液口 10,出液口 10上装有第二旋塞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气冲式萃取分液器,它由:排气口(1)、排气阀(2)、罐盖(3)、进气软管(4)、玻璃管(5)、罐体(6)、第一旋塞(7)、分液斗(8)、第二旋塞(9)、出液口(10)构成,其特征在于:罐盖(3)装在罐体(6)上,玻璃管(5)一端装在罐体(6)内,另一端穿过罐盖(3)与进气软管(4)相连接,罐盖(3)上设有排气口(1),排气口(1)上装有排气阀(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实验室的气冲式萃取分液器,它由排气口( I)、排气阀(2)、罐盖(3)、进气软管(4)、玻璃管(5)、罐体(6)、第一旋塞(7)、分液斗(8)、第二旋塞(9)、出液口(10)构成,其特征在于罐盖(3)装在罐体(6)上,玻璃管(5)—端装在罐体(6)内,另一端穿过罐盖(3 )与进气软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马常友张宇吕鑫张义秀赵稷宋琳琳李禹辰李孟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