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9714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实验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所述血管夹的外形呈梯形,由凸牙钳、凹牙钳、铰接轴、弹簧、调节柱和调节螺母组成;所述凸牙钳与凹牙钳通过铰接轴连接,凹牙钳后端设调节柱,该调节柱外套有弹簧、其底部设调节螺母。使用结果表明,本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主要用于小动物血管吻合手术,特别是大鼠心脏移植手术;其操作简单、快速,阻断血管长度足够血管吻合用,且该血管夹有利于固定血管,不阻挡手术视野,利于显微镜下血管吻合操作;与传统技术相比,其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实验器械领域,涉及ー种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具体涉及ー种用于阻断血管的实验小动物专用血管夹。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学实验中,大鼠、豚鼠等小动物常被用于制作心脏移植等多种疾病模型。在上述制作过程中,常需要阻断某一段血管;与大动物相比,小动物血管薄、脆、细、短,容易损伤导致出血,而能否达到满意的阻断效果,成为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目前医学实验中尚无小动物专用血管夹,因此,操作者常用丝线结扎或者人体手术用血管夹阻断血管。所述丝线结扎增加操作难度且不灵活,常在结扎与开放过程中损伤血管或者因血管分支阻断不彻底导致出血。鉴于目前现状,多数研究人员操作时选用·人体手术用血管夹,但所述血管夹较粗大,易损伤血管并阻挡手术视野,増加手术难度;同时,上述血管夹呈直线形或浅弧形,难以同时阻断ー长段血管两端及其分支。而在复杂模型如心脏移植模型制作中,如何安全有效的阻断ー长段腹腔血管上下两端及其背部分支而又不阻档手术视野,成为实验成败的关键。迄今为止,尚未有合适的血管夹可被用于制作模型,而这也成为目前小动物外科手术难度大且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具体涉及ー种用于阻断血管的实验小动物专用血管夹。该血管夹尺寸较细小,不干扰手术视野,且其形状呈特殊的梯形,可完整阻断一段血管的两端及分支,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小动物外科手术成功率。具体而言,本技术的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其特征在于,其外形呈梯形,由凸牙钳I、凹牙钳2、铰接轴3、弹簧4、调节柱5和调节螺母6组成;所述凸牙钳I与凹牙钳2通过铰接轴3连接,凹牙钳2后端设调节柱5,该调节柱5外套有弹簧4、其底部设调节螺母6 ;本技术中,所述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的外形呈特殊的梯形,是根据大鼠腹主动脉直径、长度等实际解剖參数,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制成;其根据实际需要,可制成多个规格;该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设有弹簧4、调节柱5及调节螺母6,可调节牙钳夹力大小。本技术中,所述凸牙钳I与凹牙钳2在弹簧4压カ下紧密咬合可有效阻断血管;该凸牙钳I分为头部11、前臂12、钳体13和后端14 ;本技术中,所述凹牙钳2与凸牙钳I在弹簧4压カ下紧密咬合可有效阻断血管;该凹牙钳2分为头部21、前臂22、钳体23和后端24 ;本技术中,所述铰接轴3用于连接凸牙钳I与凹牙钳2 ;本技术中,所述调节柱5和调节螺母6可调整弹簧压力。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的长度为75. 5_,铰接轴3中心与调节柱5中心的距离为20. 5mm ;该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前端张开后,张开角度为17°,凸牙钳I前端与凹牙钳2前端最大距离为15. 38mm,该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的前端闭合后,凸牙钳I末端与凹牙钳2末端距离为23mm ;所述凸牙钳I前端宽度为2. 75mm、后端宽度为2mm,厚度为Imm,其头部11长度为20mm、前臂12长度为15mm,头部11与前臂12的夹角为120°,前臂12与钳体13的夹角为150°,前臂12与钳体13交接处到铰接轴3中心的长度为35_ ;所述凹牙钳2前端宽度为2. 75mm、后端宽度为2mm,厚度为Imm,其头部21长度为20mm、前臂22长度为15mm,头部21与前臂22的夹角为120°,前臂22与钳体23的夹角为150°,前臂22与钳体23交接处到铰接轴3中心的长度为35mm ;所述凸牙钳I与凹牙钳2前端到牙钳两腰处设有牙,便于有效阻断血管;该凸牙钳I与凹牙钳2后端的外侧设滚花,便于操作者掌握;所述铰接轴3的尺寸为09;所述调节柱5高度为13mm、其中心距本血管夹末端为4mm。使用时,按住本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末端,使其前端张开,然后将本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置于模型的待操作部位,松开所述血管夹末端,通过调节调节柱5和调节螺母6,调整弹簧4的压力,使凸牙钳I与凹牙钳2的头部紧密咬合,有效阻断血管,进行模型制作。使用结果表明,本技术的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厚度、长度、宽度等尺寸依据大鼠腹主动脉解剖參数设定,适合小动物外科手术用,不会影响手术视野;该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形状为梯形,可同时阻断ー长段血管的两端及其分支,比现有技术的直线型及浅弧形血管夹更加灵活、方便;此外,本血管夹设有弹簧和调节柱,可调整牙钳夹力,既能有效阻断又避免血管损伤。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正和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纳入本技术的范围内。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其中,图中显示本血管夹呈梯形。图2是本技术的背面示意图,其中,图中显示弹簧压力使两个牙钳咬合在一起。图3是上述图2的A-A刨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其中,I是凸牙钳,2是凹牙钳,3是铰接轴,4是弹簧,5是调节柱,6是调节螺母。图5是本技术的凸牙钳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1是头部、12是前臂、13是钳体,14是后端。图6是上述图5的A向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凸牙钳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上述图7的B-B刨面图。图9是本技术的凹牙钳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21是头部、22是前臂、23是钳体,24是后端。图10是上述图9的A向视图。图11是本技术的凹牙钳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上述图11的B-B刨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结合图I一 12所示,本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外形呈梯形,由凸牙钳I、凹牙钳2、铰接轴3、弹簧4、调节柱5和调节螺母6组成;所述凸牙钳I与凹牙钳2通过铰接轴3连接,凹牙钳2后端设调节柱5,该调节柱5外套有弹簧4、其底部设调节螺母6 ;本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是根据大鼠腹主动脉直径、长度等实际解剖參数,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制成;其根据实际需要,可制成多个规格;该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设有弹簧4、调节柱5及调节螺母6,可调节牙钳夹カ大小;所述凸牙钳I与凹牙钳2在弹簧4压カ下紧密咬合可有效阻断血管;该凸牙钳I分为头部11、前臂12、钳体13和后端14 ;所述凹牙钳2与凸牙钳I在弹簧4压カ下紧密咬合可有效阻断血管;该凹牙钳2分为头部21、前臂22、钳体23和后端24 ;所述铰接轴3用于连接凸牙钳I与凹牙钳2 ;所述调节柱5和调节螺母6可调整弹簧压力。使用时,按住本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末端,使其前端张开,然后将本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置于模型的待操作部位,松开所述血管夹末端,通过调节调节柱5和调节螺母6,调整弹簧4的压力,使凸牙钳I与凹牙钳2的头部紧密咬合,有效阻断血管,进行模型制作。实施例2结合图1-12所示,本技术外形呈梯形,由凸牙钳I、凹牙钳2、铰接轴3、弹簧4、调节柱5和调节螺母6组成;所述凸牙钳I与凹牙钳2通过铰接轴3连接,凹牙钳2后端设调节柱5,该调节柱5外套有弹簧4、其底部设调节螺母6 ;本是根据大鼠腹主动脉直径、长度等实际解剖參数,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制成;该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设有弹簧4、调节柱5及调节螺母6,可调节牙钳夹カ大小;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其特征在于,其外形呈梯形,由凸牙钳(1)、凹牙钳(2)、铰接轴(3)、弹簧(4)、调节柱(5)和调节螺母(6)组成;所述凸牙钳(1)与凹牙钳(2)通过铰接轴(3)连接,凹牙钳(2)后端设调节柱(5),该调节柱(5)外套有弹簧(4)、其底部设调节螺母(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其特征在于,其外形呈梯形,由凸牙钳(I)、凹牙钳(2)、铰接轴(3)、弹簧(4)、调节柱(5)和调节螺母(6)组成;所述凸牙钳(I)与凹牙钳(2)通过铰接轴(3)连接,凹牙钳(2)后端设调节柱(5),该调节柱(5)外套有弹簧(4)、其底部设调节螺母(6)。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其特征在于,其长度为75.5mm,铰接轴(3)中心与调节柱(5)中心的距离为20. 5mm;所述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前端张开后,张开角度为17°,凸牙钳(I)前端与凹牙钳(2)前端的距离为15. 38mm,其前端闭合后,凸牙钳末端(I)与凹牙钳(2)末端距离为23mm。3.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实验小动物用梯形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牙钳(I)分为头部(11)、前臂(12)、钳体(13)和后端(14);凸牙钳(I)前端宽度为2. 75mm、后端宽度为2mm,厚度为1mm,其头部(11)长度为20臟、前臂(12)长度为15mm,头部(11)与前臂(12)的夹角为120°,前臂(12)与钳体(13)的夹角为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亮温培豪彭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