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希武专利>正文

旋涡泵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632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旋涡泵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包括装夹、铣削、卸件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采用数控四轴联动铣削叶轮的叶片,所述的四轴数控联动为三轴数控铣床上添加数控分度头来实现的。克服了原有铣削工艺存在的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差,产量低,加工成本相对比较高的缺陷,提高了加工效率3-4倍,提高了加工质量,控制成品率提高了9个百分比,降低了加工成本50%,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实现程序控制下的自动化铣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涡泵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数控四轴联动铣床加工叶轮叶片的铣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加工钢制旋涡泵叶轮叶片普遍采用的方法使用片铣刀单片选槽加工,人工操作控制加工尺寸和每叶片槽的分度角度,操作者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差,产量低,加工成本相对比较高;使用线切割加工叶片,产量更低,成本更高,如果高精度不锈钢旋涡泵叶轮叶片采用上述加工工艺,已不能满足产品质量和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工艺缺陷,而提供一种旋涡泵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其铣切工艺,包括装夹、铣削、卸件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采用数控四轴联动铣切叶轮的叶片,所述的四轴数控联动为三轴数控铣床上添加数控分度头来实现的。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过程如下心轴上装夹叶轮毛坯;按四轴数控联动预先编存控制程序;利用数控旋转分度头零位确定铣削叶片齿槽加工的起始点;利用铣床数控轴横向控制位置,确定刀具横向进刀位置;利用铣床数控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置的自动程序控制铣削加工叶片齿槽尺寸当前叶片齿槽铣削加工结束后数控轴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置退刀至原始起始位置;数控旋转分度头控制程序旋转角度至下一铣削加工叶片齿槽角度位置,开继续加工铣削叶片齿槽;按以上叶轮齿槽的加工程序至铣削全部叶片齿槽加工结束;卸件、检验、进库;其应用的加工叶片数为20-200,直径等于或小于250mm的旋涡泵叶轮,每次加工叶片齿槽的个数可以为1个,也可以是2个,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效果克服了上述的缺陷,提高了加工效率3-4倍,提高了加工质量,控制成品率提高了9个百分比,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加工成本50%,实现程序控制下的自动化铣切。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用叶轮直径96mm的叶片加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1、心轴上装夹叶轮直径96mm毛坯2件;2、编存铣削叶轮叶片齿槽的四轴数控联动控制程序;3、利用数控旋转分度头零位为叶片齿槽铣削加工确定起始点; 4、利用铣床数控轴横向控制位置,确定刀具横向进刀位置;5、利用铣床数控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置的自动程序控制铣削加工叶片齿槽尺寸6当前叶片齿槽加工结束后,数控轴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置退刀至原始起始位置;7、数控旋转分度头按控制程序旋转角度至下一加工叶片齿槽角度位置,并继续铣削加工叶片齿槽;8、按以上叶片齿槽的加工程序至全部叶轮叶片齿槽铣削结束;9、卸件、检验、进库;如同一心轴上间隔叠加装夹上多个待加工叶轮,按控制程序,有下至上,直到同角度所有叶轮叶片齿槽加工完成;数控旋转分度头按控制程序旋转角度至下一叶片齿槽角度位置铣削加工,以此,利用铣床数控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置的自动程序控制加工叶片。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旋涡泵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其铣切工艺,包括装夹、铣削、卸件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采用数控四轴联动铣削叶轮的叶片,所述的四轴数控联动为三轴数控铣床上添加数控分度头来实现的,其叶轮叶片铣削工艺过程如下心轴上装夹叶轮毛坯;按四轴数控联动编存控制程序;利用数控旋转分度头零位确定铣削叶片齿槽铣削的起始点;利用铣床数控轴横向控制位置,确定刀具横向进刀的位置;利用铣床数控;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置的自动程序控制铣削加工叶片齿槽尺寸;当前叶片齿槽铣削加工结束后,数控轴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置退刀至原始起始位置;数控旋转分度头按控制程序旋转角度至下一铣削加工叶片齿槽角度位置,并继续加工铣削叶片齿槽;按以上叶片齿槽的加工程序至铣削全部叶片齿槽加工结束;卸件、检验、进库。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涡泵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直径等于或小于250mm,叶片数为20-200的旋涡泵叶轮。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涡泵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其特征在于每次加工叶片齿槽的个数可以为1个,也可以是2个,每次装夹在心轴上的叶轮数,可以为一件,也可以为多件。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涡泵叶轮叶片的数控铣切工艺,其特征在于每次加工叶片槽的进刀起始位置和走刀程序,可以是由下至上,也可以是由上至下,直到同角度所有叶轮叶片齿槽加工完成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旋涡泵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包括装夹、铣削、卸件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采用数控四轴联动铣削叶轮的叶片,所述的四轴数控联动为三轴数控铣床上添加数控分度头来实现的。克服了原有铣削工艺存在的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差,产量低,加工成本相对比较高的缺陷,提高了加工效率3-4倍,提高了加工质量,控制成品率提高了9个百分比,降低了加工成本50%,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实现程序控制下的自动化铣削。文档编号B23C3/18GK1978107SQ20051011107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董希武 申请人:董希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旋涡泵叶轮叶片数控铣切工艺,其铣切工艺,包括装夹、铣削、卸件三个步骤,其特征在于:采用数控四轴联动铣削叶轮的叶片,所述的四轴数控联动为三轴数控铣床上添加数控分度头来实现的,其叶轮叶片铣削工艺过程如下:心轴上装夹叶轮毛坯;按四轴数控联动编存控制程序;利用数控旋转分度头零位确定铣削叶片齿槽铣削的起始点;利用铣床数控轴横向控制位置,确定刀具横向进刀的位置;利用铣床数控;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置的自动程序控制铣削加工叶片齿槽尺寸;当前叶片齿槽铣削加工结束后,数控轴纵向和垂直方向位置退刀至原始起始位置;数控旋转分度头按控制程序旋转角度至下一铣削加工叶片齿槽角度位置,并继续加工铣削叶片齿槽;按以上叶片齿槽的加工程序至铣削全部叶片齿槽加工结束;卸件、检验、进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希武
申请(专利权)人:董希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