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自锁式手紧钻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09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式自锁式手紧钻夹头。它包括钻体、夹爪、旋转套、螺母;它还设有前部环形体,前部环形体的后端面设有齿槽,它还设有中间环形体,中间环形体处于螺母和前部环形体之间,其前端面设有与前部环形体齿槽配合的齿,螺母的前端面设有控制齿与齿槽脱开的构型和控制它们啮合的构型及构型间的过渡面,中间环形体和螺母相连接并可在所述构型间相对螺母转动,钻夹头设有将中间环形体向螺母方向挤压的弹性元件;钻夹头还设有固定环形体,所述固定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的其中之一还另设有齿槽,其中之另一设有与该齿槽配合的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啮合配合,以及固定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的弹簧元件和齿槽的配合,实现自锁功能,使得即使受到冲击载荷作用下,夹爪夹持的钻头不易松动打滑脱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夹头,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机械加工设备及电动工 具例如钻床、电钻上的钻夹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手紧钻夹头中设有钻体、夹爪、螺母、可旋转的旋转套、后套, 旋转套轴向被定位,三只夹爪分别设置在均布于钻体上的三个斜孔内,螺母与夹 爪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旋转套直接或间接与螺母连接。工作时,通过操作旋转套 带动螺母旋转从而带动夹爪在斜孔内进出而使钻夹头夹紧或松脱钻具,这些钻夹 头的缺点在于受冲击载荷作用下,夹爪夹持的钻头容易松动打滑甚至脱落,很 难保持加工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不易松动打 滑的新式自锁式手紧钻夹头。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钻体、 夹爪、轴向定位的旋转套、螺母,夹爪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钻夹头在螺母的前 方还设有轴向被限位的环绕钻体的前部环形体,所述前部环形体的后端面设有齿槽,所述钻夹头还设有与旋转套连接而一起转动且能前后滑动的中间环形体,所 述中间环形体处于螺母和前部环形体之间,所述中间环形体的前端面设有与前部环形体齿槽配合的齿,所述螺母的前端面设有控制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 齿槽脱开的构型和控制它们啮合的构型及构型间的过渡面,所述中间环形体和螺 母相连接并可在所述控制脱开和控制啮合的构型间相对螺母转动,所述钻夹头设 有将中间环形体向螺母方向挤压的弹性元件;所述钻夹头在其前部还设有环绕钻体且与钻体一起运动的固定环形体,所述固定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的其中之一还 另设有齿槽,所述固定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的其中之另一设有与该齿槽配合的弹性元件。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能通过中间环形体的齿与 前部环形体齿槽啮合配合,以及固定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的弹簧元件和齿槽的配 合,实现自锁功能,使得即使受到冲击载荷作用下,夹爪夹持的钻头不易松动打 滑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半剖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4为实施例1螺母的立体图。图5为实施例1中间环形体的立体图。图6为实施例1前部环形体的立体图。图7为实施例1旋转套的立体图。图8为实施例1固定环形体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半剖示意图。图10为图9的B-B剖视图。图11为实施例2的爆炸图。图12为实施例2的前部环形体的立体图。图13为实施例2的固定环形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8。本技术包括钻体1、夹爪4、轴向定位的旋转套2、螺 母3,夹爪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钻夹头在螺母的前方还设有轴向被限位的环绕 钻体的前部环形体7,所述前部环形体的后端面设有齿槽72,所述钻夹头还设有 与旋转套连接而一起转动且能前后滑动的中间环形体5,所述中间环形体处于螺 母和前部环形体之间,所述中间环形体的前端面设有与前部环形体齿槽配合的齿 52,所述螺母的前端面设有控制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脱开的构型和控制它们啮合的构型及构型间的过渡面31,所述中间环形体和螺母相连接并可 在所述控制脱开和控制啮合的构型间相对螺母转动,所述钻夹头设有将中间环形 体向螺母方向挤压的弹性元件61;所述钻夹头在其前部还设有环绕钻体且与钻 体一起运动的固定环形体9,所述固定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的其中之一还另设有 齿槽71,所述固定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的其中之另一设有与该齿槽配合的弹性 元件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形体设于钻体的前端,它被卡圈ll定位在钻体 前端的台阶上,并通过对边配合,使固定环形体不能相对钻体转动。所述钻体在 固定环形体9的后方设有定位台阶13,所述前部环形体被定位在固定环形体与 定位台阶之13间。所述齿槽71设于前部环形体的内孔侧面。所述弹性元件20 为弹簧片,所述弹簧片20设于固定环形体9上,被插在固定环形体9内的槽91 上,弹簧片20与齿槽71的配合使弹簧片的一端始终插入在齿槽71中,并使前部环形体按钻夹头松脱操作的旋转方向的转动被弹簧片所顶住。所述将中间环形体向螺母方向挤压的弹性元件61为波形弹簧圈,它处于中 间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之间。所述控制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脱开的构型和控制它们啮合的 构型为处于螺母前端面不同高度的凹槽33和34。如图所示,凹槽33在后,凹 槽34在前,凹槽33控制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脱开,凹槽34控制 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啮合。所述中间环形体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出物54。所述控制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脱开和啮合的构型也可采用处 于螺母前端面不同高度的型面,比如螺母前端的前凸台阶面及后凹面。所述中间环形体和螺母可以通过键和槽的配合、凸起和凹槽的配合等多种 手段连接。所述旋转套与中间环形体5通过键槽配合而连接,使中间环形体5既能与 旋转套一起转动又能前后滑动。附图标号21为旋转套内壁的键,附图标号53 位为与键21配合的槽。所述螺母的前端设有键32,所述中间环形体设有与所述键配合的转位槽51。这样,可以增加钻夹头对工具的夹紧力。本实用例采用双壳手紧钻夹头为例,附图标号8为不能相对钻体活动的后 套。附图标号36为螺母套,附图标号12为螺母与螺母后方的钻体之间的一圈滚 珠。夹紧工具时,从钻夹头的前端看,旋转套是顺时针转动,在开始阶段,凸出 物54处于凹槽33中,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脱开,顺时针转动旋转 套,旋转套带动中间环形体旋转,通过凹槽33与凸出物54的配合,螺母被带动 使夹爪夹紧工具;当夹爪夹住工具后,继续转动旋转套,此时螺母暂停转动,凸出物54经过 渡面31进入凹槽34中,转位槽51的一侧壁与键32相碰,此时,中间环形体被 向前顶而使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啮合,此时,钻夹头处于自锁锁紧 状态,在夹紧方向上继续转动旋转套,中间环形体同步转动,前部环形体也跟着 转动,弹簧片20在前部环形体的齿槽71表面滑过,而同时,键32被转位槽51 的侧壁带动,螺母继续转动,从而更紧地夹紧工具。当停止转动进入工作状态时, 即使钻夹头受到冲击载荷,由于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72啮合配合, 前部环形体按钻夹头松脱操作的旋转方向的转动被弹簧片20所顶住,因此,螺 母不会相对钻体松动,夹爪保持对工具的夹紧状态。当要取出工具时,逆时针转动旋转套,中间环形体转至转位槽51的另一侧 壁与键32相碰,凸出物54经过渡面31进入凹槽33中,齿与齿槽脱开,自锁锁 紧状态被解除,继续转动旋转套,就可松开夹爪取出工具。实施例2参照附图9-13。本实施例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实施例1中的弹簧片 20设于前部环形体上,在前部环形体上相应设置弹簧片的安装槽73。而实施例 中与弹簧片20相配合的齿槽设置在固定环形体的内孔侧壁上,并用附图标号93表示。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在附图9-13中,与图1-8中的附图 标号相同的,代表相同的含义。权利要求1、一种新式自锁式手紧钻夹头,包括钻体、夹爪、轴向定位的旋转套、螺母,夹爪与螺母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夹头在螺母的前方还设有轴向被限位的环绕钻体的前部环形体,所述前部环形体的后端面设有齿槽,所述钻夹头还设有与旋转套连接而一起转动且能前后滑动的中间环形体,所述中间环形体处于螺母和前部环形体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式自锁式手紧钻夹头,包括钻体、夹爪、轴向定位的旋转套、螺母,夹爪与螺母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夹头在螺母的前方还设有轴向被限位的环绕钻体的前部环形体,所述前部环形体的后端面设有齿槽,所述钻夹头还设有与旋转套连接而一起转动且能前后滑动的中间环形体,所述中间环形体处于螺母和前部环形体之间,所述中间环形体的前端面设有与前部环形体齿槽配合的齿,所述螺母的前端面设有控制中间环形体的齿与前部环形体齿槽脱开的构型和控制它们啮合的构型及构型间的过渡面,所述中间环形体和螺母相连接并可在所述控制脱开和控制啮合的构型间相对螺母转动,所述钻夹头设有将中间环形体向螺母方向挤压的弹性元件;所述钻夹头在其前部还设有环绕钻体且与钻体一起运动的固定环形体,所述固定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的其中之一还另设有齿槽,所述固定环形体与前部环形体的其中之另一设有与该齿槽配合的弹性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华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