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锁内锥钻夹头,钻夹头设有与连接体同轴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处在连接体之外,旋转套和连接体之间设有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一圈棘齿、弹簧片、配在旋转套上的控制弹簧片工作的凸轮,所述弹簧片设有锁端和与凸轮配合的凸起,所述棘齿配在连接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弹簧片配在钻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钻体上具有转位槽,所述旋转套上被配有与转位槽配合的键使得旋转套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能带动钻体旋转,所述转位槽的长度使得所述旋转套及所述键能够相对钻体转过一个角度,使所述弹簧片的锁端在插入所述棘齿间及从所述棘齿中退出这两种状态间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锁功能,便于内锥钻夹头松开钻具的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锥钻夹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内锥钻夹头设有与驱动机器配合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驱动机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体的前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钻夹头还设有可相对连接体转动的钻体,所述钻体套在连接体外,钻体中设有围绕连接孔轴线分布的夹爪孔,所述钻夹头的夹爪穿过所述夹爪孔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反向螺纹。由于内锥钻夹头的螺纹是反向螺纹,使内锥钻夹头有自紧功能,但在实际使用过中,也有由于钻具受反向冲击而出现瞬间自紧失效的现象出现,使所夹钻具夹持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锁内锥钻夹头,以进一步确保工作中钻夹头对钻具的可靠夹持。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设有与驱动机器配合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驱动机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体的前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钻夹头还设有可相对连接体转动的钻体,所述钻体套在连接体外,钻体中设有围绕连接孔轴线分布的夹爪孔,所述钻夹头的夹爪穿过所述夹爪孔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钻夹头设有与连接体同轴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处在连接体之外,旋转套和连接体之间设有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一圈棘齿、弹簧片、配在旋转套上的控制弹簧片工作的凸轮,所述弹簧片设有锁端和与凸轮配合的凸起,所述棘齿配在连接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弹簧片配在钻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钻体上具有转位槽,所述旋转套上被配有与转位槽配合的键使得旋转套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能带动钻体旋转,所述转位槽的长度使得所述旋转套及所述键能够相对钻体转过一个角度,使所述弹簧片的锁端在插入所述棘齿间及从所述棘齿中退出这两种状态间转换。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套上设有对应弹簧片的锁端处在插入所述棘齿间及从所述棘齿中退出两种状态时旋转套所转的角度设有两个定位凹槽,所述弹簧片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凸起。进一步地,本技术设有与钻体同步转动的内套,所述弹簧片卡在所述内套上的孔中。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有与驱动机器配合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驱动机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体的前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钻夹头还设有可相对连接体转动的钻体,所述钻体套在连接体外,钻体中设有围绕连接孔轴线分布的夹爪孔,所述钻夹头的夹爪穿过所述夹爪孔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钻夹头设有与连接体同轴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处在连接体之外,旋转套和连接体之间设有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一圈棘齿、弹簧片、配在旋转套上的控制弹簧片工作的凸轮,所述弹簧片设有锁端和与凸轮配合的凸起,所述棘齿配在钻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弹簧片配在连接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钻体上具有转位槽,所述旋转套上被配有与转位槽配合的键使得旋转套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能带动钻体旋转,所述转位槽的长度使得所述旋转套及所述键能够相对钻体转过一个角度,使所述弹簧片的锁端在插入所述棘齿间及从所述棘齿中退出这两种状态间转换。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套上设有对应弹簧片的锁端处在插入所述棘齿间及从所述棘齿中退出两种状态时旋转套所转的角度设有两个定位凹槽,所述弹簧片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呈圈状套在连接体外,在弹簧片的后方,所述钻夹头设有套在连接体尾部外的中套,所述中套和连接体连接在一起同步运动,所述弹簧片和中套连接在一起同步运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自锁功能,在工作中,钻夹头的旋转套、钻体、连接体处于锁定状态,一旦钻具受到反向冲击,连接体发生逆向转动时,自锁机构能带着旋转套、钻体同步逆向转动,从而避免了钻夹头发生夹持松动的可能,进一步确保工作中钻夹头对钻具的可靠夹持;而当需要主动拆卸钻具时,则可通过反向转动旋转套而解除所述的自锁状态。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自其前端向后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同轴的前部孔段,所述前部孔段侵入或穿过所述外螺纹所在的连接体区段,所述连接体自其前端向后开有贯穿前部孔段孔壁的槽,所述槽的深度到达所述外螺纹中或向后一直透过所述外螺纹。本技术具有I个或多个所述槽,所述多个槽的深度一致。这样,本技术在不影响内锥钻夹头的自紧功能及上述自锁功能的基础上,同时使内锥钻夹头松开钻具的操作比较轻松。当内锥钻夹头夹紧钻具处于使用过程中时,由于载荷变化和惯性的连续作用,内锥钻夹头夹持钻具的力越来越大。在本技术中,当内锥钻夹头夹持钻具的力越来越大、连接体外螺纹和夹爪上的螺纹的配合力也越来越大时,由于所述连接体前部孔段的槽使连接体上的外螺纹所在区域的孔壁具有微小的弹性变形性能,随着所述力的加大,使前部孔段的孔壁向连接体中心方向有微小变形,这样螺纹接触面就比正常要小,接触面小其相互之间摩擦力小,从而便于内锥钻夹头松开钻具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1的外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示出钻夹头的主要内部结构。图3为实施例1的爆炸视图,示出钻夹头的零部件的安装顺序和零部件的外形。图4为当实施例1处于自锁状态时,图1的B-B剖视图。图5为当实施例1处于非自锁状态时,图1的B-B剖视图。图6为当实施例1处于自锁状态时,图1的C-C剖视图。图7为当实施例1处于非自锁状态时,图1的C-C剖视图。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旋转套的三维立体图。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钻体的三维立体图。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内套的三维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2的剖视图。图12为实施例2的爆炸图。图13为当实施例2处于自锁状态时,图11的D-D剖视图。图14为当实施例2处于自锁状态时,图11的E-E剖视图。图15为当实施例2处于自锁状态时,图11的F-F剖视图。图16为图11所示实施例中旋转套的三维立体图。图17为图11所示实施例中中套的三维立体图。图18为图11所示实施例中弹簧片的三维立体图。图19为图11所示实施例中齿圈的三维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10。本技术设有与驱动机器配合连接的连接体1,连接体I的后部设有用于与驱动机器连接的连接孔11,所述连接体的前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上设置有外螺纹16,所述钻夹头还设有可相对连接体I转动的钻体2,所述钻体2套在连接体I外,钻体2中设有围绕连接孔轴线分布的夹爪孔23,所述钻夹头的夹爪4穿过所述夹爪孔23与所述外螺纹16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钻夹头设有与连接体同轴的旋转套3,所述旋转套3处在连接体I之外,旋转套和连接体之间设有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一圈棘齿15、弹簧片6、配在旋转套上的控制弹簧片工作的凸轮,所述弹簧片设有锁端62和与凸轮配合的凸起61,所述棘齿配在连接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弹簧片6配在钻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钻体2上具有转位槽25,所述旋转套3上被配有与转位槽25配合的键31使得旋转套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能带动钻体旋转,所述转位槽25的长度使得所述旋转套3及所述键31能够相对钻体转过一个角度,使所述弹簧片6的锁端62在插入所述棘齿15间及从所述棘齿中退出这两种状态间转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棘齿15直接成型在连接体I上,也可将棘齿作出齿圈并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锁内锥钻夹头,设有与驱动机器配合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驱动机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体的前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钻夹头还设有可相对连接体转动的钻体,所述钻体套在连接体外,钻体中设有围绕连接孔轴线分布的夹爪孔,所述钻夹头的夹爪穿过所述夹爪孔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左旋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夹头设有与连接体同轴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处在钻体之外,旋转套和连接体之间设有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一圈棘齿、弹簧片、配在旋转套上的控制弹簧片工作的凸轮,所述弹簧片设有锁端和与凸轮配合的凸起,所述棘齿配在连接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弹簧片配在钻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钻体上具有转位槽,所述旋转套上被配有与转位槽配合的键使得旋转套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能带动钻体旋转,所述转位槽的长度使得所述旋转套及所述键能够相对钻体转过一个角度,使所述弹簧片的锁端在插入所述棘齿间及从所述棘齿中退出这两种状态间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22 CN 201120466031.81.锁内锥钻夹头,设有与驱动机器配合连接的连接体,连接体的后部设有用于与驱动机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体的前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钻夹头还设有可相对连接体转动的钻体,所述钻体套在连接体外,钻体中设有围绕连接孔轴线分布的夹爪孔,所述钻夹头的夹爪穿过所述夹爪孔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左旋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夹头设有与连接体同轴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处在钻体之外,旋转套和连接体之间设有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一圈棘齿、弹簧片、配在旋转套上的控制弹簧片工作的凸轮,所述弹簧片设有锁端和与凸轮配合的凸起,所述棘齿配在连接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弹簧片配在钻体上与其同步运动;所述钻体上具有转位槽,所述旋转套上被配有与转位槽配合的键使得旋转套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能带动钻体旋转,所述转位槽的长度使得所述旋转套及所述键能够相对钻体转过一个角度,使所述弹簧片的锁端在插入所述棘齿间及从所述棘齿中退出这两种状态间转换。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内锥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上设有对应弹簧片的锁端处在插入所述棘齿间及从所述棘齿中退出两种状态时旋转套所转的角度设有两个定位凹槽,所述弹簧片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凸起。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内锥钻夹头,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与钻体同步转动的内套,所述弹簧片卡在所述内套上的孔中。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内锥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自其前端向后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同轴的前部孔段,所述前部孔段侵入或穿过所述外螺纹所在的连接体区段,所述连接体自其前端向后开有贯穿前部孔段孔壁的槽,所述槽的深度到达所述外螺纹中或向后一直透过所述外螺纹。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 锁内锥钻夹头,其特征在于它具有I个或多个所述槽,所述多个槽的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华,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