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090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所述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包括:一上连接板、一下连接板、以及一耗能芯板,其中所述耗能芯板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其还包括侧面约束构件以及端部约束构件,其中所述侧面约束构件设置于所述耗能芯板的两个侧面,所述端部约束构件设置于所述耗能芯板的两端,所述侧面约束构件以及所述端部约束构件将所述耗能芯板夹紧于中间,以约束所述耗能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结构支撑领域,具体地,涉及在建筑结构体系中用于支撑的金属剪切型阻尼器。
技术介绍
耗能减震结构引入工程界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使用,耗能减震作为一种被动控制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结构中设置特定的附加耗能元件,将地震动输入给结构的能量引向耗能元件,从而吸收大部分地震动输入能量,减轻结构的损伤程度。由于钢材进入塑性以后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因而被用来制作各种类型的耗能装置。钢板阻尼器是由低屈服点或者极低屈服点钢板和其定位装置组装成的一种被动耗能减 震装置,其消能机理简单,造价低,效果显著,同时耗能装置一般是作为非承重构件安装在结构中,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其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在小震情况下建筑结构本身就能够满足抗震设防要求,金属阻尼器不进入或较小部分进入塑性阶段;在遇到中震或罕遇地震时,阻尼器要率先进入塑性阶段,依靠其产生的塑性变形来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其自身的破坏不会影响整体结构的使用。阻尼器既可以用于新建工程结构的消能减震设计也可以用于既有建筑的改造和抗震加固,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而实际上钢材不但有良好的塑性滞回耗能性能,在未屈服以前具有一定的初始刚度,如何利用钢材的初始刚度,并在其屈服后发挥塑性耗能的双重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用于在建筑物的墙体中起减震作用,其包括一上连接板、一下连接板、以及一耗能芯板,其中所述耗能芯板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面约束构件以及端部约束构件,其中所述侧面约束构件设置于所述耗能芯板的两个侧面,所述端部约束构件设置于所述耗能芯板的两端,所述侧面约束构件以及所述端部约束构件将所述耗能芯板夹紧于中间,以约束所述耗能芯板。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互相平行,所述耗能芯板垂直于所述上连接板以及所述下连接板,且所述耗能芯板与所述上连接板以及所述下连接板之间通过角焊缝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端部约束构件由两块高度与所述耗能芯板相适应的第一加劲板组成,所述耗能芯板的两端分别顶住一块所述第一加劲板,两块所述第一加劲板与所述耗能芯板互相垂直并将其夹于中间,所述第一加劲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其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下连接板。优选地,所述侧面约束构件包括第二加劲板、第三加劲板以及第四加劲板,其中,所述第二加劲板的面积与所述耗能芯板的面积相适应,且与所述耗能芯板相平行,两块所述第二加劲板分别从两个侧面将所述耗能芯板夹紧于中间;所述第三加劲板分别垂直连接两块所述第一加劲板,所述第四加劲板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以及所述下连接板,且所述第三加劲板与所述第四加劲板均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加劲板。优选地,所述侧面约束构件包括一块第三加劲板以及一块第四加劲板,所述第三加劲板以及所述第四加劲板互相垂直,呈十字形。优选地,所述侧面约束构件包括多块第三加劲板以及多块第四加劲板,每块所述第三加劲板与每块所述第四加劲板均互相垂直看,呈一个或多个井字形。优选地,所述耗能芯板与所述第二加劲板之间还涂有无粘结材料,用以减小所述耗能芯板与所述第二加劲板之间的摩擦力。优选地,所述耗能芯板包括凹入部以及未凹入部,所述凹入部位于所述耗能芯板 两端中部,所述凹入部与所述未凹入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以及所述下连接板上还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螺栓或螺钉将所述上连接板以及下连接板连接于墙体中。优选地,所述耗能芯板由低屈服点钢LY100、低屈服点钢LY160、低屈服点钢LY225或低碳钢Q235等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劲板、第二加劲板、第三加劲板以及第四加劲板由低碳钢Q235或低碳钢Q345等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可为结构提供较大的附加阻尼,从而减小结构地震力,进而减轻地震灾害。其在耗能芯板的两边以及两端设计加劲板,将耗能芯板夹在加劲板之间约束住耗能芯板,改变传统阻尼器的受力方式,通过约束耗能钢板剪切时发生面外屈曲,使其处于剪切平面应力状态,具有安装灵活方便、加工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经济效益好、施工快捷方便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整个阻尼器抗疲劳性,不易产生鼓曲现象,使阻尼器的性能更稳定。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I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的侧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所述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施工中连接钢筋混凝土墙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所述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的施工中连接支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进一步地说明图I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所述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的侧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所述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8,用于在钢筋混凝土墙体中起减震作用,其包括一上连接板I、一下连接板2以及一耗能芯板3。其中所述耗能芯板3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I与所述下连接板2之间。在图I示出的优选例中,所述上连接板I与所述下连接板2互相平行。更具体地,所述耗能芯板3分别垂直连接所述上连接板I以及所述下连接板2。并且所述耗能芯板3与所述上连接板I以及所述下连接板2之间通过角焊缝相连接。进一步地,根据图I所示实施例,所述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8包括侧面约束构件以及端部约束构件,其中所述侧面约束构件设置于图I所示的所述耗能芯板3的左右两边,所述端部约束构件设置于图I所示的所述耗能芯板3的前后两端(可参考图2),所述侧面约束构件以及所述端部约束构件将所述耗能芯板3夹于中间,以约束所述耗能芯板3。 更具体地,所述端部约束构件包括第一加劲板51和51’ (参考图2),所述侧面约束构件包括第二加劲板41、第三加劲板42以及第四加劲板43,其中,所述第二加劲板41的面积与所述耗能芯板3的面积相适应,且与所述耗能芯板3相平行,两块所述第二加劲板41分别从所述耗能芯板3两个侧面将所述耗能芯板3夹紧于中间;所述第三加劲板4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顶住两块所述第一加劲板51,并且垂直连接两块所述第一加劲板51。所述第四加劲板4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上连接板I以及所述下连接板2,且垂直连接所述上连接板I以及所述下连接板2。更具体地,所述第三加劲板42与所述第四加劲板43也同时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加劲板41,所述第三加劲板42与所述第四加劲板43之间也互相垂直。此时,所述第三加劲板42与所述上连接板I以及所述下连接板2平行,所述第三加劲板42与所述第一加劲板51相垂直,所述第三加劲板42与所述耗能芯板3之间也互相垂直。所述第四加劲板43与两块所述第一加劲板51互相平行,且所述第三加劲板42与所述上连接板I、所述耗能芯板3之间以及与所述下连接板2之间均为互相垂直,此处不予赘述。更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劲板51、第二加劲板41、第三加劲板42、第四加劲板43、上连接板I、下连接板2以及耗能芯板3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包括:一上连接板、一下连接板、以及一耗能芯板,其中所述耗能芯板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TJS金属剪切型阻尼器还包括:侧面约束构件;以及端部约束构件,其中所述侧面约束构件设置于所述耗能芯板的两个侧面,所述端部约束构件设置于所述耗能芯板的两端,所述侧面约束构件以及所述端部约束构件将所述耗能芯板夹紧于中间,约束所述耗能芯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海郭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科钢结构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