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临既有建筑物以地下结构为内支撑的深基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1081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紧临既有建筑物以地下结构为内支撑的深基坑施工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施工钻孔灌注桩,2.开挖负一层土方,3.施工返压土区域外的主体结构,4.腰梁施工并安装水平钢支撑,5.挖除返压土并施工返压土区域内主体结构,6.拆除-4.000米处水平钢支撑,7.施工负一层地下室结构,8.回填负一层与旋挖钻孔桩之间返压土,9.拆除-0.400米处水平钢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施工成本及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地下室渗水隐患;消除了锚杆对周边建筑物基础的扰动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紧临既有建筑物以地下结构为内支撑的深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施工钻孔灌注桩当待建建筑物和既有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基坑开挖深度时,在距离既有建筑物基础2~4米处施工钻孔灌注桩(5),相邻钻孔灌注桩(5)之间的间距小于2米,待建建筑物的地面初始标高为h1、负一层顶板标高为h2、负一层楼面标高为h3、筏板基础底标高为h4,h3?h1为钻孔灌注桩的悬臂端设计高度;(2)、开挖负一层土方从地面初始标高h1处向下开挖土方至负一层楼面标高h3处,并在基坑内靠近钻孔灌注桩(5)处预留返压土(7),返压土(7)的高度为h4?h3,返压土(7)的顶面宽度为3~4米,返压土(7)以外的部分按常规施工方法开挖至筏板基础底标高h4减0.3米标高处,预留0.3米高度的土,由人工清土至筏板基础底标高h4处;(3)、施工返压土区域外的主体结构施工返压土区域外的待建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施工至返压土所在区域,按常规施工方法留置施工缝,在负一层顶面楼板施工负一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在负二层顶面楼板上施工负二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3),并安装竖向工字钢支撑(3),每一根竖向工字钢支撑(3)的后部分别对应着负一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和负二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3),竖向工字钢支撑(3)底部与筏板基础(2)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相邻竖向工字钢支撑(3)之间的间距为3~5米;(4)、腰梁施工并安装水平钢支撑在返压土(7)的顶部施工钢筋砼腰梁(4),并使钢筋砼腰梁(4)与钻孔灌注桩(5)可靠连接;在每根竖向工字钢支撑(3)与对应的钻孔灌注桩(5)之间分别安装上水平钢支撑(9),且上水平钢支撑(9)与负一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对应,在每根竖向工字钢支撑(3)和钢筋砼腰梁(4)之间分别均布安装下水平钢支撑(8),且下水平钢支撑(8)与负二层钢筋砼支座后撑(13)对应;上水平钢支撑(9)的安装标高为h2+0.6m,下水平钢支撑(8)的安装标高为h3+0.6m;(5)、挖除返压土并施工返压土区域内主体结构挖除返压土(7),并预留30cm高度的土,由人工清土至筏板基础底部设计标高h4处,之后按照地下室结构设计要求施工负二层筏板基础(2)、负二层剪力墙(14)及梁板柱,负二层剪力墙(14)和钻孔灌注桩(5)之间形成空隙;(6)、拆除h3+0.6m处水平钢支撑在负二层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毕,且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负二层剪力墙(14)与钻孔灌注桩(5)之间的空隙采用2:8灰土回填,待灰土回填至h3?0.3m高度,在回填灰土(10)顶部的钻孔灌注桩(5)与负二层剪力墙(14)之间施工钢筋砼板带换撑(11);钢筋砼板带换撑(11)位于钢筋砼腰梁(4)下方,且长度和钢筋砼腰梁(4)相等、上下平行,待钢筋砼板带换撑(11)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拆除h3+0.6m处的下水平钢支撑(8);(7)、施工负一层地下室结构按常规施工方法在负一层楼面标高h3处的楼板表面支设负一层楼面的梁板模板,绑扎负一层楼面的梁板钢筋,预留出与其他部位连接的预留插筋,最后浇筑负一层梁板柱混凝土;(8)、回填负一层与钻孔灌注桩之间返压土在负一层地下室砼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负一层剪力墙(15)与钻孔灌注桩(5)之间的空隙采用2:8灰土(12)回填至h2标高处;(9)、拆除h2+0.6m处水平钢支撑拆除标高h2+0.6m处上水平钢支撑(9)及竖向工字钢支撑(3),完成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文李明董燕囡熊炜周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