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孔道结构的呋喃二甲酸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907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孔道结构的呋喃二甲酸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材料化学式为[Zn3·(C6O5H2)3·C13N2H14·H2O]·2H2O,采用水热方法合成。其为锌与呋喃二甲酸构成的三维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其中锌离子形成了共角相连的三核簇,每个三核簇与三对2,5-呋喃二甲酸和两个1,3-联(4-吡啶基)丙烷相连,形成三叶轮结构具有C3v对称性的次级结构单元,通过三叶轮结构相互连接形成无限的层状结构,其层上的网孔由六个三核簇构成,层与层之间通过1,3-联(4-吡啶基)丙烷连接成一个蜂窝状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平均孔直径为用于催化、吸附二氧化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气体吸附的。
技术介绍
由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既有共价键、配位键,又包含分子间弱作用力,在合成方法上富于设计性,且研究内容涉及到有机化学(通过有机合成方法构造配体)、配位化学(有机配体与金属结合成配合物)、物理化学(对非共价键作用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生物化学(所有底物识别、键合的开始过程)和晶体工程学等,因此配位聚合物常表现出一些独 特的化学、物理性质,在非线性光学材料、磁性材料、吸附材料、发光材料、超导材料及催化等诸多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早期A. F. Wells将无机晶体结构按照它们的拓扑结构简化为一系列节点,并与周围固定数目的其它节点连接形成特殊的几何构型。1989年,R. Robson在论文“Infinite polymeric framework consisting of three-dimensinal linked rod-likesegments”中,将Wells在无机网络结构中的工作拓展到配位聚合物领域,并提出如下设想以一些简单矿物的结构为网络原型,用几何上匹配的分子模块代替网络结构中的节点,用分子链接代替其原型网络中的单个化学键,以此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孔道结构的呋喃二甲酸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其化学式为[Zn3·(C6O5H2)3·C13N2H14·H2O]·2H2O,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α=113.39(3)°,β=98.71(3)°,γ=102.97(3)°,晶胞体积Z=2,Dc=1.427Mg/m3;其为锌与呋喃二甲酸构成的三维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其中锌离子形成了共角相连的三核簇,每个三核簇与三对2,5?呋喃二甲酸和两个1,3?联(4?吡啶基)丙烷相连,形成三叶轮结构具有C3v对称性的次级结构单元,通过三叶轮结构相互连接形成无限的层状结构,其层上的网孔由六个三核簇构成,层与层之间通过1,3?联(4?吡啶基)丙烷连接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丰高月秦晓林许月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