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垢缓蚀杀菌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40869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垢缓蚀杀菌方法及其专用设备,这种除垢缓蚀杀菌设备包括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上安装电极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电极系统和排气系统由一个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这种设备的除垢方法,通过电极系统电解反应器主体中的循环水,使循环水中的HCO3-电解为CO32-结合钙离子析出在阴极上,阳极上Cl-电解为Cl2配合电解产生的一部分羟基自由基进行杀菌消毒,上述系统采用控制系统将循环水控制在“结垢-腐蚀”平衡点附近,使生成的水垢再次被溶解,循环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常用于换热设备,可以取消化学药剂的投加,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起到连续低浓度杀菌作用,达到结垢-腐蚀动态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垢缓蚀杀菌方法及其专用设备,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污垢问题对于换热系统来说一直是最大的难题,换热系统中的污垢主要分为化学污垢和微生物污垢两种。处理化学污垢,主要使用投加阻垢剂来缓解系统结垢,配合定期酸洗清除。但是化学阻垢剂使用效果的好坏和阻垢剂的选择密切相关,通常阻垢剂很难达到理论上的效果。阻垢剂在水中还会增加电导率,相应的降低了浓缩倍数,同时一部分阻垢剂是难降解有机 物,具有一定毒性,通常的阻垢剂还含有磷,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后续处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物理阻垢技术有主要有电场阻垢和磁场阻垢两种,主要是利用电场或磁场作用改变碳酸钙结晶结构,使其更容易被水流冲走。首先,改变了结晶形状的碳酸钙结晶会更难粘附在光滑管道表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一部分碳酸钙结晶或者颗粒物粘附在管道表面上形成晶核,之后晶核就会逐渐长大形成水垢。因此这些物理方法只是推迟了水垢的形成时间,等使用一段时间后水垢就会像平时那样大量形成。其次,水垢形成之后改变了结晶形态,形成了松散的文石结构,因此更容易被水流冲走。但是由于不是所有的结晶都能改变成文石结构,所以随着结晶的逐渐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蚀杀菌的除垢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1)电解步骤:将待处理的循环水通入金属承载罐进行电解,其中,在阴极端,将HCO3?电解为CO32?,与水中的Ca2+进行结合形成CaCO3结垢并析出在阴极上,具体为:2H2O→2H++2OH?→H2↑+2OH?HCO3?+OH?→CO32?+H2OCa2++CO32?→CaCO3↓;在阳极端,采用电极催化循环水中的氯离子生成氯气,氯气溶于水进行杀菌,具体为:2Cl?→Cl2↑Cl2+H2O→HCl+HClO;所述电解步骤析出在阴极上的CaCO3结垢由一个控制系统控制在CaCO3结垢?腐蚀的平衡点附近;(2)除垢步骤:将析出的CaCO3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王陶郑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华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