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具体。
技术介绍
现有单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存在启动困难。在单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中,由于体系内存在氧气,硝酸菌会和厌氧氨氧化菌竞争底物亚硝酸盐,从而造成体系极易向全程硝化转变。基于此,国内外学者对实现硝酸菌的抑制提出了多种控制途径,如控制体系D0、温度、pH、氮负荷、游离氨和游离亚硝酸盐等。在处理高氨氮的废水时,通常是采用限氧的方法以抑制系统中的硝酸菌的增长同时实现单级短程硝 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在处理低氨氮污水(如城市污水)时,由于基质浓度低,体系耗氧速率低,容易出现供氧速率大于耗氧速率的情况,使体系溶解氧升高,难以持续实现对硝酸菌抑制,耦合反应不稳定,容易向全程硝化转变等问题,而且现有工艺还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闻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单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存在启动困难、运行不稳定容易向全程硝化转化、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等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本专利技术中抑制硝酸菌以实现城市污水单级自养脱氮的装置包括进水箱、进水泵、DO测定仪、DO探头、pH测定仪、pH探头、主反应筒 ...
【技术保护点】
抑制硝酸菌以实现城市污水单级自养脱氮的装置,它包括进水箱(1)、进水泵(2)、DO测定仪(3)、DO探头(4)、pH测定仪(5)、pH探头(6)、主反应筒(7)、外循环导管(8)、外循环泵(9)、填料(10)、排泥管(11)、取样口(12)和进水管(13),主反应筒(7)侧壁上设有数个取样口(12),其特征在于进水箱(1)的出水口与进水管(13)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泵(2)连通,进水管(13)的出水口位于主反应筒(7)的正上方,主反应筒(7)内设置DO探头(4)和pH探头(6),DO探头(4)与DO测定仪(3)连接,主反应筒(7)底部的出口与外循环导管(8)的进口连通,外循环导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大文,卢健聪,孙学影,梁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