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633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9-15,黄芩12-18,黄连2-4,浙贝母7-11,杏仁7-11,紫苏子7-11,竹沥28-32,半夏7-11,天花粉9-15,大黄5-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展为右心衰竭的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咳喘、咳痰、水肿、紫绀等为特征。可分为代偿及失代偿两个方面。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本病常年存在,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肺心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的,通过适当治疗,心功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后期病情危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喘证”、“痰饮”、“肺胀”、“水肿”等范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9-15,黄芩12-18,黄连2-4,浙贝母7-11,杏仁7-11,紫苏子7-11,竹浙28-32,半夏7-11,天花粉9_15,大黄5_7。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桑白皮甘;辛;性寒。归肺;脾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药品化义》: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用于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黄连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用于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突风火有痰者宜此。杏仁苦;温;有毒。归肺;脾;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用于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结,消五隔,止嗽,润心胸,消痰气。竹浙甘;苦;寒。归心;肝;肺经。清热降火;滑痰利窍。主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本草衍义》:竹浙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府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癎狂乱,风热发唐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消肿排浓。用于 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医学衷中参西录》:天花粉,为其能生津止渴,故能润肺,化肺中燥痰,宁肺止嗽。大黄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攻积滞;清湿热;湾火;凉血;祛瘀;解毒。《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一切疮疖痈毒。针对热痰蕴肺所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认为痰浊内蕴化热,痰热壅肺,故痰黄而难以咯出;肺气上逆,故见气促;热伤津液,肺不布津,故口干,小便黄赤;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运化失司,故大便于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均为痰热内蕴之征。方中之选者,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桑白皮泻肺平喘,黄芩清热泻火,黄连清热燥湿,浙贝母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杏仁祛痰止咳、平喘,紫苏子降气、消痰、平喘,竹浙滑痰利窍,半夏燥湿化痰,天花粉润肺化痰,大黄清湿热、泻火。全方共奏,清肺化痰,降逆平喘,平衡机体阴阳。针对热痰蕴肺所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50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年龄40-60)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持续治疗I个疗程(I个月),其中18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27例症状缓解;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I :罗某,男性,48岁,咳嗽气促,痰黄而稠,胸部胀闷,咳喘时加重,舌红、苔黄腻。经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2周,症状好转,咳喘气急症状缓解,胸部胀闷减轻,后继续服药2周,症状完全消失,至今半年无复发。患者2 :任某,男性,55岁,工作劳累后出现气喘急,咳嗽,气紧,痰多且痰黄而稠,舌红、苔黄。伴有胸闷,心悸症状。近来症状加剧,后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4周,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3个月未见发作。患者3 :余某,女性,50岁,胸闷、心悸、痰多气急,痰黄稠,口干,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后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胸闷、心悸症状好转,咳嗽减轻,继续用药2周,上述症状均消失,至今无复发。患者4:万某,男性,41岁,I个月前出现咳嗽气促、心悸、气短、胸闷等症。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2周前症状加剧,出现气促憋闷,咳嗽不断,痰黄且稠,胸闷加重。经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2周后症状稳定并好转,继续用药2周,症状消失,无复发。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9,黄芩12,黄连2,浙贝母7,杏仁7,紫苏子7,竹浙28,半夏7,天花粉9,大黄5。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桑白皮9,黄芩12,黄连2,浙贝母7,杏仁7,紫苏子7,竹浙28,半夏7,天花粉9,大黄5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15,黄芩18,黄连4,浙贝母11,杏仁11,紫苏子11,竹浙32,半夏11,天花粉15,大黄7。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桑白皮15,黄芩18,黄连4,浙贝母11,杏仁11,紫苏子11,竹浙32,半夏11,天花粉15,大黄7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9?15,黄芩12?18,黄连2?4,浙贝母7?11,杏仁7?11,紫苏子7?11,竹沥28?32,半夏7?11,天花粉9?15,大黄5?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