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633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9-15,黄芪12-18,当归7-11,酸枣仁9-15,丹参9-15,龙眼肉7-11,桂枝5-7,淮小麦12-18,炙甘草7-11,大枣12-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针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又称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瓣膜损害,造成瓣膜口的狭窄或关闭不全,进而导致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发展为心功能代偿不全,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浮肿等症状为临床主要特征。本病多见于20 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50% 70%患者有明确的风湿热史。瓣膜受累最常见者为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者,以及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预后不良。风心病属中医的“心痹”、“咯血”、“喘证”、“心悸”、“水肿”等范畴。针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西医常采用手术治疗,进行瓣膜置换,但手术费用高昂且风险大,普通患者难以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针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9-15,黄芪12-18,当归7-11,酸枣仁9-15,丹参9-15,龙眼肉7-11,桂枝5-7,淮小麦12-18,炙甘草7-11,大枣12-18。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 效。生用固表托疮。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酸枣仁味酸,平。入心、脾、肝、胆经。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可用于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瘤,止烦丨两,M气。龙眼肉甘;温。归心;肾;肝;脾经。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虚萎黄,有经不调,崩漏。《滇南本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淮小麦甘,平。入心经。养心安神。用于神志不宁,失眠等症。本品善于养心以宁神志,对于神志失常以及夜寐不安等心神不宁之症,常常配合炙甘草、大枣等药同用,有养心安神作用。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大枣甘;温。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 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针对气血两亏所致的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认为邪伤正气,气虚则心血瘀阻,而见心悸胸闷,气短汗多,动则尤甚。血虚不能上荣侧面色苍白,头晕;舌质淡胖有齿痕,脉细或儒弱,均为气血两亏之征。方中之选者,益气养血,宁心安神。党参健脾益气,当归补血活血,酸率仁宁心安神,丹参养血安神,龙眼肉益气血、安心神,桂枝温通经脉,淮小麦、炎甘草、大率养心安神、益气复脉。全方共奏,益气养血,宁心安神,平衡机体阴阳。针对气血两亏所致慢性风湿性心脏病,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50名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年龄20-55)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持续治疗I个疗程(I个月),其中20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26例症状缓解;无效4例,总体有效率达92%,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I :孟某,男性,30岁,长期工作压力大、睡眠不好,易失眠,半个月前出现心悸胸闷,气短,汗多,面色苍白。经诊断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2周,症状大减,心悸、咳嗽症状缓解,睡眠改善,胸闷消失,后继续服药3周,症状完全消失,至今半年无复发。患者2:师某,男性,41岁,半个月前因工作劳累、焦虑出现胸闷、心悸,头晕乏力,气短,多汗,面色苍白。后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4周,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3个月未见发作。患者3 :曾某,女性,27岁,胸闷、心悸,在轻微活动后会出现气紧,心慌,面色苍白,多汗。诊断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后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胸闷、心悸症状减轻,面色苍白、多汗症状得到缓解,继续用药2周,上述症状均消失,至今无复发。患者4:庄某,男性,48岁,长期睡眠不好,面色苍白,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胸长期闷痛。经诊断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2周后症状好转,继续用药3周,症状消失,无复发。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9,桃仁7,红花5,川芎7,赤芍9,当归7,丹参12,威灵仙12,延胡索9,炙甘草7。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桂枝9,桃仁7,红花5,川芎7,赤芍9,当归7,丹参12,威灵仙12,延胡 索9,炙甘草7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9,黄芪12,当归7,酸枣仁9,丹参9,龙眼肉7,桂枝5,淮小麦12,炙甘草7,大枣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党参9,黄芪12,当归7,酸枣仁9,丹参9,龙眼肉7,桂枝5,淮小麦12,炙甘草7,大枣12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12,黄芪15,当归9,酸枣仁12,丹参12,龙眼肉9,桂枝6,淮小麦15,炙甘草9,大枣15。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党参12,黄芪15,当归9,酸枣仁12,丹参12,龙眼肉9,桂枝6,淮小麦15,炙甘草9,大枣15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党参9?15,黄芪12?18,当归7?11,酸枣仁9?15,丹参9?15,龙眼肉7?11,桂枝5?7,淮小麦12?18,炙甘草7?11,大枣12?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