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弯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116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膨胀弯管机构,所述膨胀弯管机构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直管、软弯管和第二直管,斜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直管的表面,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的表面,所述第一直管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一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二直管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二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杆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杆机构至少部分相交并连接,解决了普通的弯管由于为硬材质,使得二个直管之间的角度无法调整,使得其适用范围大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膨胀弯管机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膨胀弯管机构。
技术介绍
地下管道之间通常需要利用弯管进行二个直管之间的连接,普通的弯管连接为硬连接,其连接处的弯管道会受热胀冷缩或者水压波动的影响,容易爆裂,而且普通的弯管由于为硬材质,使得二个直管之间的角度无法调整,使得其适用范围大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膨胀弯管机构,解决了普通的弯管由于为硬材质,使得二个直管之间的角度无法调整,使得其适用范围大大下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膨胀弯管机构,所述膨胀弯管机构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直管、软弯管和第二直管,斜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直管的表面,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的表面,所述第一直管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一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二直管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二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杆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杆机构至少部分相交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管表面且沿所述第一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套管,第一伸缩杆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内部,滑动所述第一伸缩杆能够使得所述第一伸缩杆中远离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软弯管;所述第二伸缩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直管表面且沿所述第二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套管,第二伸缩杆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二套管内部,滑动所述第二伸缩杆能够使得所述第二伸缩杆中远离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软弯管;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锁紧螺丝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一伸缩杆表面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在所述第二伸缩杆表面沿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锁紧螺丝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管表面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固定有转轴,所述斜杆中靠近所述第一直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优选地,所述第二直管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二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滑道,所述斜杆中靠近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上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至少部分可滑动地卡合在所述滑道内。优选地,所述滑道侧面设置有多个贯穿的第一螺丝孔,所述滑块表面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螺丝孔,螺丝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螺丝孔和所述第二螺丝孔,以阻止所述滑块在所述滑道上滑动。优选地,所述软弯管为波纹管结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膨胀弯管机构,所述膨胀弯管机构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直管、软弯管和第二直管,斜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直管的表面,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的表面,所述第一直管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一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二直管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二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杆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杆机构至少部分相交并连接。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之间通过软弯管连接,软弯管具备很好的弹性性能,能够防止其折弯处由于热胀冷缩或者水压波动而发生爆裂,由于软弯管的支撑力较弱,需要通过辅助支架固定,这里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之间通过斜杆连接,由于斜杆一端铰接在第一直管表面,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直管表面,使得可以轻松调节第一直管和第二直管之间的角度,当角度调节完毕后,利用第一伸缩杆机构和第二伸缩杆机构之间相互连接达到稳定的目的,本装置中的斜杆、第一伸缩杆机构和第二伸缩杆机构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可以有效的稳固相互连通的直管和弯管。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膨胀弯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膨胀管机构中滑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直管;2-第二直管;3-斜杆;4-软弯管;5-锁紧螺丝;6-支座;7-转轴;101-第一套管;102-第一伸缩杆;201-第二套管;202-第二伸缩杆;203-滑道;301-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一端、另一端”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膨胀弯管机构,所述膨胀弯管机构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直管1、软弯管4和第二直管2,斜杆3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直管1的表面,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2的表面,所述第一直管1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一直管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二直管2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二直管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杆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杆机构至少部分相交并连接。第一直管1和第二直管2之间通过软弯管4连接,软弯管4具备很好的弹性性能,能够防止其折弯处由于热胀冷缩或者水压波动而发生爆裂,由于软弯管4的支撑力较弱,需要通过辅助支架固定,这里第一直管1和第二直管2之间通过斜杆3连接,由于斜杆3一端铰接在第一直管1表面,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直管2表面,使得可以轻松调节第一直管1和第二直管2之间的角度,当角度调节完毕后,利用第一伸缩杆机构和第二伸缩杆机构之间相互连接达到稳定的目的,本装置中的斜杆3、第一伸缩杆机构和第二伸缩杆机构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可以有效的稳固相互连通的直管和弯管。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稳定软弯管,使得可以得到有效的稳固,所述第一伸缩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管1表面且沿所述第一直管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套管101,第一伸缩杆102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一套管101内部,滑动所述第一伸缩杆102能够使得所述第一伸缩杆102中远离所述第一套管101的一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软弯管4;所述第二伸缩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直管2表面且沿所述第二直管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套管201,第二伸缩杆202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二套管201内部,滑动所述第二伸缩杆202能够使得所述第二伸缩杆202中远离所述第二套管201的一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软弯管4;所述第一伸缩杆102和所述第二伸缩杆202通过锁紧螺丝5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调节第一直管1和第二直管2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一伸缩杆10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一伸缩杆102表面沿所述第一伸缩杆102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第二伸缩杆20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在所述第二伸缩杆202表面沿所述第二伸缩杆202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锁紧螺丝5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使用时,根据第一直管1和第二直管2之间的角度,调整第一伸缩杆102和第二伸缩杆202抽出的距离,然后根据位置,将锁紧螺丝5依次贯穿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以将第一伸缩杆102和第二伸缩杆202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膨胀弯管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膨胀弯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弯管机构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直管(1)、软弯管(4)和第二直管(2),斜杆(3)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直管(1)的表面,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2)的表面,所述第一直管(1)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一直管(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二直管(2)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二直管(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杆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杆机构至少部分相交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弯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弯管机构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直管(1)、软弯管(4)和第二直管(2),斜杆(3)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直管(1)的表面,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2)的表面,所述第一直管(1)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一直管(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二直管(2)的表面固定有沿所述第二直管(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杆机构和所述第二伸缩杆机构至少部分相交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弯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管(1)表面且沿所述第一直管(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套管(101),第一伸缩杆(102)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一套管(101)内部,滑动所述第一伸缩杆(102)能够使得所述第一伸缩杆(102)中远离所述第一套管(101)的一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软弯管(4);所述第二伸缩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直管(2)表面且沿所述第二直管(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套管(201),第二伸缩杆(202)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所述第二套管(201)内部,滑动所述第二伸缩杆(202)能够使得所述第二伸缩杆(202)中远离所述第二套管(201)的一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软弯管(4);所述第一伸缩杆(102)和所述第二伸缩杆(202)通过锁紧螺丝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