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256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包括连接管、变径接头和第一连接环,连接管的一端用于与船用油补给接口密封连接,第一连接环密封套接于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外周缘;第一连接环的外周缘上内凹形成多个沿第一连接环的径向延伸的凹口,各个凹口沿第一连接环的周向均匀布置;变径接头包括变径管以及密封连接于变径管两端的外周缘上的第二连接环和第三连接环,第二连接环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于第一连接环上,第三连接环的内径与补给接头的内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实现不同类型的补给接头与船用油补给接口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用油补给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军船或公务船的船用油补给接口为甲板测深注入口型式,而不同地区的码头、港货或油车等提供的补给接头型号不一致例如具有不同公称通径的法兰,因此常常会出现因没有合适的转接装置,而使补给接头与船用油补给接口之间连接困难,使得无法进行船用油补给或补给困难的情况发生,例如在加注压力较大,而转接装置不匹配使得密封不牢固时,就会产生油料泄漏,而增大补给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具有甲板测深入口型式的船舶因转换装置功能单一而造成的不同类型的补给接头与船用油补给接口连接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包括连接管、变径接头和第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用于与船用油补给接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密封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外周缘;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周缘上内凹形成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径向延伸的凹口,各个所述凹口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变径接头包括变径管以及密封连接于所述变径管两端的外周缘上的第二连接环和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上,所述第三连接环的内径与补给接头的内径相匹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还包括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的一端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环或者与所述第三连接环密封连接,所述软管接头的另一端用于与具有软管的补给接头密封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管外壁的把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周缘且与所述船用油补给接口密封连接的旋入式接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入式接头与所述船用油补给接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环上设有与所述凹口位置对应的螺栓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的密封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三连接环均为法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通过在第一连接环上设置径向延伸的凹口,可以使内径与待补给船的船用油补给接口相匹配但外径规格不一的补给接头也能顺利与第一连接环相连接,从而增强了装配连接的兼容性,通过设置转接接头实现与补给接头内径相匹配,该变径接头结构简单,装配连接和拆解时都方便快速,提高了转接的效率。整个转接装置的结构简单,转接效率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带有第一连接环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变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连接管;11、把手;12、旋入式接头;2、变径接头;21、变径管;22、第二连接环;23、第三连接环;3、第一连接环;31、凹口;4、软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其包括连接管1、变径接头2和第一连接环3,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与待补给船的船用油补给接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3密封套接于所述连接管1的另一端的外周缘,当补给管接头法兰规格与第一连接环3相匹配时,通过连接管1和第一连接环3即可将待补给船只的补给接口与补给管接头顺利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3的外周缘上内凹形成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环3的径向延伸的凹口31,各个所述凹口31沿所述第一连接环3的周向均匀布置,通过在第一连接环3上设置径向延伸的凹口31,可以使内径与待补给船的船用油补给接口相匹配但外径规格不一的补给接头也能顺利与第一连接环3相连接,从而增强了装配连接的兼容性;所述变径接头2包括变径管21以及密封连接于所述变径管21两端的外周缘上的第二连接环22和第三连接环23,在待补给船的船用油补给接口接入连接管1并接好第一连接环3后,所述第二连接环22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3上,所述第三连接环23的内径与补给接头的内径相匹配,通过续接一匹配的变径接头2,实现与补给接头内径相匹配,该变径接头2结构简单,拆解和装配连接都方便迅速,转接过程效率高。示例性的,在使用时,当补给港口提供的补给管接头法兰规格与第一连接环3相匹配时,将连接管1的一端与待补给船只的甲板测深注入口型式的补给接口密封连接,为了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示例性的,该连接管1与所述待补给船只的补给接口密封连接的一端的外周缘采用旋入式接头12,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示例性的,所述旋入式接头12与所述待补给船只的补给接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连接管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环3连接,第一连接环3再与该补给港口提供的补给管接头连接,即可顺利完成补给连接。为了方便操作连接,提高工作效率,示例性的,可以在所述连接管1外壁上增设把手11,防止滑落从而减少操作失误,保障工作效率;为了更方便地持握连接管1,把手11可以径向对称设置,为快速对准并完成连接提供保障。当补给港口提供的补给管接头法兰规格与第一连接环3不匹配时,需要找到与补给港口提供的补给管接头法兰规格相匹配的变径接头2,将连接管1的一端与待补给船只的甲板测深注入口型式的补给接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环3连接,第一连接环3再与合适的变径接头2上的第二连接环22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为了简化结构同时便于安装连接并固定,示例性的,可在所述第二连接环22上设置与所述凹口31位置对应的螺栓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环22与所述第一连接环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为了增强连接的安全可靠性,防止油料泄漏,强化密封性能,示例性的,可以在所述第一连接环3与所述第二连接环22之间增设密封圈。变径接头2上的第三连接环23的内径与补给接头的内径相匹配,故第三连接环23与补给港口提供的补给管接头能够顺利连接,完成补给任务。通过上述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接环3可以与内径相同且不同型号的补给接头连接,而通过变径接头2可以调整通径大小,使船用油补给接口还可以与内径不同的补给接头连接,以避免因补给接头与船用油补给接口之间的转接装置不匹配而造成的船用油补给困难或无法进行补给的情况发生,从而方便将不同类型的船用油补给接口与补给接头连接。为了适应国内外某些港口、基地码头、补给油车等提供的补给接头为软管类型并且具有多种规格的情况,所述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还可以增设一软管接头4,所述软管接头4的一端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环3或者与所述第三连接环23密封连接,所述软管接头4的另一端用于与具有软管的补给接头密封连接。为了简化结构,方便使用,增强实用性,示例性的,以上所述第一连接环3、所述第二连接环22与所述第三连接环23均采用快速法兰。示例性的,更具体的,以DN150的甲板测深注入口为例,连接管1与所述待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变径接头和第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用于与船用油补给接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密封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外周缘;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周缘上内凹形成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径向延伸的凹口,各个所述凹口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变径接头包括变径管以及密封连接于所述变径管两端的外周缘上的第二连接环和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上,所述第三连接环的内径与补给接头的内径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变径接头和第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用于与船用油补给接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密封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的外周缘;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周缘上内凹形成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径向延伸的凹口,各个所述凹口沿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变径接头包括变径管以及密封连接于所述变径管两端的外周缘上的第二连接环和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以可拆卸方式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上,所述第三连接环的内径与补给接头的内径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置还包括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的一端以可拆卸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环或者与所述第三连接环密封连接,所述软管接头的另一端用于与具有软管的补给接头密封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船用油补给转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马超黄仕勇卜逊曹永王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