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390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马唐12份、钗子股9份、三颗针12份、浮尸草30份、孩儿草12份、庵摩勒30份、西番莲15份、赛葵12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
技术介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展为右心衰竭的疾病。中医:喘证,痰饮,心悸,水肿,肺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心病的发生,首先在于机体正气不足,抵抗能力低下,邪气侵袭人体,肺先受之,肺气宣降失司,发为喘咳。若反复感受邪气,则肺伤气弱,痰饮留滞,日久正气必衰,而进一步累及心、脾、肾诸脏。祖国医学认为“肺伤日久必及于心”。心气虚无以推动血行,则致心血瘀阻而见心悸、胸闷、憋喘、紫绀、舌暗。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痰湿内生,上涌犯肺,而见咯痰量多。肾主水,肾虚无以制水,水气凌心,则加重心悸、气短。又肾主纳气。肺主呼吸,肺气应下行归肾,肾气又有摄纳肺气的作用,若肾气虚不能摄纳肺气,则发为虚喘。因此,肺心病的发生,在于肺、心、脾、肾四脏功能失调。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马唐【别名】羊麻、羊粟、马饭、莸。【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割全草,晒干。【性味】甘;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明目润肺。主目暗不明;肺热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钗子股【别名】金钗股、三十根、松寄生、虫寄生,海斑虎、檀香线、锡朋草、磹竹、龙须草。【来源】为兰科植物钗子股的根或全草。【性味】味苦,平,无毒。【归经】入肺;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疟疾;痈疽;咽喉肿痛;风湿痹痛;水肿;白浊;白带过多;跌打损伤;药物或食物中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6g。【摘录】《中华本草》。三颗针【别名】钢针刺、刺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小檗、刺黑珠、蓝果小檗、猫刺小檗、匙叶小檗等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树皮。采收和储藏:根于春、秋两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切片,烤干或弱太阳下晒干,不宜曝晒.式枝全年可采。【性味】苦;性寒;【归经】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利;腹泻;黄疸;湿疹;疮疡;口疮;目赤;咽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0g。【注意】本品脾胃虚寒者慎用。【摘录】《中华本草》。浮尸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下江委陵菜的全草。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温。【归经】肾经。【功能主治】健脾补肾,敛汗,止血。主久病体虚,阴虚盗汗,崩漏,带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摘录】《中华本草》。孩儿草【别名】蓝色草、由甲草、黄峰草、子哥利、红鼻王、火炭草、四方梗、鱼尾草、积药草、土夏顶替草、疳积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孩儿草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冬季采收,洗净,鲜胜或晒干。【性味】味微苦;辛;性凉。【归经】肺;肝;脾经。【功能主治】消积滞;泻肝火;清湿热。主小儿食积;目赤肿痛;湿热泻痢;肝炎;瘰疬痈肿;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庵摩勒【别名】余甘子、余甘、庵摩落迦果、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揽子、喉甘子、鱼木果、滇橄榄。【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果实。9~10月果熟时采收,晒干。【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脾,胃二经。【功能主治】化痰,生津,止咳,解毒。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干。【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摘录】《中华本草》。西番莲【别名】玉蕊花、转心莲、西洋鞠、转枝莲、转盘花、电光花、子午莲。转子莲、时计草,龙珠菜,洋酸茄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西番莲科植物西番莲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地上部生长茂盛时采全草,晒干。【性味】味苦;性温。【功能主治】除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感冒头痛;鼻塞流涕;风湿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失眼;下痢;骨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0g。【摘录】《中华本草》。赛葵【别名】黄花棉、山黄麻、火叶黄花猛、山桃仔、苦麻赛葵、苦麻、黄花如意、山索血、山茶心、黄花草、黄花虱麻头。【来源】锦葵科赛葵属植物赛葵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分别切碎晒干。【性味】甘、淡,凉。【归经】肺;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黄疸;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痔疮;痈肿疮毒;跌打损伤;前裂腺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摘录】《中华本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马唐12份、钗子股9份、三颗针12份、浮尸草30份、孩儿草12份、庵摩勒30份、西番莲15份、赛葵12份。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专利技术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4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45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依据全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并可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肺功能或其他检查制定。心电图检查主要为右心室肥大的改变: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Rv、+SV5≥1.05mV。少数病例现V1、V2导联呈QS、qr或qR型(除外心肌梗塞),右胸前导联(如V1)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X线检查、肺部表现:即原发病的表现;肺动脉高压表现: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动态观察较原右肺下动脉于增宽2mm以上;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7mm;心脏变化:右心室增大征。有时还可见到右心房扩大。(2).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返流征阳性、下肢浮肿及静脉压增高等。(3).右肺下动脉干扩张:①横径≥15mm;②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③经动态观察较原右肺下动脉干增宽2mm以上。(4).肺动脉段中度凸出或其高度≥3mm。(5).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围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6).圆锥部显著凸出(右前斜位45°)或锥高≥7mm。(7).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判断)。2、试验方法2.1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25mg,1~3次/d,无水茶碱300mg,2次/d,葆乐辉0.4g,1次/d,疗程3个月。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显效:间咳,痰为白色泡沫粘痰,易咯出,两肺偶闻啰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马唐12份、钗子股9份、三颗针12份、浮尸草30份、孩儿草12份、庵摩勒30份、西番莲15份、赛葵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马唐12份、钗子股9份、三颗针12份、浮尸草30份、孩儿草12份、庵摩勒30份、西番莲15份、赛葵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马唐12份、钗子股9份、三颗针12份、浮尸草30份、孩儿草12份、庵摩勒30份、西番莲15份、赛葵12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