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酚转移率高的镇痛活络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624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大黄酚转移率高的镇痛活络酊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草乌、半夏,川乌,樟脑,栀子,大黄,木瓜,天南星,羌活,独活,路路通,花椒,苏木,蒲黄,香樟木,赤芍,红花;(2)将乙醇放置在广口瓶中,加入大黄粉搅拌,然后放置在调到40℃的崩解仪中,放置24小时;(3)再加水倒入广口瓶中,加入除樟脑外的其它药材,搅拌,然后放置在调到40℃的崩解仪中,放置24小时;(4)将药液用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后,药液倒入溶器中,药渣留在广口瓶里,在加入乙醇进行浸渍24小时;(5)然后过滤,将滤液与初始滤液合并,再加入50ml樟脑溶液进行混合10分钟;(6)装入镇痛活络酊瓶中,送检。本方法不仅有效提高镇痛活络酊中大黄酚的含量,而且保证其它各项也能符合镇痛活络酊的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品生产
,尤指一种大黄酚转移率高的镇痛活络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黄酚是大黄粉的主要有效成份,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黄粉是镇痛活络酊中的主要药材。也是镇痛活络酊质量标准中明确规定含量的成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镇痛活络酊中大黄酚含量> 10ug/ml。镇痛活络酊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镇痛活络酊临床上已应用多年,疗效较好。目前市场上镇痛活络酊主要用于外用,其主要作用是舒筋活络,祛风定痛,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及劳累损伤等筋骨酸痛症。但由于镇痛活络酊中大黄酚转移率较低,通常转移率只能达到48%左右,不仅生产上难以控制大黄酚的含量,而且如果大黄酚含量偏低,对镇痛活络酊质量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制备镇痛活络酊的方法是I、按镇痛络酊处方量进行称量;2、加I. 5倍药材量的60%乙醇搅拌30分钟,拌匀润湿后压紧。3、打开渗漉罐出液阀门,缓慢加入剩余配制好的乙醇,加入的溶剂必须始终保持浸没药粉表面,进行排气,流出的液体用容器装好。4、待气体全部排出,关闭渗漉罐出液阀,将收集的液体倒入渗漉罐中,加盖放置浸溃,时间40 72个小时。5、渗漉以700ml/分钟 900ml/分钟的速度渗漉,收集渗漉液至计划IOOOml时停止渗漉,收集的渗漉液。6、待渗漉液打入配料罐后,将制剂处方量的樟脑用相应规定量的60%乙醇溶解后再投入配料罐中,开启搅拌器搅拌30分钟。7、混合后装入镇痛活络酊瓶。本方法不仅有效提高镇痛活络酊中大黄酚的含量,而且保证其它各项也能符合镇痛活络酊的标准。其中大黄酚转移率的计算公式=A%*M*1000000/L大黄粉中大黄酚的含量A%药液量L大黄粉的量Μ。但是上述方法其大黄酚转移率仍显不足。大黄的功效是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大黄酚主要作用是I.止血作用大黄酚口服或皮下注射均有明显缩短血液凝固时间的作用。2.止咳作用、抑菌作用大黄酹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及卡他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对消化道的影响促进肠管运动,对胆汁及胰消化液的分泌也有轻度促进作用。4.其他作用大黄酚能促使神经兴奋和肌肉麻痹。大鼠实验证明,本品有利尿作用。大黄酚在人及小鼠体内可相继氧化为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而后二者的药理活性较强。以上诸作用可能与此有关。体内过程人或动物口服易吸收,吸收后以肝、肾、胆囊为最多。在人及小鼠体内 可相继氧化成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还可与葡萄醛酸结合从尿,粪等途径排出。用途镇咳,祛痰,平喘,抗菌,利尿,促进神经兴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套全面有效的提闻镇痛活络酉了大黄粉转移率的镇痛活络酉了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闻药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黄酚转移率高的镇痛活络酊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I)称取草乌6. 25g、半夏6. 25g,川乌6. 25g,樟脑6. 25g,桅子6. 25g,大黄6. 25g,木瓜6. 25g,天南星6. 25g,羌活6. 25g,独活6. 25g,路路通6. 25g,花椒6. 25g,苏木4. 69g,蒲黄 4. 69g,香樟木 4. 69g,赤苟 3. 12g,红花 3. 12g ;(2)将625ml的70% 95%的乙醇放置在广口瓶中,加入6. 2g大黄粉搅拌10分钟,然后放置在调到40°C的崩解仪中,放置24小时;(3)再加375ml的水倒入广口瓶中,加入除樟脑外的其它药材,搅拌10分钟,然后放置在调到40°C的崩解仪中,放置24小时;(4)将药液用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后,药液倒入溶器中,药渣留在广口瓶里,在加入60%乙醇250ml进行浸溃24小时;(5)然后过滤,将滤液与初始滤液合并,再加入50ml樟脑溶液进行混合10分钟;其中50ml樟脑溶液是将6. 25g樟脑溶于50ml60%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无大的樟脑颗粒配制而成;(6)装入镇痛活络酊瓶中,送检。本专利技术不仅有效提高镇痛活络酊中大黄酚的含量,而且保证其它各项也能符合镇痛活络酊的标准。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I)称取草乌6. 25g、半夏6. 25g,川乌6. 25g,樟脑6. 25g,桅子6. 25g,大黄6. 25g,木瓜6. 25g,天南星6. 25g,羌活6. 25g,独活6. 25g,路路通6. 25g,花椒6. 25g,苏木4. 69g,蒲黄 4. 69g,香樟木 4. 69g,赤苟 3. 12g,红花 3. 12g ;(2)配制750ml的70% 95%的乙醇放置在广口瓶中,加入6. 25g大黄粉搅拌10分钟,然后放置在调到40°C的崩解仪中,放置24小时;(3)再配制250ml的5% 20%乙醇倒入广口瓶中,加入除樟脑外的其它药材,搅拌 10分钟,放置在调到40°C的崩解仪中,放置48小时;(4)将药液用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后,滤液装在容器中,药渣留在广口瓶里,在加入60%乙醇250ml进行浸溃24小时;(5)然后过滤,将滤液与初始滤液合并,再加入50ml樟脑溶液进行混合10分钟;其中50ml樟脑溶液是将6. 25g樟脑溶于50ml60%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无大的樟脑颗粒配制而成;(6)装入镇痛活络酊瓶中,送检。对照实施例I(I)称取草乌6. 25g、半夏6. 25g,川乌6. 25g,樟脑6. 25g,桅子6. 25g,大黄6. 25g,木瓜6. 25g,天南星6. 25g,羌活6. 25g,独活6. 25g,路路通6. 25g,花椒6. 25g,苏木4. 69g,蒲黄 4. 69g,香樟木 4. 69g,赤苟 3. 12g,红花 3. 12g ;(2)将625ml的70% 95%的乙醇放置在广口瓶中,加入6. 2g大黄粉搅拌10分钟,放置24小时;(3)再加375ml的水倒入广口瓶中,加入其它药材(除樟脑),搅拌10分钟,放置24小时;(4)将药液用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后,滤液装在容器中,药渣留在广口瓶里,在加入60%乙醇250ml进行浸溃24小时;(5)然后过滤,将滤液与初始滤液合并,再加入50ml樟脑溶液进行混合10分钟; (6)装入镇痛活络酊瓶中,送检。对照实施例2(I)称取草乌6. 25g、半夏6. 25g,川乌6. 25g,樟脑6. 25g,桅子6. 25g,大黄6. 25g,木瓜6. 25g,天南星6. 25g,羌活6. 25g,独活6. 25g,路路通6. 25g,花椒6. 25g,苏木4. 69g,蒲黄 4. 69g,香樟木 4. 69g,赤苟 3. 12g,红花 3. 12g ;(2)配制750ml的70% 95%的乙醇放置在广口瓶中,加入6. 2g大黄粉搅拌10分钟,放置24小时;(3)再配制250ml的5% 20%乙醇倒入广口瓶中,加入除樟脑外的其它药材,搅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黄酚转移率高的镇痛活络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草乌6.25g、半夏6.25g,川乌6.25g,樟脑6.25g,栀子6.25g,大黄6.25g,木瓜6.25g,天南星6.25g,羌活6.25g,独活6.25g,路路通6.25g,花椒6.25g,苏木4.69g,蒲黄4.69g,香樟木4.69g,赤芍3.12g,红花3.12g;(2)将625ml的70%~95%的乙醇放置在广口瓶中,加入6.2g大黄粉搅拌10分钟,然后放置在调到40℃的崩解仪中,放置24小时;(3)再加375ml的水倒入广口瓶中,加入除樟脑外的其它药材,搅拌10分钟,然后放置在调到40℃的崩解仪中,放置24小时;(4)将药液用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后,药液倒入溶器中,药渣留在广口瓶里,在加入60%乙醇250ml进行浸渍24小时;(5)然后过滤,将滤液与初始滤液合并,再加入50ml樟脑溶液()进行混合10分钟,其中50ml樟脑溶液是将6.25g樟脑溶于50ml60%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无大的樟脑颗粒配制而成;(6)装入镇痛活络酊瓶中,送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湘武马贤鹏张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景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