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091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藿香、紫苏、姜半夏、茯苓、连翘、金银花、板蓝根、黄芩、白鲜皮、甘草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芳香化浊、清热凉血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
技术介绍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但过敏原因难以确定。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肿胀痛、腹痛及肾性蛋白尿等,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过敏性紫癜的发生除自身的过敏体质外,外部致病因素的影响是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本病的治疗,临床上除消除病因外,往往应用抗过敏药物、降低血管通透性药物、血小板聚集抑制药、肾上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在应用激素治疗过程中,由于体质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常出现反弹或病情加重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藿香5-15份连翘5-15份姜半夏15-25份白鲜皮15-25份紫苏5-15份金银花15_30份板蓝根15-25份黄芩5-15份茯苓15-25份甘草2-10 份。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藿香8份连翘8份姜半夏16份白鲜皮18份紫苏8份金银花18份板蓝根16份黄芩8份茯苓16份甘草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按配比分别取藿香、连翘、姜半夏、白鲜皮、紫苏、金银花、板蓝根、黄芩、茯苓、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C)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片剂。(2)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给药方式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芳香化浊、清热凉血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取藿香80g、连翘80g、姜半夏160g、白鲜皮180g、紫苏80g、金银花180g、板蓝根160g、黄芩80g、茯苓160g、甘草50g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TC )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乳糖200g、糊精300g,混匀,过筛,以75%乙醇湿法制粒,干燥、装袋即得。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胶囊剂取藿香80g、连翘80g、姜半夏160g、白鲜皮180g、紫苏80g、金银花180g、板蓝根 160g、黄芩80g、茯苓160g、甘草50g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TC )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300g,混匀,装入空胶囊内即得。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片剂取藿香80g、连翘80g、姜半夏160g、白鲜皮180g、紫苏80g、金银花180g、板蓝根160g、黄芩80g、茯苓160g、甘草50g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TC )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100g、微晶纤维素80g,混匀,过筛,以75%乙醇湿法制粒,压片、包衣即得。实验例I王某,男,13岁。2005年3月9号初诊。因反复双肢皮肤紫癜8天入院治疗,双下肢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紫癜,对称分布,大小不一,以外侧多见,高出皮面,触之碍手,压之不退色;伴腰部疼痛,咽痛;舌淡红,苔黄腻脉滑。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断为湿浊性紫癜,其病理实质为湿热瘀浊互结为患。治宜芳香化浊,清热凉血。服用实施例I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按成人每次I袋,每日3次,根据患儿的年龄及病情增减用量,连续服用2周后。结果患者皮肤紫癜消除,无关节疼痛,腹痛。无咽痛咳嗽。查体周身皮肤无紫癜,咽无红肿,右侧扁导体腺I度肿大。舌淡红,苔薄白,脉轻滑,热毒渐散,咽痛缓解,乳蛾缩小,脾虚渐复,浑浊渐清,故紫癜消退无反复。实验例2张某,女,16岁。2006年5月10日初诊。以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10余天入院治疗。双下肢膝以下皮肤散在细小紫红色紫癜,高出皮面,触之碍手,压之不褪色;舌暗红,苔黄微腻,脉滑,尿常规示尿蛋白(++),潜血(++)。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实施例I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服用2周后。结果紫癜消除,无反复,诸证悉除,舌淡红,苔微黄腻,脉轻滑,尿常规尿蛋白(±),潜血(±)。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藿香5-15份紫苏5-15份姜半夏15-25份 茯苓15-25份连翘5-15份金银花15-30份 板蓝根15-25份黄芩5-15份白鲜皮15-25份 甘草2-10份。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藿香8份紫苏8份姜半夏16份 茯苓16份连翘8份金银花18份 板蓝根16份黄芩8份白鲜皮18份 甘草5份。3.如权利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可制成颗粒、胶囊、片剂。4.一种如权利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I)按配比分别取藿香、紫苏、姜半夏、茯苓、连翘、金银花、板蓝根、黄芩、白鲜皮、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C)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片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藿香、紫苏、姜半夏、茯苓、连翘、金银花、板蓝根、黄芩、白鲜皮、甘草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芳香化浊、清热凉血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文档编号A61P37/08GK102949554SQ20121045561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徐旭东 申请人:合肥海大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藿香5?15份???????紫苏5?15份??????姜半夏15?25份茯苓15?25份??????连翘5?15份??????金银花15?30份板蓝根15?25份????黄芩5?15份??????白鲜皮15?25份甘草2?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海大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