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开源专利>正文

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4825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其夹持输送系统包括将割断的水稻横向传送的横向输送链、压弯水稻穗头的悬挂式挡板、将水稻经机架斜台向机架脱粒平台传送的纵向全程输送链和禾杆提升拨动链、配合纵向全程输送链将水稻传送出机架脱粒平台的夹持禾杆后移输送链,还包括对机架斜台上的水稻穗头进行梳理的斜向提升输送链,斜向提升输送链起始于纵向穗头拾取输送链,终止于机架斜台与机架脱粒平台交汇处,将水稻穗头传送至纵向全程输送链和斜向提升输送链的纵向穗头拾取输送链对应于悬挂式挡板设置;斜向提升输送链的传送速度大于纵向全程输送链的传送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稻脱粒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机器的使用性能更加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联合收割机,具体为一种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无论型号大小,均由收割系统、夹持输送系统、动力行走系统和脱粒收储系统构成。所述收割系统由切割器和割台构成,所述割台的割架上设有分禾器、传动链、由传动链带动的拨禾勾齿,割台的作用是与切割器配合,收割和传送水稻。 为顺利完成拨禾动作和递交动作,所述拨禾勾齿在开始时应尽量横向伸出割台,切割器切断禾杆后,拨禾勾齿应释放禾杆,并在向下次拨禾的运动中,拨禾勾齿应尽量于割台内运动,以免影响相邻割台的拨禾勾齿的拨禾动作。而以往的设计中,拨禾勾齿的伸出和回缩控制机构较位复杂,不利于加工、装配和维修,且故障率高,影响了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生产效率。所述夹持输送系统包括横向夹持输送器(链)和纵向提升夹持输送器(链),收割系统完成切断禾杆后,由横向夹持输送器向右输送,禾杆被送至一号割台区域时,横向夹持输送器(链)的上层输送链的钩齿释放作物,禾杆部分被夹持继续右移,稻穗部分却被悬挂式挡板挡住,稻穗部分倒卧与禾杆呈90°,接着,稻穗拾取装置上的拨禾钩齿揽住稻穗向上(后)输送,同时,移到斜台边沿处的禾杆被纵向提升夹持输送器(链)挡住,其上的钩齿揽住禾杆将其沿斜台侧面将禾杆向上(后)拨送,直至送入脱粒收储系统的脱粒机。向上(后)拨送的倒卧稻穗处于自由状态并呈簇状,进入脱粒机的稻穗未能全面摊开,脱粒过程中受力不均匀,最终导致脱粒率低下,虽有脱粒机的二次脱粒,但还是有大量未脱粒的稻穗随禾杆丢弃,导致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生产效率特别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大提高脱粒率的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且其收割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稻禾漏失率低,故障率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技术方案,包括安装于机架的收割系统、夹持输送系统、动力行走系统和脱粒收储系统,所不同的是所述夹持输送系统包括将(由收割系统)割断的水稻向收割系统一号割台(区域)传送的横向输送链、将水稻穗头压弯90°的悬挂式挡板、将穗头被折弯的水稻经机架斜台向机架脱粒平台传送的纵向全程输送链和禾杆提升输送链、配合纵向全程输送链将脱粒后的水稻传送出机架脱粒平台的夹持禾杆后移输送链,还包括对机架斜台上传送的水稻穗头进行梳理的斜向提升输送链,所述斜向提升输送链起始于纵向穗头拾取输送链,终止于机架斜台与机架脱粒平台交汇处,将卧倒的水稻穗头传送至纵向全程输送链和斜向提升输送链的纵向穗头拾取输送链对应于悬挂式挡板设置;所述斜向提升输送链的传送速度大于纵向全程输送链的传送速度,通过两者之间的速度差,实现斜向提升输送链对水稻穗头的梳理,使水稻穗头相互平行,整齐摊平地越过机架脱粒平台进入脱粒区。可极大地提高脱粒效率。为减小水稻穗头与机架斜台的摩擦,实现有效传输,所述纵向全程输送链高出机架斜台面8mm 12mm。为进一步保证输送效果,避免出现传输遗漏现象,所述纵向全程输送链与斜向提升输送链之间设有辅助提升输送链,所述辅助提升输送链平行于纵向全程输送链设置。能够顺利完成横向输送工作的横向输送链包括上层输送链和下层输送链,所述上层输送链止于悬挂式挡板,所述下层输送链止于禾杆提升输送链。为提高脱粒时的夹持输送稳定性,所述夹持禾杆后移输送链设置两条,分别位于全程输送链两侧,呈品字形交叉布置。 所述收割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割台、沿各割台的割架边缘设置的传动链、由传动链带动的若干组拨禾勾齿组件,所不同的是还包括对应于传动链设置的导轨,所述每组拨禾勾齿组件包括拨禾勾齿(弧形)、摆动块和滚轮,所述摆动块设于导轨与传动链之间,摆动块的一端与传动链铰连,摆动块的另一端安装拨禾勾齿并通过滚轮置于导轨内;在割架前端边缘和内侧边缘,所述导轨与传动链的位置重叠或基本重叠,使得拨禾钩齿伸出割架揽住禾杆;在割架后端边缘和外侧边缘,所述导轨向内偏离传动链,使得拨禾钩齿收缩回割台释放禾杆。本收割系统中,拨禾勾齿跟随传动链周而复始循环运动,同时还根据导轨与传动链之间距离的位置关系,通过摆动块的摆动而伸出或收缩拨禾勾齿,满足拨禾时拨禾勾齿伸出揽住禾杆、切割后拨禾勾齿回缩放开禾杆的运动要求。于割架后端,所述传动链自割架内侧边缘向前端边缘和外侧边缘斜置,加快切割后拨禾勾齿的回缩速度,更快地放开禾杆。与传动链啮合的链轮有大链轮、两个小链轮和张紧链轮,所述大链轮设于割架前端,所述两个小链轮于割架后端两边前、后设置,所述张紧链轮于割架外侧中部设置。将其中一个小链轮设为主动链轮。于割架内(左)侧边缘,伸出的呈弯钩状的拨禾勾齿插入相邻割架的外(右)侧边缘,与相邻割架间形成多个封闭空间,便于握持、传送更多的稻禾。本专利技术的优点I、本专利技术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通过对脱粒时的水稻穗头进行梳理整形,提高了水稻穗头的脱粒面积,水稻脱粒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减少短穗头,机器的使用性能更加优良。2、本专利技术配备的收割系统结构简单、动作有效、故障率低、拨禾效果明显、加工制作和日常维护容易。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实施方式的输送效果图。图3为图I实施方式中横向输送效果图。图4为图I实施方式中禾杆折弯效果图。图5为图I实施方式中分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拨禾勾齿、传动链和导轨之间的位置结构图。图号标识1、割台;2、传动链;3、导轨;4、拨禾勾齿;5、摆动块;6、滚轮;7、大链轮;8、小链轮;9、张紧链轮;10、分禾器;11、悬挂式固定架;12、机架横梁;13、横向输送链;14、悬挂式挡板;15、辅助提升输送链;16、机架斜台;17、机架脱粒平台;18、纵向全程输送链;19、禾杆提升输送链;20、夹持禾杆后移输送链;21、斜向提升输送链;22、纵向穗头拾取输送链;23、割架;24、割台下层输送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主要由安装于机架的收割系统、夹持输送系统、动力行走系统和脱粒收储系统构成。所述收割系统由三台割台I的割架23 (斜向前下方)并排构成,自右向左分别为一号割台I、二号割台I和三号割台1,所述各割架23通过悬挂式固定架11连接于机架横梁12上;各割架I的右侧前端设置前伸的分禾器10,各割架I上设有拨禾勾齿组件、传动链2和导轨3,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链2沿割架23的前端边缘、内侧边缘(左侧边缘)、后端边缘和外侧边缘(右侧边缘)设置,后端边缘的传动链2自左向右前方斜置,与传动链2啮合的链轮有四个,分别为于割架23前端设置的大链轮7,割架23后侧两边前、后设置两小链轮8,割架23外侧中部设置的张紧链轮9,割架23后端后位的小链轮8为主动链轮(由链传动机构驱动),如图5、图6所示。所述导轨3对应于传动链2设置且处于传动链2上方,于割架23前端边缘和内侧边缘的导轨3与传动链2的位置重叠或基本重叠,于割架23后端边缘和外侧边缘,所述导轨3向内偏离传动链2,如图5、图6所不。所述拨禾勾齿组件由多组呈弯钩状的拨禾勾齿4、摆动块5和滚轮6构成(可根据传动链2的长度确定禾勾齿组件的组数,各组拨禾勾齿组件之间保持合理间距),摆动块5置于导槽之下,传动链之上。它的一端用销轴与传动链2连接,随传动链2移动,拨禾勾齿4以90°安装角固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型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安装于机架的收割系统、夹持输送系统、动力行走系统和脱粒收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系统包括将割断的水稻向收割系统的一号割台(1)传送的横向输送链(13)、将水稻穗头压弯90°的悬挂式挡板(14)、将穗头折弯的水稻经机架斜台(16)向机架脱粒平台(17)传送的纵向全程输送链(18)和禾杆提升输送链(19)、配合纵向全程输送链(18)将水稻传送出机架脱粒平台(17)的夹持禾杆后移输送链(20),还包括对机架斜台(16)上传送的水稻穗头进行梳理的斜向提升输送链(21),所述斜向提升输送链(21)起始于纵向穗头拾取输送链(22),终止于机架斜台(16)与机架脱粒平台(17)交汇处,将卧倒的水稻穗头传送至纵向全程输送链(18)和斜向提升输送链(21)的纵向穗头拾取输送链(22)对应于悬挂式挡板(14)设置;所述斜向提升输送链(21)的传送速度大于纵向全程输送链(18)的传送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开源
申请(专利权)人:梁开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