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锐专利>正文

一种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112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主轴,包括定子壳体组件,位于定子壳体组件的轴线位置上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前端安装有夹头组件,其中部设置有转子,并通过安装在其前部的前轴承、前轴承座和安装在其后部的支撑轴承和支撑轴承座与定子壳体组件相连接。位于安装前轴承处的主轴直径小于安装有夹头组件的主轴前端的直径;所述转子的轴线位置上安装带有锁紧螺钉的转子套,转子通过转子套与主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破了电主轴工作端轴承内径一定要大于等于工作端最大轴径的结构性限制,在电主轴刚性和结构容许条件下,降低了工作端轴承型号的等级,电主轴转速提高1-2个数量级,由于轴承所承受转动惯量的影响减小,使电主轴寿命提高,制造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主轴。技术背景目前在电主轴产品系列中,由于电主轴的主轴工作端要夹持工具、刀 具参与切削或磨削加工, 一般设计成锥孔或锥柄形式。由于所夹持工具、 刀具的锥柄或锥孔的尺寸限制,使主轴的工作端轴外径要大于锥孔或锥柄 最大尺寸,而所选工作端轴承要大于等于主轴的工作端最大轴外径,从而 使轴承由工作端套入,安装在主轴上。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主轴 的转速受大号轴承极限转速的限制,为了提高大号轴承的极限转速,人们 釆用了许多方法,如水冷降温、油雾或油气润滑降温等,用来改善轴承润 滑环境。因此,随着电主轴额定转速的提高,电主轴系统结构将愈来愈复 杂,对轴承的要求也会愈来愈高,从而使制造成本成倍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安装并能提高主轴转速、保证运转精度和刚度的电 主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主轴,包括定子壳体组件7,位于 定子壳体组件7的轴线位置上设置有主轴2,所述主轴2的前端安装有夹 头组件l,其中部设置有转子8,并通过安装在其前部的前轴承4、前轴承 座5和安装在其后部的支撑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主轴,包括定子壳体组件(7),位于定子壳体组件(7)的轴线位置上设置有主轴(2),所述主轴(2)的前端安装有夹头组件(1),其中部设置有转子(8),并通过安装在其前部的前轴承(4)、前轴承座(5)和安装在其后部的支撑轴承(11)和支撑轴承座(12)与定子壳体组件(7)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位于安装前轴承(4)处的主轴(2)的直径小于安装有夹头组件(1)的主轴(2)前端的直径;所述转子(8)的轴线位置上安装带有锁紧螺钉(10)的转子套(9),转子(8)通过转子套(9)和锁紧螺钉(10)与主轴(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蒋理
申请(专利权)人:张锐蒋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