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供电的灯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104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池供电的灯笼,涉及一种装饰灯具。它包含灯笼体、上圈、下圈、电池盒、支撑杆和提手;该下圈由圆盒形的本体和圆形的扣片组成;本体的上端敞开,电池盒设在本体内,电池盒上端的顶板上设有两个向上引伸的螺接座和两个向上引伸的凸柱;扣片中部开口并在开口的外侧设有两个过孔;灯笼体的下接圈插入并固定在本体的外周壁内侧;扣片盖在本体的上端并压住灯笼体的灯罩下部开口处,两个螺钉分别穿过扣片上对应的过孔螺合于电池盒顶板上相应的螺接座上;一个灯板被电池盒顶板上的两个凸柱顶在扣片中部的下表面,LED安装在灯板上并从扣片的开口向上伸出,LED与电池盒对应的电极相连接。组装作业快速便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饰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的灯笼。
技术介绍
现有由电池供电的灯笼包含灯笼体、上圈、下圈、小电珠、电珠座、电池盒、支撑杆、提手和挂钩。灯笼体的主要部分是上下开口、内腹空虚的灯罩,灯罩上部的开口处设置上接圈,上接圈固定在上圈内侧;灯罩下部的开口处设置下接圈,下接圈固定在下圈内侧;电珠座和电池盒安装在下圈内,小电珠安装在电珠座上。小电珠通过电珠座与电池盒对应的电极相连接,从而发出光线,照亮灯罩。两支弹性的支撑杆支撑在上圈与下圈之间,使灯罩保持舒展的外形。弓形的提手枢接于上圈上,使灯笼体可以保持自然悬垂的状态。挂钩设置在提手上,以便于悬挂。但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替代小电珠时,由于LED的引脚不能直接与电珠座实现卡接(或螺接),就需要重新设计下圈内安装LED并使之与电池盒对应的电极相连接的下圈结构。这种既要兼顾固定灯笼体的下接圈,又要兼顾安装LED和电池盒的下圈,往往结构上非常复杂,组装作业难于做到快速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采用LED替代小电珠,组装作业快速便利的电池供电的灯笼。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笼,包含灯笼体、上圈、下圈、电池盒、支撑杆和提手;该下圈由圆盒形的本体和圆形的扣片组成;该本体的上端敞开,该电池盒设在该本体内,该电池盒上端的顶板上设有两个向上引伸的螺接座和两个向上引伸的凸柱;该扣片中部开口并在该开口的外侧设有两个过孔;该灯笼体的下接圈插入并固定在该本体的外周壁内侧;该扣片盖在该本体的上端并压住该灯笼体的灯罩下部开口处,两个螺钉分别穿过该扣片上对应的过孔螺合于该电池盒顶板上相应的螺接座上;一个灯板被该电池盒顶板上的两个凸柱顶在该扣片中部的下表面,LED安装在该灯板上并从该扣片的开口向上伸出,该LED与该电池盒对应的电极相连接。所述的灯板上对应所述电池盒顶板上的两个凸柱设有相应的定位孔,所述电池盒顶板上的两个凸柱顶端分别设定位凸点,这两个定位凸点分别插卡在所述灯板上对应的定位孔中。所述的扣片上设有所述支撑杆的插孔。所述扣片的开口上端相对地设有两个平转卡槽;一个匀光罩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扣片的开口上,该匀光罩两侧设有卡接片,这两个卡接片分别卡在所述扣片的开口上相应的平转卡槽中。本技术电池供电的灯笼,将下圈分解成圆盒形的本体和圆形的扣片,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使本体和扣片结合成一体,并固定住灯笼体的灯罩以及灯板;组装作业快速便利,而且可靠、牢固。灯板上设定位孔,电池盒顶板上的两个凸柱顶端分别设定位凸点,这两个定位凸点分别插卡在灯板上对应的定位孔中。有利于提高灯板的装配质量和装配速度。扣片上设插孔安装支撑杆,可防止使用时支撑杆移位,影响灯笼体的灯罩形状。扣片的开口上端设两个平转卡槽;一个匀光罩借助两个平转卡槽可分离地设置在扣片的开口上,使LED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地照射到灯罩上,增加了使用时的美感。所以,本技术灯笼的各项结构适合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为本技术电池供电的灯笼一个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图I图2为图I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实施例中上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实施例中下圈及相关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实施例中下圈的扣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I实施例中下圈的扣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I实施例中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I实施例中下圈的本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电池供电的灯笼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I和图2所示,该灯笼由一个灯笼体I、一个上圈2、一个提手3、一个挂钩4、一个下圈5、两个支撑杆6和一个灯组件7组成。灯笼体I的主要部分是上下开口、内腹空虚的灯罩11,灯罩11上部的开口处设置上接圈12,灯罩11下部的开口处设置下接圈13。请参看图3,塑料制成的圆环形上圈2内部设有两个相对的凸耳21,上圈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的轴孔22。灯罩11上部的上接圈12固定在上圈2内侧;塑料制成的弓形的提手3两端向内伸出的横轴32分别穿过上圈2上对应的轴孔22,使提手3枢接于上圈2上,从而提起提手3,灯笼体I可以保持自然悬垂的状态。提手3上两个横轴32自由端膨大的球形挡头321可防止使用时对应的横轴32从其轴孔22中退出。塑料制成的挂钩4下部的圆环42套在提手4顶部的套接部31上,挂钩4的上部设钩头41以便于悬挂。灯罩11下部的下接圈13固定在下圈5内侧;灯组件7和电池盒513安装在下圈5内,灯组件7由塑料制成的灯板71和两个LED72组成,两个LED72与电池盒513对应的电极相连接,从而两个LED72发出光线,照亮灯罩11。两支塑料制成的支撑杆6上端弹性的钩头61自由端分别插在上圈2对应的凸耳21中,两支支撑杆6的下端62分别插在下圈5对应的插孔中。从而,两支支撑杆6分别支撑在上圈2与下圈5之间,使灯罩11保持舒展的外形。请参看图4-图8 :塑料制成的下圈5由本体51和扣片52组成。圆盒形的本体51的上端敞开,外周壁511与底板512连成一体。底板512中部设置开口向下而侧壁向上延伸的电池盒513,电池盒513上端的顶板上设有两个向上引伸的螺接座514和两个向上引伸的凸柱515 ;电池盒513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正极板53和负极弹簧54。电池55装在电池盒513中,其两端的电极分别与正极板53和负极弹簧54对应接触。活动的底盖56盖在电池盒513的开口处,底盖56的一侧设置弹性卡头561,该卡头561自由端的舌片靠在本体51底板512对应的凹槽5121内。板体51内装有一个开关58,开关58的拨块从底板512向下伸出。圆形的扣片52中部开口并在该开口 527的外侧设有两个支撑杆插孔522和两个过孔523,每个过孔523下端的外周设置一个向下延伸的环台;扣片52的中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矩形空心凸台524,扣片52的开口 527就设在该凸台524上端的平板上。扣片52的开口 527上端相对地设有两个平转卡槽525。扣片52的下表面设有两道加强筋526。灯组件7的灯板71上对应电池盒513顶板上的两个凸柱515设有相应的定位孔711,灯板71上设有五对引脚孔,可分别安装一至三个LED72。第一对引脚孔712设在灯板71的中央,用于安装一个LED72 ;第二对引脚孔713和第三对引脚孔714中央对称地设置在灯板71的一条径线上,用于安装两个LED72 ;第四对引脚孔715和第五对引脚孔716与第二对引脚孔713呈中心对称地设置在灯板71的三等分圆周点上,用于安装三个LED72。灯笼体I的下接圈13插入并固定在下圈5本体51的外周壁511内侧;扣片52盖在本体51的上端并压住灯笼体I的灯罩11下部开口处,灯组件7的矩形灯板71伸进扣片52中部的凸台524内。扣片52凸台524外侧的两个环台523分别套住电池盒513顶板上相应的螺接座514,两个螺钉8分别穿过扣片52上对应的过孔螺合于电池盒513顶板上相应的螺接座514上。扣片52下表面的两道加强筋526分别顶在电池盒513对应的正极板53的扇折边上及负极弹簧54连接板的上折边上。电池盒513顶板上的两个凸柱515顶端分别设定位凸点,这两个定位凸点分别插卡在灯板71上对应的定位孔711中。灯板71被电池盒513顶板上的两个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供电的灯笼,包含灯笼体、上圈、下圈、电池盒、支撑杆和提手;其特征在于:该下圈由圆盒形的本体和圆形的扣片组成;该本体的上端敞开,该电池盒设在该本体内,该电池盒上端的顶板上设有两个向上引伸的螺接座和两个向上引伸的凸柱;该扣片中部开口并在该开口的外侧设有两个过孔;该灯笼体的下接圈插入并固定在该本体的外周壁内侧;该扣片盖在该本体的上端并压住该灯笼体的灯罩下部开口处,两个螺钉分别穿过该扣片上对应的过孔螺合于该电池盒顶板上相应的螺接座上;一个灯板被该电池盒顶板上的两个凸柱顶在该扣片中部的下表面,LED安装在该灯板上并从该扣片的开口向上伸出,该LED与该电池盒对应的电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华
申请(专利权)人:建瓯市华威塑料制品加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