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拨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00210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润滑拨叉装置,主要由电机、汽缸、联接杆、传动轴、滑套、拨叉、离合装置组成,所述的电机与气缸相连,该汽缸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联接,该联接杆与传动轴的一侧相连,传动轴的中间位置与拨叉相联接,拨叉与滑套相联接,离合装置套于滑套上;所述的汽缸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通过自润滑轴承联接,自润滑轴承与联接杆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所述的拨叉与滑套通过自润滑轴承联接,自润滑轴承与滑套轨道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自润滑轴承的自润滑作用,使摩擦力更小,运动更灵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拨叉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专为混合动力大巴电机设计的自润滑拨叉装置。技术背景如附图I至4所示,原拨装置统主要由联接杆3、传动轴4、滑套5、拨叉6、弹性圆柱销7、销轴8组成。原拨叉装置的汽缸2的推动杆与联接杆3是通过销轴8联接的,销轴8与联接杆3的配合为线与面的联接,故单位面积压力较大,在运动过程中,对联接杆3磨损大,且灵活性差。原拨叉装置的拨叉6与滑套5的联接是通过弹性圆轴销7联接的,与滑套轨道的配合是线与面的配合,使滑套5的轨道单位面积受力大,该处磨损严重,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润滑性能好、运动更灵活的自润滑拨叉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由电机、汽缸、联接杆、传动轴、滑套、拨叉、离合装置组成,所述的电机与气缸相连,该汽缸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联接,该联接杆与传动轴的一侧相连,传动轴的中间位置与拨叉相联接,拨叉与滑套相联接,离合装置套于滑套上。作为优选,所述的汽缸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通过自润滑轴承联接,自润滑轴承与联接杆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拨叉与滑套通过自润滑轴承联接,自润滑轴承与滑套轨道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自润滑轴承的自润滑作用,使摩擦力更小,运动更灵活。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拨叉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I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自润滑拨叉装置构造示意图。图6是图5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I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为I电机;2、汽缸;3、联接杆;4、传动轴;5、滑套;6、拨叉;7、弹性圆柱销;8、销轴;9、离合装置;10、自润滑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2、5、6、7所示,本技术主要由电机I、汽缸2、联接杆3、传动轴4、滑套5、拨叉6、离合装置9组成,所述的电机I与气缸2相连,该汽缸2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3联接,该联接杆3与传动轴4的一侧相连,传动轴4的中间位置与拨叉6相联接,拨叉6与滑套5相联接,离合装置9套于滑套5上。所述的汽缸2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3通过自润滑轴承10联接,自润滑轴承10与联接杆3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减小了联接杆3与自润化轴承10的单位面积受力,且通过自润滑轴承10的自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阻力,使该处运动更灵活。所述的拨叉6与滑套5通过自润滑轴承10联接,自润滑轴承10与滑套5轨道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减小了滑套轨道单位面积的受力,从而减小了对该处的磨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汽缸2推杆运动,带动自润滑轴承10运动;自润滑轴 承10在联接杆3的轨道槽内做直线运动,推动联接杆3做圆周运动;通过联接杆3做圆周运动,带动传动轴4转动;由于传动轴4转动,推动拨叉6沿直线方向运动,从而通过自润滑轴承10带动滑套5沿直线方向运动;推动离合装置9动作。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润滑拨叉装置,主要由电机(I)、汽缸(2)、联接杆(3)、传动轴(4)、滑套(5)、拨叉(6)、离合装置(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I)与气缸(2)相连,该汽缸(2)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3)联接,该联接杆(3)与传动轴(4)的一侧相连,传动轴(4)的中间位置与拨叉(6)相联接,拨叉(6)与滑套(5)相联接,离合装置(9)套于滑套(5)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润滑拨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缸(2)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3)通过自润滑轴承(10)联接,自润滑轴承(10)与联接杆(3)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润滑拨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叉(6)与滑套(5)通 过自润滑轴承(10)联接,自润滑轴承(10)与滑套(5)轨道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润滑拨叉装置,主要由电机、汽缸、联接杆、传动轴、滑套、拨叉、离合装置组成,所述的电机与气缸相连,该汽缸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联接,该联接杆与传动轴的一侧相连,传动轴的中间位置与拨叉相联接,拨叉与滑套相联接,离合装置套于滑套上;所述的汽缸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通过自润滑轴承联接,自润滑轴承与联接杆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所述的拨叉与滑套通过自润滑轴承联接,自润滑轴承与滑套轨道的配合为面与面的联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自润滑轴承的自润滑作用,使摩擦力更小,运动更灵活。文档编号F16D23/12GK202768671SQ2012203804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刚, 王国红 申请人:钱潮轴承有限公司, 万向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拨叉装置,主要由电机(1)、汽缸(2)、联接杆(3)、传动轴(4)、滑套(5)、拨叉(6)、离合装置(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1)与气缸(2)相连,该汽缸(2)内的推动杆与联接杆(3)联接,该联接杆(3)与传动轴(4)的一侧相连,传动轴(4)的中间位置与拨叉(6)相联接,拨叉(6)与滑套(5)相联接,离合装置(9)套于滑套(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王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钱潮轴承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