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断桥绝热条带的复合夹芯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包括:保温层,包裹于所述保温层两面及四周的钢筋混凝土面层,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板的四周的断桥绝热条带。所述保温板可制备成平板形或L形。所述保温板内设有交叉排列的穿孔用以将保温层和面层结合成一体。所述断桥绝热条带中预留空腔以放置锚固件用来在装配时形成与相邻保温板的连接。该墙体具有预制钢筋砼板与保温板粘贴强度高具有粘接强度高、装配施工快、与结构墙体结合牢固、成本低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建筑的保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构件和施工领域,涉及用于建筑墙体或框架的保温板,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断桥绝热条带的复合夹芯保温板。
技术介绍
在当今能源紧张、建筑能耗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建筑节能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市场对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将会急剧增长。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来看,对建筑能耗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也就是涉及外墙墙体、屋顶构造以及门窗设置的隔热保温性能。在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中,外墙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在建筑物的外墙设 计和施工中,既要考虑降低建筑外部的阳光辐射或冷流入侵的影响,又要避免室内热能的散发。外墙墙体保温可分为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夹心保温。外墙内保温是在外墙内侧表面通过施用砂浆等实施保温隔热,其工艺成熟简便,但不能彻底消除墙体热桥问题;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材料施用于外墙的外侧,能够提高外墙总体的保温性能,但其施工要求较高,且保温材料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外墙自保温是针对墙体自身采用具有节能阻热功能的材料,使围护和保温合二为一,但因材料性能的局限使得适用性不高。外墙夹心保温技术是采用混凝土与保温材料组成的复合墙体。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在建筑物的表面现场采用粘贴技术安装保温板。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存在保温材料粘贴不牢固、粘贴速度慢、容易空鼓脱落的问题。另外,某些保温材料是可燃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火灾隐患。还有,由于热桥的因素,墙体的绝热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外墙夹心保温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有断桥绝热条带的复合夹芯保温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断桥绝热条带的复合夹芯保温板,所述复合夹芯保温板包括保温层,其包含保温材料;面层,其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并设置为包裹于所述保温层两面及四周;及断桥绝热条带,其设置于所述保温板的四周以避免热桥;其中,在所述面层与所述保温层中预设有多个交叉排列的穿孔,并且在所述穿孔内各自分别预埋有穿管,以便在所述保温板的安装过程中能够在所述穿管内放置内管。所述复合夹芯保温板可制备成不同形状,例如平板形或L形的预制件。所述复合夹芯保温板中采用的保温材料可为聚苯、挤塑聚苯或聚氨酯。所述复合夹芯保温板能够被用作钢筋混凝土承重墙的保温板,以及板柱结构或框架结构的围护外墙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保温材料制备保温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制面层;采用隔热材料制备断桥绝热条带;将所述保温层、所述面层和所述断桥绝热条带组装在一起,其中通过在所述保温层和所述面层中预设的多个交叉排列的穿孔中分别埋设的穿管将所述保温层和所述面层结合成一体;其中,所述面层包裹于所述保温层的两面及四周,所述断桥绝热条带设置于所述保温板的四周以避免热桥。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夹芯保温板,是在工厂内批量预制,具有产业化程度高、现场施工快 速、装配尺寸精准、与建筑一体性好、造价较低等优点。附图说明有关本技术的上述简要介绍以及下述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图I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带有断桥绝热条带的复合夹芯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IB为图IA所述带有断桥绝热条带的复合夹芯保温板的A-A剖面图。图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复合夹芯保温板中所设穿孔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B描述图2A所示复合夹芯保温板中穿孔中预埋的套管示意图,其中还显示了后置的内管。图2C描述图2A所示复合夹芯保温板中穿孔在保温板中的分布示意图。图3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复合夹芯保温板利用锚固件与承重墙体连接的示意图。图3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复合夹芯保温板利用锚固件与结构梁板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和技术特征以及专利技术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如图IA和IB所示,带有断桥绝热条带的复合夹芯保温板(100)包括保温层(110),其包含保温材料;面层(120a、120b),其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并设置为包裹于所述保温层两面及四周;及断桥绝热条带(130),其设置于所述保温板的四周以避免热桥;其中,在所述面层(120a、120b)与所述保温层(110)中预设有多个交叉排列的穿孔(145)(如图2C所示),并且在所述穿孔(145)内各自分别预埋有穿管(147),以便在所述保温板(100)的安装过程中能够在所述穿管(147)内放置内管(148)(如图2B所示)。如图IA和IB所示,所述面层的两部分(120a、120b)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层(110)的两面,并且所述两部分在其四周的部位分别与所述断桥绝热条带(130)配合包裹于所述保温板(110)的四周。图2C中显示的多个穿孔(145)是以交叉的方式排列。应当理解,根据需要,还可采取其他合适的排列方式。所述的复合夹芯保温板(100)中的断桥绝热条带(130)中可预留空腔,通过在装配时放置锚固件实现与其他保温板连接。其中,所述断桥绝热条带(130)的横截面形状可为任何合适的形状,优选为燕尾形。针对建筑结构的需求,所述复合夹芯保温板(100)可制备成具有不同形状的预制件,其中包括平板形或L形预制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夹芯保温板为平板形预制件。所述复合夹芯保温板(100)中采用的保温材料可为聚苯、挤塑聚苯或聚氨酯。所述穿管(147)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制成。所述复合夹芯保温板(100)可被用作钢筋混凝土承重墙的保温板,以及板柱结构或框架结构的围护外墙板。根据需要,所述复合夹芯保温板(100)可通过不同的锚固件与承重墙体(如图3A所示),或者板柱结构或框架结构的构件(如图3B所示)连接在一起。在图IA和IB中,所述面层(120a、120b)的两部分显示出不同的厚度,即其中的一部分(120a)相对于另一部份(120b)而言显得较厚一些;如图3A和3B所示,其中所述另一部分(120b)被安装于靠近承重墙体或框架结构一侧。应当理解,图示中描述的只是具体的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还可包括其他合适的实施方式。在制作方面,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带有断桥绝热条带(130)的复合夹芯保温板(100)可通过具有下述步骤的方法来制作采用保温材料制备保温层(110);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制面层(120a、120b);采用隔热材料制备断桥绝热条带(130);将所述保温层(110)、所述面层(120a、120b)和所述断桥绝热条带(130)组装在一起,其中通过在所述保温层(110)和所述面层(120a、120b)中预设的多个交叉排列的穿孔(145)中分别埋设的穿管(147)将所述保温层(110)和所述面层(120a、120b)结合成一体;其中,所述面层(120a、120b)包裹于所述保温层(110)的两面及四周,所述断桥绝热条带(130)设置于所述保温板(110)的四周以避免热桥。如图IA和IB所示,所述面层(120a、120b)的两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温层(110)的两面,并且所述两部分在其四周的位置分别与所述断桥绝热条带(130)配合包裹于所述保温板(I 10)的四周。在本文的描述中,对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和方法描述为特殊的形状、材料或工艺顺序。然而,应该理解这些具体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断桥绝热条带的复合夹芯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包括:保温层,其包含保温材料;面层,其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并设置为包裹于所述保温层两面及四周;及断桥绝热条带,其设置于所述保温板的四周以避免热桥;其中,在所述面层与所述保温层中预设有多个穿孔,并且在所述多个穿孔内各自分别预埋有穿管,以便在所述保温板的安装过程中能够在所述穿管内放置内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群,庄惟敏,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