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叠梁水下定位调整装置,用于水工建筑物门槽内水下安装混凝土叠梁时精确调整定位。
技术介绍
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中,对溢流坝段的加高包括两部分内容,即闸墩加高和溢流面加高。由于库区移民的限制,该部位的加高施工首先进行了闸墩的加高,然后再进行溢流面的加高施工。在溢流堰面加高时混凝土浇筑需要在无水的干地条件下进行施工,因丹江口初期工程施工是考虑了后期的加高施工,在溢流坝段的闸墩中预留有封堵门槽,以方便后期加高时进行堵水施工。初期工程的封堵门槽高程在134m 162m,在闸墩加高后延伸至176.4m。根据丹江口的水文资料,要形成干地施工条件需要对·134m 157. 4m范围的封堵门槽进行封堵。门槽封堵采取的是145m以下采用空腔混凝土叠梁永久封堵,初期工程的封堵门槽内没有安装闸门导轨,在后期加高施工时,145m以上采用可拆除的钢制叠梁闸门封堵。考虑到钢制叠梁闸门止水密封条的位置限制,底部的空腔混凝土叠梁需要在门槽内准确定位,由于混凝土叠梁在门槽内部距上下游壁面及侧壁均有10 20cm的间隙,第一片混凝土叠梁采用起重门塔机进行吊装时,需要在水下进行准确定位,后续叠梁才能依靠叠梁上的自动就位装置依次定位。潜水员无法在水下对叠梁位置进行准确调整就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门槽内水下安装混凝土叠梁时能够迅速精确定位混凝土叠梁定位位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叠梁水下定位调整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上固定有多个调节螺栓。所述的定位板上的调节螺栓为三个,分别设置定位板的上部、下部和中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叠梁水下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4),定位板(4)上固定有多个调节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雪军,赵光治,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