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木林专利>正文

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856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浆造纸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会出现堵塞现象,能够将浆料和稀释水充分混合,使浆料浓度均匀分布的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设于进浆总管和布浆支管之间,包括稀释水总管、电机、调节阀、稀释水支管和混合模块,混合模块上还设有与进浆总管相连接的进浆通道和与布浆支管相连接的出浆通道,进浆通道与出浆通道之间设有混合通道,进浆通道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缩小,出浆通道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增大,进浆通道的外壁与混合模块的外壁形成一进水槽,进浆通道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进水孔,调节阀受控于电机,稀释水总管通过调节阀与稀释水支管一端相连接,稀释水支管另一端与进水槽相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制浆造纸
,特别涉及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纸张检测设备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纸张的横幅定量分布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造纸机控制纸业横向定量分布手段一般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通过局部微调流浆箱唇板的开度来实现,但是这种方法在纸页横向定量改变同时,纸业水分也会跟随变化,另一种是通过添加稀释水调节浆料浓度来实现纸页横向定量控 制,这种方法在控制纸页横向定量的同时不会影响纸页的水分,所以添加稀释水调节浆料浓度来控制纸页横向定量的方法在造纸机的流浆箱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典型的稀释水添加方法,在进浆总管和布浆支管之间设置混合室,通过与混合室连接的稀释水支管将稀释水注入混合室内位于布浆支管的上游,同进浆总管送来的浆料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浆料再由布浆支管流出,稀释水支管安装在布浆支管之间,由于受到布浆支管的间距的限制,稀释水支管尺寸不能太大,当采用白水作为稀释水时,容易造成稀释水支管堵塞,若采用较大尺寸的稀释水支管,那么每列布浆支管之间必须留有足够大的空间,则会影响布浆支管的排列;稀释水直接注入到浆料中,在管束中利用浆料的流速与浆料混合,但是这样的混合效果不是很理想,混合不够均匀,在稀释水的注入处附近浆料浓度会稍低,而远离稀释水的注入处附近,浆料浓度会稍高,浓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纸页局部定量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不会出现堵塞现象,能够将浆料和稀释水充分混合,使浆料浓度均匀分布的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其设于进浆总管和布浆支管之间,包括稀释水总管、电机、调节阀、稀释水支管和混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上还设有与进浆总管相连接的进浆通道和与布浆支管相连接的出浆通道,所述进浆通道与出浆通道之间设有混合通道,所述进浆通道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缩小,所述出浆通道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增大,所述进浆通道的外壁与混合模块的外壁形成一进水槽,且进浆通道的外壁上还均布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调节阀受控于电机,所述稀释水支管沿稀释水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稀释水总管通过调节阀与稀释水支管一端相连接,所述稀释水支管另一端与混合模块的进水槽相连接,所述稀释水支管与混合模块的夹角呈60至120度。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浆通道和出浆通道均为圆锥体状。进一步的是所述稀释水支管与稀释水混合模块的夹角呈90度。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使用时,设置于进浆总管和布浆支管之间,进浆总管与混合模块的进浆通道相连接,布浆支管与混合模块的出浆通道相连接,而所述稀释水支管与混合模块的进水槽连接,其与混合模块的夹角呈60至120度,所述稀释水支管不设置在布浆支管之间,不会受到布浆支管之间的距离限 制,则可以选择管径较大的稀释水支管,利用白水作为稀释水使用不会发生堵塞现象,且不会影响布浆支管的排列;进浆通道的外壁与混合模块的外壁形成一进水槽,进浆通道的外壁上还均布有多个进水孔,与进水槽连接的稀释水支管注入稀释水到进水槽中,再由进浆通道的外壁上的进水孔注入到浆料中,即从各个方向向浆料注入稀释水,混合充分,同时所述混合模块的进浆通道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缩小,采用圆锥体状,浆料会在进浆通道中会形成一旋转的水流,再进入混合通道,这样会使得浆料和稀释水进一步的混合均匀,保证了浆料浓度的均匀性,保证了纸页横向定量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A-A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B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I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揭示的是,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其设于进浆总管6和布浆支管7之间,包括稀释水总管I、电机2、调节阀3、11个稀释水支管4和混合模块5,所述混合模块5上还设有与进浆总管6相连接的进浆通道51和与布浆支管7相连接的出浆通道52,所述进浆通道51与出浆通道52之间设有混合通道53,所述进浆通道51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缩小,所述出浆通道52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增大,所述进浆通道51和出浆通道52均为圆锥体状,所述进浆通道51的外壁与混合模块5的外壁还形成一进水槽54,且进浆通道51的外壁上还均布有多个进水孔55,所述调节阀3受控于电机2,所述11个稀释水支管4沿稀释水总管I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稀释水总管I通过调节阀3与稀释水支管4 一端相连接,所述稀释水支管4另一端与混合模块5的进水槽54相连接,所述稀释水支管4与混合模块5的夹角α呈90度。所述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使用时,设置于进浆总管6和布浆支管7之间,进浆总管6与混合模块5的进浆通道51相连接,布浆支管7与混合模块5的出浆通道52相连接,所述电机2可以通过纸机的控制系统,根据纸张横向定量的测定结果,通过计算机控制调节阀3的开度,用以调节稀释水流量;所述稀释水由稀释水总管I经过调节阀3后由稀释水支管4注入到混合模块5的进水槽54中,浆料由进浆总管6进入到混合模块5的进浆通道51中,且形成一旋转水流,进水槽54中的稀释水通过进浆通道51的外壁上的各个进水孔55进入到浆料中,在旋转的作用下,稀释水与浆料混合充分,并进入到混合通道53中,最后输送至出浆通道52,浆料通过出浆通道52后由各个布浆支管7输出。综上所述设计的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稀释水支管不设置在布浆支管之间,不会受到布浆支管之间的距离限制,可以选择管径较大的稀释水支管,利用白水作为稀释水使用不会发生堵塞现象,不会影响布浆支管的排列;稀释水是由各个方向注入到浆料中,且浆料在进浆通道中流动时形成旋转水流,稀释水和浆料能够混合均匀,保证了浆料浓度的均匀性,保证了纸页横向定量的均匀性。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 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权利要求1.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其设于进浆总管和布浆支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包括稀释水总管、电机、调节阀、稀释水支管和混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上还设有与进浆总管相连接的进浆通道和与布浆支管相连接的出浆通道,所述进浆通道与出浆通道之间设有混合通道,所述进浆通道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缩小,所述出浆通道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增大,所述进浆通道的外壁与混合模块的外壁形成一进水槽,且进浆通道的外壁上还均布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调节阀受控于电机,所述稀释水支管沿稀释水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稀释水总管通过调节阀与稀释水支管一端相连接,所述稀释水支管另一端与混合模块的进水槽相连接,所述稀释水支管与混合模块的夹角呈60至120 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通道和出浆通道均为圆锥体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水支管与 稀释水混合模块的夹角呈9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制浆造纸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会出现堵塞现象,能够将浆料和稀释水充分混合,使浆料浓度均匀分布的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设于进浆总管和布浆支管之间,包括稀释水总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其设于进浆总管和布浆支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浆箱的稀释水添加装置包括稀释水总管、电机、调节阀、稀释水支管和混合模块,所述混合模块上还设有与进浆总管相连接的进浆通道和与布浆支管相连接的出浆通道,所述进浆通道与出浆通道之间设有混合通道,所述进浆通道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缩小,所述出浆通道的横截面沿着浆料流向增大,所述进浆通道的外壁与混合模块的外壁形成一进水槽,且进浆通道的外壁上还均布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调节阀受控于电机,所述稀释水支管沿稀释水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稀释水总管通过调节阀与稀释水支管一端相连接,所述稀释水支管另一端与混合模块的进水槽相连接,所述稀释水支管与混合模块的夹角呈60至12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木林
申请(专利权)人:甘木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