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梯停靠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769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厢梯停靠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本体,还包括减震架,减震架的一端为通管,通管内布置缓冲架,缓冲架的一端布置支脚,支脚与减震架之间布置弹簧;在支脚的下方的井壁上布置凸台;所述的减震架通过连接件与铰接在靠近轿厢本体的下直角处,连接件凸出减震架,电机布置在减震架的上方其轴端布置连接件想匹配的连接端与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厢梯停靠减震装置,降低了拉绳对其电梯的拉力,延长了电梯的寿命,该装置还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可降低电梯停靠时的冲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厢梯停靠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轿厢在向下运动时,拉绳和承受的拉力很大,在高处停靠时容易造成轿厢整体的晃动,久而久之会对电梯的寿命产生影响。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提供的厢梯停靠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本体,还包括减震架,减震架的一端为通管,通管内布置缓冲架,缓冲架的一端布置支脚,支脚与减震架之间布置弹簧;在支脚的下方的井壁上布置凸台;所述的减震架通过连接件与铰接在靠近轿厢本体的下直角处,连接件凸出减震架,电机布置在减震架的上方其轴端布置连接件想匹配的连接端与连接件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厢梯停靠减震装置,降低了拉绳对其电梯的拉力,延长了电梯的寿命,该装置还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可降低电梯停靠时的冲力。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轿厢本体,2是减震架,3是通管,4是缓冲架,5是支脚,6是弹簧,7是凸台,8是连接件,9是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厢梯停靠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本体I,还包括减震架2,减震架2的一端为通管3,通管3内布置缓冲架4,缓冲架4的一端布置支脚5,支脚5与减震架2之间布置弹簧6 ;在支脚5的下方的井壁上布置凸台7 ;所述的减震架2通过连接件8与铰接在靠近轿厢本体I的下直角处,连接件8凸出减震架2,电机9布置在减震架2的上方其轴端布置连接件8想匹配的连接端与连接件8连接。权利要求1.厢梯停靠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架(2),减震架(2)的一端为通管(3),通管(3)内布置缓冲架(4),缓冲架(4)的一端布置支脚(5),支脚(5)与减震架(2)之间布置弹簧(6);在支脚(5)的下方的井壁上布置凸台(7);所述的减震架(2)通过连接件(8)与铰接在靠近轿厢本体(I)的下直角处,连接件(8)凸出减震架(2),电机(9)布置在减震架(2)的上方其轴端布置连接件(8)想匹配的连接端与连接件(8)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厢梯停靠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本体,还包括减震架,减震架的一端为通管,通管内布置缓冲架,缓冲架的一端布置支脚,支脚与减震架之间布置弹簧;在支脚的下方的井壁上布置凸台;所述的减震架通过连接件与铰接在靠近轿厢本体的下直角处,连接件凸出减震架,电机布置在减震架的上方其轴端布置连接件想匹配的连接端与连接件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厢梯停靠减震装置,降低了拉绳对其电梯的拉力,延长了电梯的寿命,该装置还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可降低电梯停靠时的冲力。文档编号B66B5/28GK202766008SQ20122047215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蓝玉鑫 申请人: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厢梯停靠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架(2),减震架(2)的一端为通管(3),通管(3)内布置缓冲架(4),缓冲架(4)的一端布置支脚(5),支脚(5)与减震架(2)之间布置弹簧(6);在支脚(5)的下方的井壁上布置凸台(7);所述的减震架(2)通过连接件(8)与铰接在靠近轿厢本体(1)的下直角处,连接件(8)凸出减震架(2),电机(9)布置在减震架(2)的上方其轴端布置连接件(8)想匹配的连接端与连接件(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玉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