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混风装置,特别是用于各种棒状、丝状、粒状物料的气力输送。现有技术气力输送领域需要将物料与风混合后,实现气力输送。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将物料抛洒进风道的方式,此技术的缺陷主要是所需要风量大能耗大,对物料损耗大,物料工艺质量下降。·另一种是采用风道从物料中吸取的方式,此技术的缺陷主要是结构复杂,投资大,输送流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混风装置,特别是用于各种棒状、丝状、粒状物料的气力输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一种物料混风装置,由负压吸风管道(I)、物料管道(2)和补风管道(3)构成,其特征在于物料管道(2) —端连通料斗(4),物料管道(2)另一端连通到负压吸风管道(I)的下段,物料管道(2)与负压吸风管道(I)成y形,物料管道(2)与负压吸风管道(I)的夹角A = 45 75度,补风管道(3)连通到物料管道(2)的与负压吸风管道(I)连通的下段,补风管道(3)与物料管道(2)的夹角B = 75 90度,补风管道(3)与负压吸风管道(I)的夹角C = 30 65度,物料管道(2)、补风管道(3)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混风装置,由负压吸风管道(1)、物料管道(2)和补风管道(3)构成,其特征在于:物料管道(2)一端连通料斗(4),物料管道(2)另一端连通到负压吸风管道(1)的下段,物料管道(2)与负压吸风管道(1)成y形,物料管道(2)与负压吸风管道(1)的夹角A=45~75度,补风管道(3)连通到物料管道(2)的与负压吸风管道(1)连通的下段,补风管道(3)与物料管道(2)的夹角B=75~90度,补风管道(3)与负压吸风管道(1)的夹角C=30~65度,物料管道(2)、补风管道(3)与负压吸风管道(1)构成一个反“k”形,ABC三个夹角数值之和为180度,负压吸风管道(1)内壁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向春,刘玉军,程向红,黄春艳,赵厉罡,蒲应龙,向阳,魏秀云,刘志奇,王波,韩锐,吕小波,马俊,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