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送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9743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配器送料系统,用于将适配器输送到预定位置,适配器送料系统包括:贮料装置,包括容置机构以及推动机构、容置机构设置有容置空间和出料口,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多个适配器,推动机构位于容置空间中且用于沿第一方向推动适配器至出料口;位移装置,用于调整出料口与预定位置相对应;送料装置,包括顶杆,顶杆与出料口相对应且用于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将适配器顶推至预定位置,从而使适配器的送料过程自动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光电互转换装置的送料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光接收元件的适配器送料系统
技术介绍
光接收元件包括适配器和光电二极管。光接收元件的生产工序包括对光接收元件的适配器进行固定、对光接收元件的光电二极管进行加电和光耦合等步骤。对适配器进行固定的步骤进一步细分为送料和固定。具体来说,适配器送料步骤将适配器逐个运送到预定位置,进一步地将适配器按适配器固定步骤的需求放置在预定位置。现有技术中,适配器送料步骤是由人工完成,效率较低且不利于光接收元件的全部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适配器送料自动化的适配器送料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配器送料系统,用于将适配器输送到预定位置,适配器送料系统包括贮料装置,包括容置机构以及推动机构,容置机构设置有容置空间和出料口,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多个适配器,推动机构位于容置空间中且用于沿第一方向推动适配器至出料口 ;位移装置,用于调整出料口与预定位置相对应;送料装置,包括顶杆,顶杆与出料口相对应且用于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将适配器顶推至预定位置。其中,第一方向是水平方向,第二方向是竖直方向。其中,推动机构包括弹簧和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容置空间内,适配器和弹簧沿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推动滑块和适配器。其中,适配器送料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装置,贮料装置和送料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其中,连接装置包括承接元件、弹性连接元件和第一限位元件,第一限位元件滑动设置于承接元件上,弹性连接元件沿第一方向连接承接元件和第一限位元件;送料装置进一步包括顶杆套,顶杆套固定至承接元件且顶杆套和第一限位元件沿第一方向分布于承接元件的两端,贮料装置被承接元件承接,且贮料装置的两端分别在弹性连接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抵接第一限位元件和顶杆套。其中,送料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元件,顶杆套通过固定元件连接至承接元件。其中,送料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顶杆的气缸,气缸用于控制顶杆沿第二方向的行程。其中,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对设于承接元件两侧的第二限位元件,第二限位元件用于阻止贮料装置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自承接元件脱离。其中,位移装置包括底座、气缸和连接块,气缸固定至底座上,连接块连接气缸和承接元件并进一步带动承接元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位移装置进一步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底座上的导轨,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承接元件上的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导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适配器送料系统通过位移装置调整出料口至预定位置,贮料装置贮藏适配器并将适配器逐个送至出料口,位于出料口的适配器在送料装置的顶杆的作用下被推至预定位置,使适配器的送料过程自动化。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适配器送料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适配器位于贮料装置中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I所示适配器送料系统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送料装置未将出料口位置处的适配器顶出;图4是图I所示适配器送料系统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送料装置将出料口位置处的适配器顶出。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I和图2,本技术适配器送料系统100用于将适配器I输送到预定位置(未图示)。实际应用中,该预定位置通常是适配器I的固定位置。适配器送料系统100包括贮料装置2、位移装置3、送料装置4和连接装置5。贮料装置2包括容置机构21和推动机构22。容置机构21大致为长方体的匣子,容置机构21设置有容置空间211和出料口 212。推动机构22包括弹簧221和滑块222。弹簧221、滑块222以及多个适配器I沿第一方向X排列于容置空间211中。弹簧221和适配器I沿第一方向X分别位于滑块222的两侧,适配器I靠近出料口 212设置;在弹簧221的弹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X推动滑块222和适配器I并将适配器I推至出料口 212。请一并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贮料装置2的出料口 212设置于容置机构21的端部,出料口 212沿第一方向X开设,包括靠近送料装置4设置的第一开口 213和与第一开口213相对的第二开口 214。容置机构21还包括连接第一开口 213和第二开口 214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设置的第三开口 215。请一并参照图3和图4,第一开口 213的设置便于送料装置4与适配器I接触并将适配器I通过第二开口 214顶出。请一并参照图3,连接装置5包括承接元件51、弹性连接元件52、第一限位元件53、第二限位元件54和滑块55。承接元件51用于承接贮料装置2。第一限位元件53滑动设置于承接元件51上,弹性连接元件52沿第一方向X连接承接元件51和第一限位元件53。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元件52是弹簧。一对第二限位元件54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第三方向Z设置于承接元件51的顶部两侧,用于阻止贮料装置2沿第三方向Z自承接元件51脱离。优选地,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是水平方向,第二方向Y是竖直方向。滑块55设置于承接元件51的底部。请一并参照图3和图4,送料装置4包括顶杆41、顶杆套42、固定元件43和气缸44。顶杆41与出料口 212相对应且用于沿第二方向Y将适配器I顶推至预定位置。气缸44固定至顶杆套42的上方,气缸44包括连接顶杆41的联动杆441。固定元件43用于将顶杆套42固定至承接元件51。固定元件43包括套设部511、连接部512和固定部513 ;连接部512垂直连接套设部511和固定部513,固定部513和套设部511相对连接部512反向延伸设置;连接部512与承接元件51固定连接。顶杆套42包括沿第二方向Y依次设置的挡止部422、卡持部421和导引部423。卡持部421套设至固定元件的套设部511,挡止部422阻止顶杆套42自套设部511中脱离。为了加强顶杆套42与固定元件43之间的连接,可在卡持部421与套设部511之间或挡止部422与套设部511之间通过铆接、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加固。顶杆套42设置容纳腔425、导引腔426和容置槽427。容纳腔425自挡止部422的端部沿第二方向Y朝向卡持部421开设,导引腔426自导引部423的端部沿第二方向Y朝向卡持部421开设,容纳腔425与导引腔426相连通且容纳腔425的径向尺寸大于导引腔426的径向尺寸设置。容置槽427自导引腔426的一侧沿第一方向X开设并与导引腔426相连通。气缸44的联动杆441与顶杆41相连,联动杆441的局部凸伸至容纳腔425中,顶杆41的一部分位于容纳腔425中,一部分位于导引腔426中。顶杆套42的导引腔426和第一限位元件53沿第一方向X分布于承接元件51的两端。贮料装置2承接于承接元件51上;在弹性连接元件52的弹力作用下贮料装置2的一端抵持于第一限位元件53,另一端穿过容置槽427和导引腔426抵持于导引部423上。具体来说,出料口 212与导引腔426相对应设置,出料口 212和第三开口 215位于导引腔426中且三者互相连通,适配器I在弹簧221的弹力作用下被逐个送至出料口 212,适配器I位于导引腔426中且与导引部423抵接。气缸44用于控制顶杆41沿第二方向Y的行程。具体来说,当出料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配器送料系统,用于将适配器输送到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送料系统包括:贮料装置,包括容置机构以及推动机构,所述容置机构设置有容置空间和出料口,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多个所述适配器,所述推动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用于沿第一方向推动所述适配器至所述出料口;位移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出料口与所述预定位置相对应;送料装置,包括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出料口相对应且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将所述适配器顶推至所述预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同乐陈享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