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测用潜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6930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观测调查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洋观测领域用的潜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海洋观测用潜标,包括浮筒(1)、潜标主体(11)、抛载装置(12),浮筒(1)设置在潜标主体(11)的顶端,抛载装置(12)设置在潜标主体(11)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潜标既可以像Argo浮标那样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工作,也可以实时的接收母船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进行工作,潜标在抛载系统的帮助下可以随时以一个较快的速度进行上浮或者下潜,并能在任意深度上进行定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洋观测调查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洋观测领域用的潜标。
技术介绍
海洋潜标系统是海洋环境观测的重要设备之一。根据潜标与水面支持设备(母船或平台)间联系方式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缆水下观测潜标,通过电缆由母船向其提供动力,人在母船上通过电缆对其进行遥控;另一类是无缆水下观测潜标,也叫水下自主式观测潜标。传统的有缆式海洋观测潜标系统一般由水下部分和水上机组成。水下部分一般由 主浮体、探测仪器、浮子锚系系统和释放器组成。通常主浮体布放在海面下100米左右或更深的区域中;锚系系统将整个系统固定在某一选定的测点上。在主浮体与锚之间的系留绳索上,根据需要挂放多层自动观测仪器和浮子,在系留索与锚的连接处安装释放器。海洋潜标系统由工作船布放,观测仪器在水下进行长周期的自动观测并将观测数据储存。回收系统时,工作船到达原测点,水上机发送指令使释放器释放锚块,系统上浮回收。传统的有缆布放式海洋观测潜标为了观测海面下不同深度的层面上的海洋参数,须沿系缆在相隔几十米或几百米处的不同深度上放置所需观测仪器,因此,由于携带的观测仪器数量多而导致成本很高。传统有缆式海洋观测潜标适合长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洋观测用潜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1)、潜标主体(11)、抛载装置(12),浮筒(1)设置在潜标主体(11)的顶端,抛载装置(12)设置在潜标主体(11)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锡武刘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