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以及液体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9608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液体容器以及液体检测系统。通过简易的构成,能够高可靠性地检测液体容器内的液体。使与液体容纳部连通的液体室的一部分成为能够变形的变形部。使杠杆部件的一部分抵接于变形部,在变形部变形时,使杠杆部件以支点为中心转动。这些液体容纳部、液体室、以及杠杆部件容纳在具有通孔的壳体部件的内部,在将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时,液体消耗装置侧的可动棒被从通孔插入并与杠杆部件抵接。这样,能够抑制与液体的检测相关的液体室和杠杆部件碰到人或物发生变形等损伤从而发生误检测,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液体检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内部容纳液体的液体容器以及检测液体容器内有无液体的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知有通过从喷射头喷射墨水等液体来印刷图像等的、所谓的喷墨打印机。从喷射头喷射的液体被容纳在墨盒等专用的液体容器中,从该液体容器向喷射头供应液体。另外,为了能够在内部的液体耗尽时更换为新的液体容器,液体容器一般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液体消耗装置装卸。在这样的液体容器中,已经提出在液体容器内搭载了检测内部的液体耗尽的情况的检测系统(例如,专利文献I)的液体容器。在该专利文献I的液体容器中,在与液体容纳 部连通的液体检测室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根据液体的余量而变化的振动的压电型检测单元。因为检测系统被搭载于液体容器本身,所以能够立刻检测出内部的液体耗尽的情况。另外,提出了各种检测液体耗尽的检测系统。例如,提出有如下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通过能够变形的变形部件构成副罐主体的一部分,并且具有检测追随该变形部件的变形的板状部件的变位的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专利文献2)。一旦液体被消耗而副罐内成为负压,则变形部件被拉向副罐内,因此通过用传感器检测其变位,能够简单且准确地检测出液体耗尽的情况。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30789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1368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如专利文献I那样,在与液体容纳部连通的液体检测室配置检测根据液体的余量而变化的振动的压电型检测单元的构成的情况下,因为使用了压电型检测单元,所以需要用于输出来自压电型检测单元的信号的布线,因而存在液体容器的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检测副罐中有无液体的系统,提出了不使用上述的压电型检测单元的检测系统,但是没有提出搭载到具有与液体容纳部连通的液体检测室的液体容器的情况下的具体的构成。该技术是为了解决以往技术所具有的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以简易的构成能够高可靠性地检测液体容器内的液体的技术。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技术的液体容器采用了以下的构成。即要点如下一种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能够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具有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可动棒和检测该可动棒的变位的传感器,所述液体容器包括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用于容纳液体;液体室,所述液体室被设置成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通,并且所述液体室的一部分具有能够变形的变形部;·杠杆部件,所述杠杆部件被设置成能够以支点为中心转动,所述杠杆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变形部相接,并且被配置成能够伴随所述变形部的变形而变位;以及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在其内部容纳所述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室、以及所述杠杆部件,并具有供与所述杠杆部件抵接的所述可动棒插入的通孔。在这样的本技术的液体容器中,设置有与液体容纳部连通的液体室,液体室的一部分为能够变形的变形部。杠杆部件的一部分与变形部相接,在变形部变形时,杠杆部件以支点为中心转动。这些液体容纳部、液体室、以及杠杆部件容纳于具有通孔的壳体部件的内部,将液体容器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之后,可动棒被从通孔插入并抵接于杠杆部件。如果这样地将液体容纳部、液体室、以及杠杆部件容纳于壳体部件的内部,则能够抑制与液体的检测相关的液体室和杠杆部件碰到人或物而发生变形等损伤导致发生误检测(液体的检测精度下降)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液体检测。在具有上述的构成的本技术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液体容器未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的状态下,通孔的杠杆部件侧的开口部被杠杆部件覆盖。根据这样的构成,杠杆部件防止异物从通孔侵入,因此能够使异物难以进入壳体部件的内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于进入壳体部件的内部的异物所引起的液体检测的精度下降的情况。此外,“通孔的杠杆部件侧的开口部被杠杆部件覆盖”是指,杠杆部件未必与通孔的开口部相接,即使在通孔的开口部和杠杆部件之间存在间隙,也能够防止比该间隙大的异物侵入,因此能够获得抑制异物进入壳体部件的内部的效果。当然,如果杠杆部件与通孔的开口面紧密接触,则开口面被堵塞,能够避免异物从通孔进入壳体部件的内部。在具有上述的构成的本技术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壳体部件的通孔中设置通过内壁面引导被插入的可动棒的引导部。由此,能够适当地引导可动棒,因此能够抑制可动棒和杠杆部件的位置偏移,能够提高液体检测的可靠性。此外,在杠杆部件被设置在与壳体部件的内壁面分离的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管状部件构成引导部,通过将该管状部件延伸设置到杠杆部件的位置,能够通过杠杆部件覆盖通孔的开口部。在上述的本技术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如下构成。首先,在杠杆部件上设置切平面,所述切平面是包括与可动棒抵接的抵接部的平面。并且,在液体容器未被安装于液体消耗装置的状态下,将通孔的杠杆部件侧的开口面设置得与杠杆部件的切平面平行。在液体容器未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的状态下,通过在使通孔的杠杆部件侧的开口面和杠杆部件接触的情况下,将通孔的开口面设置得与杠杆部件的切平面平行,则能够使杠杆部件紧密接触通孔的开口面。由此,通孔的开口面以没有间隙的方式被杠杆部件覆盖,因此能够避免异物从通孔进入壳体部件的内部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液体容器未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的状态下,在使通孔的杠杆部件侧的开口面和杠杆部件不接触的情况下,使通孔的开口面与杠杆部件的切平面平行,从而能够使通孔的开口面和杠杆部件的切平面的间隔(间隙)均一化。因此,与在通孔的开口面和杠杆部件的切平面之间,在一部分上有间隔开得较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防止异物从通孔侵入的效果。另外,在这样的本技术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在液体容器未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的状态下,将通孔的杠杆部件侧的开口面设置得与杠杆部件形成预定的间隙。这样,在液体容器未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的状态下,如果在通孔的杠杆部件侧的开口面和杠杆部件之间设置预定的间隙,并使杠杆部件不接触通孔的开口面,则例如,即使伴随液体消耗装置的使用者摇晃液体容器等的动作内部的杠杆部件往复运动(稍微转动一些然后回到转动前的状态),杠杆部件也不会与通孔的开口面碰撞,因此能够避免杠杆部件由于碰撞的冲击而变形或破损。另外,在本技术的液体容器中,也可以通过弹性部件朝向通孔对杠杆部件施力。另外,在前述的本技术的液体容器中,可以在通孔的杠杆部件侧的开口面或者杠杆部件中的一者上,在与另一者接触的部分设置缓冲部件。这样,通过缓冲部件缓和杠杆部件接触(碰撞)通孔的杠杆部件侧的开口面时的冲击。因此,即使内部的杠杆部件伴随着液体消耗装置的使用者摇动液体容器等动作而往复运动,也能够抑制杠杆部件因为冲击而变形或破损的情况。另外,前述的本技术的液体容器在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时,可动棒被从壳体部件的通孔插入,经由杠杆部件以及可动棒将液体室的变形部的变位在传感器中进行检测,由此来检测内部的液体的有无。因此,本技术也能够以检测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的液体容器内有无液体的液体检测系统的方式来把握。因此,本技术的液体检测系统采用了以下的构成。即,要点如下一种液体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的液体容器内有无液体,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中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能够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具有传感器,所述液体容器包括: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容纳液体;液体室,所述液体室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通;以及变位部件,所述变位部件被设置在所述液体室的外部,所述液体室具有在从所述液体容器向液体消耗装置排出液体的方向上变形的变形部,所述变位部件基于所述变形部的变形而变位,所述变位通过所述传感器进行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泽政弘青木雄司高桥优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