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轴瓦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586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缸体轴瓦镗床,包括床身(22)上装配能固定工件(14)的垫铁(16),进给主轴箱(1)上固定无级调速电机(2),其特征是:床身(22)一侧装配进给主轴箱升降机构,进给主轴箱中主轴(5)经万向节(6)连接能转动进刀的镗杆(7),床身(22)导轨上装配两个可沿主轴(5)轴向方向水平移动的底座升降立柱机构,该底座升降立柱机构中的可调镗套座(8)对镗杆(7)起定位和支撑作用,主轴箱(1)中的主轴套筒(4)齿面连接远程操纵机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技术涉及发动机主轴瓦孔的维修加工机械。尤其是指采用电机(包括无级调电机)并由少齿差变速与开合螺母组成进给机构的可升降主轴箱、可进行远程操纵的轴向进给机构、可根据发动机主轴瓦孔中心高不同进行调节的底座升降立柱机构组成的发动机主轴瓦孔的专用维修加工机械。在以往发动机维修中,大多采用刮研的方法修复被磨损、拉伤的主轴瓦孔。其维修烦琐,每次刮削都要拆卸上瓦盖和上半瓦,然后放入曲轴并重新装入上半瓦和上瓦盖,反复转动曲轴数次后再依次拆下上瓦盖、上半瓦,取出曲轴重新刮研上、下半瓦,反复多次后才可完成修复工作。其缺点是工作强度高、效率低、各主轴瓦孔几何形状和轴线同轴度差,且各主轴瓦孔与曲轴的配合间隙不一致,致使发动机在工作中易产生抱轴现象。本技术技术目的是设计研制一种缸体轴瓦镗床,以机械加工的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刮削方式,快速、高效、精确地对发动机主轴瓦孔进行维修加工,只需将上、下半瓦装入发动机主轴瓦座内,压紧螺钉后就可以进行镗削加工。在调整好镗杆中心线与主轴瓦孔中心线重合后,一次可对多个主轴瓦孔进行加工,经加工后的各主轴瓦孔,不论各孔的同轴度、几何精度都远远高于手工刮削后的精度。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维修精度。同时远程操纵的轴向进给机构还可以对主轴瓦端面进行微量切加工。满足了发动机的维修要求。本技术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缸体轴瓦镗床,包括床身(22)上装配能固定工件(14)的垫铁(16),进给主轴箱(1)上固定无级调速电机(2),其特征是床身(22)一侧装配进给主轴箱升降机构,进给主轴箱中主轴(5)经万向节(6)连接能转动进刀的镗杆(7),床身(22)导轨上装配两个可沿主轴(5)轴向方向水平移动的底座升降立柱机构,该底座升降立柱机构中的可调镗套座(8)对镗杆(7)起定位和支撑作用,主轴箱(1)中的主轴套筒(4)齿面连接远程操纵机构。所述主轴箱进给升降机构指床身(22)一侧主轴箱升降立柱(23)上装配进给主轴箱(1),主轴箱升降立柱(23)中摇把(24)内端的圆锥齿轮(51)与丝杠(48)上端的圆锥齿轮(50)相啮合,丝杠(48)与主轴箱升降立柱(23)中固定螺母(49)相啮合;进给主轴箱(1)中无级调速电机(2)输出轴上的小皮带轮(56)经皮带(55)连接轴(57)上的大皮带轮(54),该轴(57)输出两路,一路由导向键连接丝杠(30),丝杠(30)一端连接主轴(5),主轴(5)装在可轴向移动的主轴套筒(4)内,主轴(5)另一端经万向节(6)连接镗杆(7),另一路经轴(57)上的齿轮(27)与轴(58)上的双联滑移齿轮(53)啮合,轴(58)上齿轮(52)与开合螺母(28)上的齿轮(29)相啮合,组成少齿差变速机构,带有操作手柄(25)的开合螺母(28)又与丝杠(30)作开、合啮合,使丝杠(30)在作旋转运动的同时又可以作轴向移动,从而使镗杆(7)在作旋转运动的同寸又可以作轴向移动。可轴向移动的主轴套筒(4)齿面连接远程操纵机构,在远程操纵机构中,主轴套筒(4)齿面啮合齿轮(47),手摇轴(31)上依次固定有双联空套齿轮(37)、齿轮(34)、(32)、(47)和进给手轮(3),齿轮(32)与齿轮(46)相啮合,与齿轮(46)同轴的齿轮(45)与双联空套齿轮(37)啮合,双联空套齿轮与圆锥齿轮(40)相啮合,连接圆锥齿轮(40)的轴的另一端经联轴器(21)连接导杆(10),可转动的导杆(10)上装配有可轴向移动的远程控制手轮(12),齿轮(33)与齿轮(34)相啮合,从而带动同轴的行程撞块(36)一起转动,行程撞块(36)与行程开关(35)共同组成可调行程大小的安全开关。底座升降立柱机构中,其由底座(20)上装配升降立柱机构(9)组成,其中在床身(22)导轨上,用链条与链轮(44)连接底座(20),可移动的底座(20)中的立柱(9)一侧齿面啮合齿轮(41),齿轮(41)轴上的蜗轮(42)与带有升降手轮(19)的蜗杆相啮合,可以上下升降的立柱(9)上端装配可调节的镗套座(8),可水平移动的镗套座(8)中的螺纹与带有调节手柄(38)的调节螺杆(39)相啮合。镗杆(7)中部支承有辅助支架(11),辅助支架(11)固定在工件(14)上。本技术技术的优点是以机械加工的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刮削方式,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维修精度。进给主轴箱结构紧凑,主轴进给速度恒定(二种进给量均不随主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可根据发动机主轴瓦孔中心高不同进行调节的主轴箱升降机构和镗套座,方便了用户在加工过程中的找正,使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校正主轴瓦孔轴线与镗杆轴线的重合;独特的远各程操作控制机构,克服了用户在加工过程中对刀、刮削主轴瓦端面时的不便,使得操作更轻松自如。六种主轴转速、两种主轴进给量的设计,满足了不同发动机的维修要求,非常适用于各维修站、点及个体维修部使用。技术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缸体轴瓦镗床的外形图。图2是缸体轴瓦镗床的传动系统图。图3是缸体轴瓦镗床的无级调速电机传动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表1-主轴箱、2-无级调速电机、-3手动进给手轮、4-主轴套筒、5-主轴、6-万向节、7-镗杆、8-镗套座、9-升降立柱、10-导杆、11-辅助支架、12-控制手轮、13-立杆、14-工件、15-夹紧手柄、16-垫铁、17-支杆、18-链轮轴、19-升降手轮、20-底座、21-联轴器、22-床身、23-主轴箱升降立柱、24-摇把、25-进给量操纵手柄、26-开合螺母操纵手柄、27-齿轮、28-开合螺母、29-齿轮、30-丝杠、31-手摇轴、32-齿轮、33-齿轮、34-齿轮、35-行程开关、36-行程撞块、37-双联空套齿轮、38-调节手柄、39-调节螺杆、40-圆锥齿轮、41-齿轮、42-蜗轮、43-蜗杆、44-链轮、45-齿轮、46-齿轮、47-齿轮、48-丝杠、49-螺母、50-圆锥齿轮、51-圆锥齿轮、52-齿轮、53-双联滑移齿轮、54-大皮带轮、55-皮带、56-小皮带轮、57-轴、58-轴。下面依图作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和图3所示,缸体轴瓦镗床由床身(22)、普通电机(2)或无级调速电机(2)、主轴箱升降立柱(23)、主轴箱(1)、镗杆(7)、镗套座(8)、辅助托架(11)、镗套座(8)、升降立柱(9)、导杆(10)、垫铁(16)和底座(20)组成。如图2所示。在进给主轴箱中,无级调速电机(2)的动力经小皮带轮(56)、皮带(55)、大皮带轮(54)变速后,运动分成两部分,一路由导向键传至丝杠(30),并由丝杠(30)带动主轴(5)、和镗杆(7)作回转运动;另一路由齿轮(27)、双联滑移齿轮(53)、齿轮(52、29)组成的少齿变速机构,经齿轮(29)带动开合螺母(28)旋转,当转动开合螺母操纵手柄(26)(见图1),使开合螺母(28)闭合时,由于开合螺母(28)的转速和丝杠(30)的转速不同,因而使丝杠(30)产生轴向移动,实现主轴套筒(4)、主轴(5)的轴向进给运动,并通过万向节(6)带动镗杆(7)作轴向运动,实现刀具的进给运动。当电机(2)采用无级调速器时,可实现主轴转速的无级调速。在主轴箱升降的立柱(23)中,由于不同的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怀舟韩玉德席军政侯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专用机床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