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530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轨去毛刺装置,它包括机架、垂直于导轨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摆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摆板、驱动摆板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摆板上的设置有可沿导轨长度方向移动并调节导轨在其长度方向上位置的顶件、可旋转的钢丝轮以及驱动顶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钢丝轮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导轨端部与摆板之间具有一定位领域,当摆板在第一工作状态下,顶件在定位领域并与导轨端部相抵,当摆板在第二工作状态下,钢丝轮在定位领域并与导轨端部相接触,定位领域在沿导轨长度方向上在摆板上的投影与导轨端部在摆板上的投影部分重合。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轨去毛刺装置,整个的工艺流程在十秒内就能完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轨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导轨是电梯上下行驶在井道的安全路轨,导轨安装在井道壁上,被导轨架、导轨支架固定连接在井道墙壁。电梯导轨具有刚性强、可靠性高、安全廉价等特点。导轨平面必须光滑,无明显凹凸不平表面,导轨两端的横切面必须光滑无毛刺。目前全球生产电梯导轨(实心、空心)的厂家在二头金加工后的毛刺都会牢固地滞留在导轨上,尤其是空心导轨,毛刺会滞留在凹槽中,非常难去除。所有厂家都采用抛光去除毛刺,凹槽中采用人工锉削的方法,既无效益又不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轨去毛刺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导轨去毛刺装置,它包括机架、垂直于导轨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摆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摆板、驱动摆板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摆板上的设置有可沿导轨长度方向移动并调节导轨在其长度方向上位置的顶件、可旋转的钢丝轮以及驱动顶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钢丝轮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导轨端部与摆板之间具有一定位领域,当摆板在第一工作状态下,顶件在定位领域并与导轨端部相抵,当摆板在第二工作状态下,钢丝轮在定位领域并与导轨端部相接触,定位领域在沿导轨长度方向上在摆板上的投影与导轨端部在摆板上的投影部分重合。进一步地,机架上还设置有夹紧机构,该夹紧架构包括分别位于导轨左右两侧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左爪件和右爪件以及驱动左爪件和右爪件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夹紧机构既有对导轨进行夹紧固定的作用,还有对导轨进行左右方向上位置调整的作用。更进一步地,左爪件和右爪件的转动轴分别与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优选地,左爪件的底部连接有左齿轮,左齿轮的中心轴与左爪件的转动轴相重合,右爪件的底部安装有与左齿轮相啮合的右齿轮,右齿轮的中心轴与右爪件的转动轴相重合,第四驱动装置与左爪件和右爪件之一相连接。更优地,摆板的摆动轴线平行于导轨的长度方向。进一步地,摆板有一对,并分别设置在导轨的前后两端。更进一步地,夹紧机构有一对,并分别设置在导轨的前部和后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导轨去毛刺装置,通过顶件和夹紧机构对导轨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进行定位并夹紧,然后钢丝轮高速旋转,在其高速旋转的同时,第一驱动装置推动摆板带动钢丝轮来回摆动去除毛刺,整个的工艺流程在十秒内就能完成,而且是在导轨的两端同时进行。毛刺在钢丝轮的转动下,不管毛刺在任何方向,都会被很快扫掉。而且导轨刃口在钢丝轮的作用下同时会出现微型R圆角,在装配过程中更便捷,既提闻效益,又提闻了质量。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导轨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导轨去毛刺装置的A-A面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导轨去毛刺装置的B-B面剖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导轨去毛刺装置的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I、机架;2、导轨;3、摆板;4、第一驱动装置;5、顶件;6、第二驱动装置;7、钢丝轮;8、第三驱动装置;9、左爪件;10、右爪件;11、第四驱动装置;12、滚珠链;13、加强筋板;14、 管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附图I至附图4所示的实施例,导轨去毛刺装置,它包括机架I、垂直于导轨2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摆动地安装在机架I上的摆板3、驱动摆板3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摆板3的摆动轴线平行与导轨2的长度方向。摆板3上的设置有可沿导轨2长度方向移动并调节导轨2在其长度方向上位置的顶件5、可旋转的钢丝轮7以及驱动顶件5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钢丝轮7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8。摆板3有一对,并分别设置在导轨2的前后两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装置4为气缸,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机架I上,另一端与摆板3相转动连接,气缸活塞杆运动进而推动摆板3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方向为沿着导轨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为相对前后方向的导轨左右两侧。本实施例中,摆板3和机架I之间采用一无缝管件14相连接,管件1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I上,管件14的轴心线与转动轴相平行,且沿导轨2的长度方向设置,摆板3固定在管件14上,摆板3与管件14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板13,以增加摆板3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装置6、第三驱动装置8、第四驱动装置10分别为规格不同的气缸,气缸的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导轨2端部与摆板3之间具有一定位领域,定位领域在沿导轨2长度方向上在摆板3上的投影与导轨2端部在摆板3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当摆板3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摆板3摆动至一位置,使顶件5位于定位领域,且顶件5移动与导轨2端部相抵紧,当摆板3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摆板3摆动至另一位置,使钢丝轮7位于定位领域并与导轨2端部相接触,钢丝轮7转动进行去毛刺加工。当钢丝轮7在进行去毛刺加工时,第一驱动装置4推动摆板3带动钢丝轮7在定位领域内来回摆动,以达到更好的去毛刺效果。本实施例中的钢丝轮7为碗型结构,碗内具有若干钢丝,碗的轴心线与钢丝轮7的旋转轴相重合。机架I上还设置有夹紧机构,该夹紧架构包括分别位于导轨2左右两侧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I上的左爪件9和右爪件10以及驱动左爪件9和右爪件10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11。左爪件9和右爪件10的转动轴分别与导轨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夹紧机构也有一对,并分别设置在导轨2的前部和后部。本实施例中的第四驱动装置10分别为规格不同的气缸,气缸的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在本实施例中,左爪件9的底部连接有左齿轮,左齿轮的中心轴与左爪件9的转动轴相重合,右爪件10的底部安装有与左齿轮相啮合的右齿轮,右齿轮的中心轴与右爪件10的转动轴相重合,第四驱动装置11与左爪件9和右爪件10之一相连接。这样,可使左爪件9和右爪件10联动,只使用一个第四驱动装置11即可。当导轨2通过滚珠链12传送至去毛刺装置的两个摆板3之间,第一驱动装置4推动摆板3摆动至一位置,第二驱动装置6推动顶件5朝向导轨2的端部移动,顶件5对导轨2在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第一驱动装置4再将摆板3推至另一位置,同时夹紧机构对导轨2在左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并夹紧定位;第三驱动装置8驱动钢丝轮7旋转,同时第一 驱动装置4推动摆板3带动钢丝轮7来回摆动,以达到更好的去毛刺效果。整个的工艺流程在十秒内就能完成,而且是在导轨的两端同时进行。毛刺在钢丝轮的转动下,不管毛刺在任何方向,都会被很快扫掉。而且导轨刃口在钢丝轮的作用下同时会出现微型R圆角。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导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I)、垂直于导轨(2)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I)上的摆板(3)、驱动所述摆板(3)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所述的摆板(3)上的设置有可沿所述导轨(2)长度方向移动并调节导轨(2)在其长度方向上位置的顶件(5)、可旋转的钢丝轮 (7)以及驱动所述顶件(5)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钢丝轮(7)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轨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垂直于导轨(2)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摆板(3)、驱动所述摆板(3)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所述的摆板(3)上的设置有可沿所述导轨(2)长度方向移动并调节导轨(2)在其长度方向上位置的顶件(5)、可旋转的钢丝轮(7)以及驱动所述顶件(5)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钢丝轮(7)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8),所述的导轨(2)端部与摆板(3)之间具有一定位领域,当摆板(3)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的顶件(5)在所述定位领域并与导轨(2)端部相抵,当摆板(3)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的钢丝轮(7)在所述定位领域并与所述导轨(2)端部相接触,所述的定位领域在沿导轨(2)长度方向上在摆板(3)上的投影与导轨(2)端部在摆板(3)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士清林晖刘相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优希宏达机电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