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件的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447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51
一种板件的折弯装置,包括凸模及凹模,凸模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中穿通装有弹簧,固定板的一侧固接有挡板,挡板顶住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凸模内的凹槽中;凸模的中间位置穿通安装有固定轴;凸模上部装有滚轮,凸模另一侧设置有顶块,顶块上端设有弧形面,滚轮与所述弧形面抵接;凸模下部的折弯着力点设有弧形凸部,弧形凸部靠近待折弯板件的折弯处并与所述折弯处配合,凸模上弧形凸块的两侧成锐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式“Z”型折弯结构的改进,利用杠杆原理,在折弯成型过程中,凸模与板件始终为一点接触,从而大大减小了二者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板件表面的损伤,在最大化保证板件质量的同时,提高板件的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弯曲成型模具
,尤其涉及用于高精密板件要求的折弯模具中的折弯结构。
技术介绍
板件的折弯成型的质量与折弯结构和工艺有关,目前市场上对于板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包括表面精度要求,相应地,对于板件折弯结构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见图1,在普通式“Z”型折弯结构中,凸模I由卸料板导向后,紧贴待折弯板件3保持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以使板件折弯成型,由于从凸模I刚开始接触待折弯板件3到最终成 型,凸模与待折弯板件3的表面一直是保持相对滑动的状态,二者接触面积大,所以在最终成型时,板件的表面会留下一条较长的伤痕,从而影响到板件折弯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板件的折弯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普通式“Z”型折弯结构所存在的不足,能最大化保证板件质量,同时提高了板件的加工精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件的折弯装置,包括凸模及凹模,凸模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中穿通装有弹簧,固定板的一侧固接有挡板,挡板顶住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凸模内的凹槽中;凸模的中间位置穿通安装有固定轴;凸模上部装有滚轮,凸模另一侧设置有顶块,顶块上端设有弧形面,滚轮与所述弧形面抵接;凸模下部的折弯着力点设有弧形凸部,弧形凸部靠近待折弯板件的折弯处并与所述折弯处配合,凸模上弧形凸块的两侧成锐角设置。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是对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式“Z”型折弯结构的改进,利用杠杆原理,由力臂传递作用力,凸模顶部作用点随着模具的闭合沿圆弧轨迹运动,这样保证了凸模在板件上的作用点始终为同一点,凸模与板件始终是一点接触,从而大大减小了二者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板件表面的损伤。本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普通式“Z”型折弯结构下板件表面易留下伤痕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式“Z”型折弯结构的局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折弯板件不属于本技术。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见图2、图3,本技术包括凸模I及凹模2,凸模I 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中穿通装有弹簧8,固定板7的一侧固接有挡板9,挡板9顶住弹簧8,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凸模I内的凹槽中;凸模I的中间位置穿通安装有固定轴6 ;凸模I上部装有滚轮4,凸模I另一侧设置有顶块5,顶块5上端设有弧形面,滚轮4与所述弧形面抵接;凸模I下部的折弯着力点设有弧形凸部1-1,弧形凸部1-1靠近待折弯板件3的折弯处并与所述折弯处配合,凸模I上弧形凸块1-1的两侧成锐角设置。见图2、图3,在本技术结构中,凸模I通过滚轮4与中间的固定轴6构成了一个“杠杆”,在顶块5的推动下,滚轮4沿着顶块5的所述弧形面转动,凸模I随着滚轮4的 转动形成一个渐进的变换角度的运动过程(图示箭头方向),且凸模I上弧形凸块i-ι的两侧成锐角设置,这种结构保证了凸模I与待折弯板件3始终是一点接触,大大减小了板件成型后表面的损伤,本技术在最大化地保证板件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板件的加工精度。当待折弯板件3折弯成型后,凸模I通过弹簧8复位。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板件的折弯装置,包括凸模(I)及凹模(2),其特征在于凸模(I)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中穿通装有弹簧(8),固定板(7)的一侧固接有挡板(9),挡板(9)顶住弹簧(8), 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凸模(I)内的凹槽中;凸模(I)的中间位置穿通安装有固定轴(6);凸模(I)上部装有滚轮(4),凸模(I)另一侧设置有顶块(5),顶块(5)上端设有弧形面,滚轮(4)与所述弧形面抵接;凸模(I)下部的折弯着力点设有弧形凸部(1-1),弧形凸部(1-1)靠近待折弯板件(3)的折弯处并与所述折弯处配合,凸模(I)上弧形凸块(1-1)的两侧成锐角设置。专利摘要一种板件的折弯装置,包括凸模及凹模,凸模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中穿通装有弹簧,固定板的一侧固接有挡板,挡板顶住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凸模内的凹槽中;凸模的中间位置穿通安装有固定轴;凸模上部装有滚轮,凸模另一侧设置有顶块,顶块上端设有弧形面,滚轮与所述弧形面抵接;凸模下部的折弯着力点设有弧形凸部,弧形凸部靠近待折弯板件的折弯处并与所述折弯处配合,凸模上弧形凸块的两侧成锐角设置。本技术是对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式“Z”型折弯结构的改进,利用杠杆原理,在折弯成型过程中,凸模与板件始终为一点接触,从而大大减小了二者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板件表面的损伤,在最大化保证板件质量的同时,提高板件的加工精度。文档编号B21D5/06GK202762778SQ2012204490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于文龙 申请人:无锡微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件的折弯装置,包括凸模(1)及凹模(2),其特征在于:凸模(1)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中穿通装有弹簧(8),固定板(7)的一侧固接有挡板(9),挡板(9)顶住弹簧(8),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凸模(1)内的凹槽中;凸模(1)的中间位置穿通安装有固定轴(6);凸模(1)上部装有滚轮(4),凸模(1)另一侧设置有顶块(5),顶块(5)上端设有弧形面,滚轮(4)与所述弧形面抵接;凸模(1)下部的折弯着力点设有弧形凸部(1?1),弧形凸部(1?1)靠近待折弯板件(3)的折弯处并与所述折弯处配合,凸模(1)上弧形凸块(1?1)的两侧成锐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