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平旋转工作台式点胶机,包括由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构成的一纵长的工作台面,在该工作台面的表面设有若干自表面向板块中部延伸的倒置的“T”型槽和若干与所述“T”型槽相对应的、以可拆卸的方式容置其中的以固定待加工工件的紧固件。工作台面为当点胶头在为第一工作台面的工件进行点胶工序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下一个工件安装在第二工作台平面上。当第一工作台面的工件完成点胶工序后,第二工作台面上的工件即可移入点胶工作位置。通过改进其点胶面板的装载方式和结构,使点胶机在工作的同时完成下一个工件的安放工序,从而缩短整个点胶过程的工作时间,提高点胶机的整体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旋转工作台式点胶机
本技术设计涉及一种水平旋转工作台式点胶机,属于小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点胶机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机械设备,在设备加工领域广为使用。因此,在此领域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点胶机层出不穷。该类设备的设计要点主要在于其点胶装置的各类结构设计,随着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点胶机在点胶头结构和点胶装置的自动化设计上越来越得到优化。虽然现阶段在国内许多企业由于低端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的原因,仍然较为青睐传统的人工点胶的工作方式。但是,相信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在该领域自动化点胶机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并且将会越来越重视提高其工作·效率。现有的技术其重点主要在于其点胶装置的各类结构设计,注重提高点胶机构和点胶头的自动化程度,而不重视其装载过程。由于点胶的固有过程存在,因此在提高了其点胶机构自动化程度后很难再进一步提高点胶效率。而改进点胶面板的装载方式和结构,节省工件装载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点胶机的整体工作效率。随着大规模定制技术在企业中不断的推广,企业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传统的人力点胶技术必将被逐渐淘汰,机械点胶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在此过程中,如何提高点胶机的整体工作效率事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其设计的目的在于改进其点胶面板的装载方式和结构,节省工件装载时间,提高点胶机的整体工作效率,大大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根据以上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改善工件放置方式和工作台工作方式的点胶机,使点胶机在工作的同时完成下一个工件的安放工序,从而缩短整个点胶过程的工作时间,来提高点胶机的整体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平旋转工作台式点胶机,至少包括一设备床身和设置在设备床身上的工作台面、工作台面转动步进电动机、电动机支撑架、工作台面支撑架、按钮控制面板、显示屏、点胶液储存桶和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的支座和导轨支架;所述导轨支架包括X轴液压导轨及在其中滑动的X轴液压滑块、Y轴液压导轨及在其中滑动的Y轴液压滑块、Z轴液压导轨及在其中滑动的Z轴液压滑块、以及设在X轴液压滑块上的点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为一纵长状的板块,该工作台面由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两部分组成,在其表面设有若干自表面向板块中部延伸的倒置的“T”型槽,和若干与所述“T”型槽相对应的、以可拆卸的方式容置其中的紧固件,所述的工作台面安装在支撑旋转轴上,工作台面支撑旋转轴由电动机带动,可绕Z轴平行轴转动。所述的紧固件为“工”字型纵长结构。所述在工作台面的正下方安装一套圆形支撑导轨组件,该圆形支撑导轨组件由圆形支撑导轨、若干导轨支撑架及圆形导轨支撑基座组成,工作台面通过该圆形支撑导轨组件安装在支撑旋转轴上。所述的点胶头与点胶液储存桶之间通过点胶液输送管相互连接。当点胶头在为第一工作台面的工件进行点胶工序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下一个工件安装在第二工作台面上。当第一工作台面的工件完成点胶工序后,工作台面水平转动,将第二工作台面上的工件移入点胶工作位置。此时操作人员将上一个工件拆卸下来,依照上述方法完成另一个工件的安装工序,以此类推。从而在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缩短工件的安装工序,缩短整个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点胶机第一工作台面在点胶工作区域时的工作状态图图2、本技术点胶机第二工作台面在点胶工作区域时的工作状态图图3、本技术工作台面及圆形支撑导轨组件结构简图图4、本技术工作台面侧视图。其中图示说明I.点胶头2.X轴液压滑块3.X轴液压导轨4.Z轴液压滑块5.Z轴液压导轨6.Y轴液压滑块7.Y轴液压导轨8.点胶液输送管9.第一工作台面10. 第二工作台面11. 工作台面支撑旋转轴12. 按钮控制面板13. 显示屏14. 设备床身15. 点胶液储存桶16. 圆形支撑导轨组件161.圆形支撑导轨162.导轨支撑架163.圆形导轨支撑基座17.工件18.紧固件100.机架101.支座102.导轨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一种水平旋转工作台式点胶机,包括点胶头I、X轴液压滑块2、X轴液压导轨3、Z轴液压滑块4、Z轴液压导轨5、Y轴液压滑块6、Y轴液压导轨7、点胶液输送管8、第一工作台面9、第二工作台面10、工作台面支撑旋转轴11、按钮控制面板12、显示屏13、设备床身14、点胶液储存桶15和圆形支撑导轨组件16。其特征在于点胶液储存桶15、三坐标轴点胶机构和由第一工作台面9、第二工作台面10组成的点胶工作台面。本技术在点胶机构的设计思路上采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结构,在X、Y、Z三个坐标系方向上采用三组液压传动机构(由液压导轨和液压滑块组成)。操作人员利用按钮控制面板12和显示屏13等控制模块对三组液压传动机构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完成点胶作业。液压/电气动力装置与控制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线彼此连接并通过连接线与机架上被驱动的结构连接,所述机架包括支座和导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轨支架的一侧 设有水平滑道,所述滑块通过滑块机构嵌接在支架导轨的滑道内,滑块与液压/电气动力装置之间连接有驱动线,滑块由液压/电气动力装置驱动在导轨的滑道内纵向滑动。通过三坐标轴液压传动机构能实现点胶头在设备上作水平状纵向滑动和横向滑动以及在垂直杆上的垂直滑道内作上下移动,可以灵巧且精确地到达机架内三维空间的任何位置。本技术点胶机的设备床身14其一端主要作为电气控制柜使用,内部安装主要控制电路,在外部的按钮控制面板12和显示屏13等装置主要作为操作人员的控制界面。本技术点胶机的设备床身14的另一端作为主要的工作区域,安装了主要的机械工作元器件。点胶头I与点胶液储存桶15之间通过点胶液输送管8相互连接,通过内部液压泵的工作将点胶液从点胶液储存桶15输送到点胶头I,并通过控制元件控制点胶头I的打开与关闭来进行点胶作业。本技术点胶工作台面11为纵长的板块,由第一工作台面9和第二工作台面10两部分组成的一体式结构。如图4所示,工作台面上一侧设有自表面向板块中部延伸的倒置的为“T”型槽结构,工件17在工作台面11上由紧固件18夹紧固定。所述的紧固件18为“工”字型纵长结构。并与所述“T”型槽相对应,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容置其中。工作台面安装在工作台面支撑旋转轴11上,工作台面支撑旋转轴11由伺服电动机或步进电动机带动,设计为可绕Z轴平行轴转动的机械结构。工作台面的水平旋转位置依靠伺服电动机的本身精度进行控制。由于工作台面分为第一工作台面9和第二工作台面10两部分,因此当点胶机构在为第一工作台面9上的工件进行点胶作业时,操作人员可以在第二工作台面10上完成下一个工件的安装工序。当第一工作台面9上的工件完成点胶工序后,操作人员利用控制界面发出命令,启动电动机带动工作台面支撑旋转轴11旋转(电动机和工作台面支撑旋转轴11之间可采用已有的减速机构连接),使工作台面在水平面上绕支承轴顺时针旋转180度,使第二工作台面10上的工件移入点胶工作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工作台面9脱离工作区域,操作人员将上一个完成点胶工序的工件拆卸下来,依照上述方法完成第一工作台面9上另一个工件的安装工序。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旋转工作台式点胶机,至少包括一设备床身和设置在设备床身上的工作台面、工作台面转动步进电动机、电动机支撑架、工作台面支撑架、按钮控制面板、显示屏、点胶液储存桶和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的支座和导轨支架;所述导轨支架包括X轴液压导轨及在其中滑动的X轴液压滑块、Y轴液压导轨及在其中滑动的Y轴液压滑块、Z轴液压导轨及在其中滑动的Z轴液压滑块、以及设在X轴液压滑块上的点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为一纵长状的板块,该工作台面由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两部分组成,在其表面设有若干自表面向板块中部延伸的倒置的“T”型槽,和若干与所述“T”型槽相对应的、以可拆卸的方式容置其中的紧固件,所述的工作台面安装在支撑旋转轴上,工作台面支撑旋转轴由电动机带动,可绕Z轴平行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浩明,景向阳,王宁,张俊,苗秀丽,王宗良,蒋天宇,张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机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