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废水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386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29
一种核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圆筒状的滤网,所述圆筒状滤网的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圆筒状滤网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核废水中的其他固体杂质除去,以方便核废水进行下一步的吸附处理,提高了处理效果和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科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废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核能作为一种成熟、经济和清洁的能源,有成为世界主要能源的趋势,在核能工业的各个主要生产环节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铀放射性废水,如铀矿的开采和水冶废水、铀的精制和核燃料制造废水、反应堆运行废水、反应堆燃料的后处理废水、生产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废水以及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工厂和研究部门产生的废水坐寸ο 在开发利用核能已成为解决当今能源紧缺问题的形势下,开展处理含铀放射性废水的基础研究,对核能的安全利用,对国家经济、社会进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迄今为止,对含铀放射性废水的处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沉淀法与混凝沉淀法由于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等化合物大多是不溶性的,因此通过化学沉淀处理可以将其除去。在此基础上,如再结合絮凝工艺,通过形成大量的絮凝沉淀,可进一步提高其去除率。在石灰等处理铀废水的过程中,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或酸根发生反应,生成了难溶的氢氧化物或其他难溶性盐沉淀。通过化学沉淀和载体共沉淀作用,把铀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铀废水的目的。一般的研究中,铀的去除效率为85%。罗明标研究了氢氧化镁处理含铀放射性废水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处理剂对低放射性含铀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张有贤等人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铀、钍等微量放射性废水。其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为混凝剂,以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铀的去除率为70 90%,效果稳定、泥水易于分离。任俊树等针对含盐量较高的低放废水进行了絮凝沉淀实验。结果表明增大絮凝剂投加量及降低废水初始始PH值可以提高铀的絮凝效果。其中,pH值的控制是获得铀的高去除率的关键。当Fe2+投加量为100mg/L、废水初始pH为6时,铀的去除率可达95. 5%以上。总而言之,该法具有处理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铀的去除率达不到要求,絮凝反应受水溶液的酸碱度、离子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因此操作条件较苛刻。PH值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处理结果,导致废水处理效果较差。与此同时,产生的泥浆量也较大。萃取法苏凯洲采用“脱除氢氟酸一石灰中和调pH值一三级萃取”工艺对低浓度铀钍废水进行了处理,出水中铀的质量浓度由8. 5mg/L降低到出水的O. 05mg/L。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露天水源中铀的限制浓度,但工艺较复杂,处理费用较高。膜分离法由于UO22+在lmol/L的HNO3体系中,易被磷酸三丁酯萃取,在低酸条件下(0.001mol/LHN03)被反萃取。利用这一特性,将磷酸三丁酯-加氢煤油和表面活性剂与O.OOlmoVLHNO3在强烈搅拌下制成的油包水型乳化液膜处理含铀废水,经过三级连续逆流处理,铀的质量浓度从4mol/L降低到7. I μ g/L。实验过程中液膜反复使用了 10次,其性能未见明显变化。在液膜分离过程中,分离时间、外相的PH值、共存离子和表面活性剂的选用等因素对膜分离的效果与效率均有明显的影响。孙贤波等人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制成膜萃取器,研究了二(2-乙基已基)磷酸煤油膜对低浓度含铀废水的处理情况。结果表明萃取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提闻水相流速可以提闻I旲萃取率。I旲萃取效率与水相pH值和水相流速等因素有密切相关。膜分离法具有污染物除去率高,能回收废水中的金属盐,工艺简单等优点,但其投资较高,且膜需妥善存放,膜孔易堵塞,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种即人工湿地技术和根际过滤技术。人工湿地是指利用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适宜于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生长的、工程化的沼泽地进行废水处理的一种污染治理工艺。采用湿地法处理含铀废水的运行费用远低于常规水处理方法,但铀的去除效果只有约50%。迄今为止,应用人工湿地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和实例尚不多见。根际过滤技术主要是利用细胞壁上的活性基团如羧基、羟基、磷酸基和胺基等与铀发生定量结合反应,或通过物理吸附形成无机沉淀沉积在细胞壁上。根际过滤技术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选择性高、PH值和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在处理大面积低浓度含铀废水领域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当前的研究表明风眼莲、破铜钱等具有发达的纤维状根系和很高生物产量的水生植物能够在水中有效地去除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尤其适合根际过滤技术。但该技术在实用化和工业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植物根部吸附铀之后如何处理,根际过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操作以及如何控制具体的操作条件,如何从功能和成本两个方面开发优良的超积累植物和根际微生物等。吸附法吸附法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是目前处理铀废水的主要方法之一。用于吸附铀的载体主要有活性碳、粘土、金属的水合氧化物及藻类菌类等。李涤等人采用活性炭处理铀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形状(粉末或粒状)、水样中铀的含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铀的去除无明显影响,当水样中铀的质量浓度为O. 417mg/L,加入Ig粉末状活性炭,搅拌lmin,水样中铀的去除率仅为35. 5 %,难以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应用。曹小红等研究了壳聚糖对废水中铀的吸附,壳聚糖对铀的最佳吸附PH值范围为4. 5 5. 5,最佳吸附时间大约为4h,壳聚糖对铀的吸附容量约为2. 5mg U(VI)/g,对溶液中的铀的去除率为90%。但由于PH范围太窄,吸附时间过长,处理效果还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壳聚糖吸附法距实际应用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宋金如等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吸附铀的性能,结果表明其吸附效果良好,铀的去除率在99. 95%以上,处理后废水中残余铀的浓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Stan J Morrison等研究了不定形铁氧化合物对U (8. 4X ICT7 2. I X lCT3mol/L, 012 500mg/L)的吸附。结果表明,随pH升高,U(VI)的吸附量迅速升高。FZ El Aamrani等研究了 25°C橄榄石对U(VI)的吸附模式,发现由于水溶液中固相配位体的竞争吸附,随溶液中碳酸盐络和物中U(VI)的增加,橄榄石对U(VI)的吸附量降低。Harshala Parab等研究发现,椰子壳的纤维木髓对去除水溶液中的铀有很好的效果。并研究了终态溶液的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和铀的初始浓度等对铀吸附量的影响。Ayben Kilislioglu研究了安伯来特IR-118H树脂对U(VI)的吸附中阳离子效应和pH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半径越大,对U(VI)的吸附量越高;安伯来特IR-118H树脂对U(VI)的吸附的最佳pH为3. 4。樊耀亭等研究了水合氧化铁的制备条件及其对痕量铀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当加碱温度和反应温度均为80°C时,吸附剂具有最大比表面积172. 8m2 -g^1 ;当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吸附温度为90 V 95°C,溶液pH 6时,铀吸附量可达122mg/g,但吸附体系中硼酸和硫酸镁的存在导致铀吸附量下降。马腾等的粘土吸附U(VI)实验结果表明,U(VI)在粘土上的吸附与浸泡液的PH值呈强的非线性关系,在pH值近中性,U(VI)在粘土上的吸附量达到了一个最大值,而在偏酸性或偏碱性条件下,U( VI)在粘土上的吸附量迅速减少。利用微生物吸附处理含铀废水的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圆筒状的滤网,所述圆筒状滤网的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圆筒状滤网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平刘建新唐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新三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