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医治疗、保健用具,具体是一种感应控温式艾灸器。
技术介绍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一种中医疗法,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的功效,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因此,艾灸器成为方便艾灸过程的重要辅助器具,传统的艾灸器使用时出烟量大,污染空气且温度不易调整,艾炷或艾条燃烧时脱落的灰粉易掉落在皮肤,造成烫伤,现有市场的控温艾灸器,虽解决了控制温度的问题,但存在着缺点,需要人动 手调温,使用者在使用时,若温度过高,就要将艾灸器从身上拿开进行调温,燃烧的艾炷或艾条不会在调温时停止燃烧,浪费时间,浪费艾炷或艾条,无法满足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最佳效果,使用者身旁有人协助调温,虽避免了将艾灸器移开使用者熏熨或温灼部位,保证疗效,但需要有人协助,不便使用者单独使用,增加了劳动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养生治疗方便、快捷、药物利用效率高的要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应控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控温式艾灸器,包括盖子(1)、套筒(2)、进风筒(3)、进风孔(4)、艾灸箱(5)、出烟口(6)、出烟孔A(7)、出烟孔B(8)、电控箱(9)、挡板(10)、定位支架(11)、艾灸卷(12)、电磁阀(13)、蓄电池(14)、温度传感器(15)、出烟口挡门(16)、积灰网(17),其特征在于,艾灸器整体由套筒(2)、进风筒(3)和艾灸箱(5)组成,艾灸箱(5)外侧设置出烟口(6),出烟孔A(7)设置于出烟口(6)上,出烟口挡门(16)设置于艾灸箱(5)内侧且与艾灸箱(5)外侧出烟口(6)相对应,出烟孔B(8)设置于出烟口挡门(16)且与出烟孔A(7)对应,挡板(10)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