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专利>正文

方便螺蛳尾部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27 阅读:4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螺蛳尾部切割机,现有技术中的螺蛳尾部切割机构,由于受其结构的限制,每次在平板缺口上只能安装一粒螺蛳,因此每次只能切割一粒螺蛳尾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盖板、底板、割刀三部分组成,盖板部分由上板体,弹簧、定位杆、压块组成,底板部分由下板体、搭子组成,割刀部分由电动机、刀片、保护罩组成。每安装一次可安装若干数量的螺蛳,故每安装一次可以切割若干个螺蛳尾部,使用方便、效率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螺蛳尾部切割机。其螺蛳可将其尾部在底板Ⅱ向外安放,使螺蛳头部被盖板Ⅰ盖住,然后使用割刀Ⅲ切割。现有技术中的螺蛳尾部切割机构如图1所示,它的平板中部开有一个缺口,以便使当用手拉动链条时,通过链轮使带有切刀的铰链机构转动,并使切刀通过平板的缺口。从而当螺蛳装在此缺口时其尾部被切割。但该结构在平板缺口上只能安装一粒螺蛳,因此每次只能切割一粒螺蛳尾部。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螺蛳尾部切割机,以达到每安装一次可以切割若干个螺蛳尾部的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盖板部份由上板体、弹簧、定位杆、压块组成。底板部份由下板体和搭子组成,割刀部份由电动机和刀片及保护罩组成。盖板部份与底板部份可用螺栓连接。本技术盖板部份的弹簧、定位杆、压块也可由一切大小厚度适当的软材料替代。割刀部份Ⅲ如电机转速太高也可加入一个减速机构,使刀片转速适当。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螺蛳尾部切割机构图2为本技术的盖板及底板部份图3为本技术的割刀部份-->图4为本技术的盖板中的压块纵向剖面示意图。本技术由盖板部份Ⅰ、底板部份Ⅱ和割刀部份Ⅲ组成。由上板体1、弹簧3、定位杆2、压块4组成的盖板部份Ⅰ,有若干个定位杆2与上板体连接,与定位杆数目相等的弹簧3套在定位杆2外,弹簧3一端与上板体1连接,另一端与压块4相连。压块4的数目也与定位杆2数目相同,压块4的一端开有一个半球形凹面(或半椭球形凹面),轴心有一通孔。另一端与弹簧3相连。上板体1每角各有1孔,以便通过螺栓5,该孔也可适当增减。由下板体6、搭子7组成的底板部份Ⅱ,其下板体6上开有与定位杆2相对应的若干个孔,搭子7内有螺孔。搭子7数量位置与上板体1为通过螺栓5用的孔数量、位置相对应。由电动机8、保护罩9、刀片10组成的割刀部份Ⅲ。当需要电动螺蛳尾部切割机切割螺蛳尾部时,只需拧开连接螺栓5,再将若干个螺蛳尾部向下板体6外侧装入下板体6的孔中,再盖上盖板Ⅰ拧住螺栓5,即可用割刀Ⅲ在下板体外面进行切割。完毕后拧开螺栓5,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螺蛳尾部切割机,用于螺蛳尾部的切割,其特征在于:盖板部份I主要由上板体1、弹簧3、定位杆2、压块4组成,有若干个定位杆2与上板体1相连,有与定位杆数目机同的弹簧3套在定位杆2外,其一端与上板体1相连,另一端与压块4相连,压块4与定位杆2数量相同,压块4在一端开有凹内半球面或凹内半椭球面,另一端与弹簧3相连,轴心有一通孔。底板部份Ⅱ主要由下板体6与搭子7组成,下板体6上开有与盖板部份I中定位杆相对应的若干个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螺蛳尾部切割机,用于螺蛳尾部的切割,其特征在于:盖板部份Ⅰ主要由上板体1、弹簧3、定位杆2、压块4组成,有若干个定位杆2与上板体1相连,有与定位杆数目相同的弹簧3套在定位杆2外,其一端与上板体1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