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强专利>正文

空心镗刀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165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心镗刀杆,它包括标准莫氏锥柄、镗刀头孔,其特征在于镗刀杆是空心的。由于镗刀杆是空心的,因而自身产生弯曲小,提高了自身的刚度,从而提高了镗削的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镗床主轴和镗刀杆,是对现有的镗床主轴、镗刀杆的改进。现有的镗刀杆为实心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它为悬臂结构,由于它自身重量大,自身产生的挠度大,因而加工精度低,并且还存在着用料多、寿命短、工艺性差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空心镗刀杆。它具有用料少、重量轻、挠度小、加工精度高、寿命长等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标准莫氏锥柄、镗刀头孔,其特征在于镗刀杆是空心的。为了使标准莫氏锥柄、镗刀座与镗刀杆保持同心,在标准莫氏锥柄、镗刀座相接处设有导向轴。镗刀杆半径与内孔半径的半径的关系是r 0·707R,其中r为内孔半径,R为镗刀杆半径)。为了制做方便,镗刀杆选用冷拔无缝钢管制成。镗刀杆制成空心的,由于自身重量减轻,其挠度减小,从以下公式和数表可以看出fm ax=-K (2pL)/(E)fmax-最大挠度,其中K= (D2-d2)/(D2-d4) (D-镗刀外径,d-镗刀内孔直径)D606060808080d0204004060k 0.27780.25000.19230.15630.12500.1000由表可知,内孔径增大时,k值减小,而k值的减小将使fmax也随之减小。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空心镗刀杆是根据镗刀杆水平装置,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随内径的增大而变小的原理设计的,空心镗刀杆可以节约材料约50%,提高镗削的加工精度1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短镗刀杆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长镗刀杆的剖视图。(1)标准莫氏锥柄;(2)镗刀杆;(3)镗刀头孔;(4)镗刀座;(5)导向轴;(6)镗刀孔。参见图1、图2,镗刀杆直径与内孔直径的关系,一般可按空心孔面积和实体截面积相当或接近的原则,即πR2=2πr2(R-镗刀杆半径,r-内孔半径),r 0·707R。镗刀杆(2)可以选用冷拔无缝钢管淬火后磨制而成,标准莫氏锥柄(1)、镗刀座(4)与镗刀杆(2)焊接处,为了使两者同心,在镗刀孔(6)内孔处设有导向轴(5),导向轴(5)的直径与内孔直径相等。本技术减轻了镗刀杆(2)的重量,提高了自身刚度和几何精度,从而提高了镗削的加工精度。权利要求1.一种空心镗刀杆,它包括标准莫氏锥柄(1)、镗刀头孔(3),其特征在于镗刀杆(2)是空心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镗刀杆,其特征在于镗刀杆(2)与标准莫氏锥柄(1)或与镗刀座(4)相接有导向轴(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镗刀杆,其特征在于镗刀杆半径与内孔半径的关系是r0·707R,其中r为内孔半径,R为镗刀杆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空心镗刀杆,其特征在于镗刀杆(2)选用冷拔无缝钢管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心镗刀杆,它包括标准莫氏锥柄、镗刀头孔,其特征在于镗刀杆是空心的。由于镗刀杆是空心的,因而自身产生弯曲小,提高了自身的刚度,从而提高了镗削的加工精度。文档编号B23B29/00GK2147915SQ9224017公开日1993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郑强, 李建华, 梅松芳 申请人:郑强, 李建华, 梅松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镗刀杆,它包括标准莫氏锥柄(1)、镗刀头孔(3),其特征在于镗刀杆(2)是空心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李建华梅松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强李建华梅松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