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沛旸专利>正文

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8681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7:16
一种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预先设定应变程序及/或减灾程序于特定区域的目标设备,当系统接收到某地震的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时,系统将根据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判断并选择于特定区域所应实行的应变指令及/或减灾指令;应变指令及/或减灾指令会由系统输出至特定区域的目标设备,而于目标设备上执行应变指令及/或减灾指令所对应的应变程序及/或减灾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应变与减 灾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台湾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自1736年起统计,平均15 20年发生一次剧灾型地震,平均每年因地震死亡人数超过70人,显见地震为台湾不可避免的宿命。近年来由于台湾经济高度发展,使得都会区地狭人稠,地震所带来的灾害愈加严重,以1999年发生的921地震为例,即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踪,11,305人受伤,51,711间房屋全倒,53,768间房屋半倒,所引发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冲击甚至危及国家安全。但是,地震目前尚无法如台风般可以有效的预测,因此如何在地震的威胁下,建立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央气象局于全台各处广设地震仪,通过多个测站的联集运算,可得到高精度的地震相关参数,并告知各警戒区域,此机制可视为“广域型”强震预警系统。然广域型强震预警系统受限于数据收录及运算时间的限制,虽然可达高精确度、但耗时过久,于近震央区域(距地震发生处50公里内)无法提供有效预警。地震波可以分为传递速度较快但破坏力较弱的初达波以及传递速度较慢但破坏力较强的剪切波。因此虽然地震无法有效预测,但是通过地震波传递的特性,可检测先抵达的初达波,参考过去地震数据,推估接踵而来的剪切波的震度及其到达时间,提早发布警报来降低地震灾害。此即为现地型强震实时警报的基本概念。不过,即使有了强震实时警报,若仅搭配传统预警措施如单纯的播放警报笛音,并非强震应变与灾害减轻的有效措施。由于不同的震央距离、地震规模与地震震度,对不同建筑物、不同楼层、不同设施等多样化的区域种类,甚至不同地震区域内的设备,仍有待开发专属的地震应变与减灾控制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特定区域的目标设备上进行预先设定,以在接收到某地震的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时,系统化的控制不同目标设备执行对应的应变程序及/或减灾程序,而能协助人员顺利应变并减少地震灾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其包含数据库、判断模块、通联模块与总线等,用以控制特定区域的目标设备。数据库储存多个应变指令与多个减灾指令。判断模块根据地震的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判断并选择于特定区域所应实行的应变指令及/或减灾指令。通联模块接收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并输出判断模块实行的应变指令及/或减灾指令。总线则连接数据库、判断模块与通联模块。特定区域的目标设备包含执行模块,其与通联模块以信号连接,并储存有应变程序及/或减灾程序。此执行模块接收来自通联模块的应变指令及/或减灾指令,并执行对应于应变指令及/或减灾指令的应变程序及/或减灾程序。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的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包含多个现地地震参数,该多个现地地震参数是选自预估震度、动态震度、峰值地表加速度、震央距离、到达时间、预估地震规模、地震主频的群组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的目标设备为一电梯装置,该应变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电梯装置的一电梯厢体内的至少一输出模块以播出至少一电梯应变指示;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电梯厢体减速以停止于邻近的一楼层,并于停止后开启该电梯厢体的一电梯门。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的目标设备为一建筑物的至少一中央电源主控装置,该中央电源主控装置连接一主要电源;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中央电源主控装置切断该主要电源。·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的目标设备为至少一瓦斯主控装置,该瓦斯主控装置连接至少一瓦斯阀;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瓦斯主控装置关断该瓦斯阀。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的目标设备为至少一门扉控制装置,该门扉控制装置包含至少一连动模块安装于位在一逃生路线的至少一门扉上;该应变程序及/或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门扉控制装置的该连动模块强制开启该门扉。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的目标设备为至少一避难灯光指示装置;该避难灯光指示装置选自紧急照明灯、逃生路线指示灯的群组其中一个或其任意组合;或者,该目标设备为至少一警报播送装置,该应变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警报播送装置的至少一输出模块以播出至少一地震应变指示;该警报播送装置选自字幕机、声音播报装置、电视、计算机、手机的群组其中一个或其任意组合。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的特定区域为至少一轨道的沿线,该目标设备为一轨道车辆地震应变装置,该轨道车辆地震应变装置以信号连接至少一轨道车辆,该应变程序的执行是由该轨道车辆地震应变装置控制至少一轨道车辆的至少一输出模块以播出至少一乘客应变指示;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由该轨道车辆地震应变装置控制该轨道车辆减速。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的目标设备为一震度显示装置,该震度显示装置包含主控器、多个预估震度指示灯与多个动态震度指示灯;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由该震度显示装置的该主控器根据一预估震度与一动态震度,点亮至少其中一个该预估震度指示灯与至少其中一个该动态震度指示灯。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的目标设备为一护栏装置,该护栏装置包含能够移动的一护栏与一连动装置;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驱动该连动装置移动该护栏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以防止物品掉落。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地震减灾应变控制方法,其包含以下部分(不具顺序限制)。分别预先设定多个应变程序及/或多个减灾程序至位于特定区域内对应的多个目标设备;于一地震发生时,接收地震的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根据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判断并选择于特定区域所应实行的多个应变指令与多个减灾指令至少其中一个;分别输出应变指令及/或减灾指令至特定区域的多个目标设备;于各个目标设备上分别执行应变指令及/或减灾指令所对应的应变程序及/或减灾程序。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方法还包含储存至少一指令对照表,该指令对照表储存的信息包含多个现地地震参数,以及对应该多个现地地震参数的多个建筑物信息、多个建筑物楼层信息、多个目标设备信息、该多个应变指令与该多个减灾指令所构成的群组及其任意组合。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方法的目标设备为一电梯装置,该应变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电梯装置的一电梯厢体内的至少一输出模块以播出至少一电梯应变指示;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电梯厢体减速以停止于邻近的一楼层,并于停止后开启该电梯厢体的一电梯门。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方法的目标设备 为一建筑物的至少一中央电源主控装置,该中央电源主控装置连接一主要电源;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中央电源主控装置切断该主要电源。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方法的目标设备为至少一瓦斯主控装置,该瓦斯主控装置连接至少一瓦斯阀;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瓦斯主控装置关断该瓦斯阀。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方法的目标设备为至少一门扉控制装置,该门扉控制装置包含至少一连动模块安装于位在一逃生路线的至少一门扉上;该应变程序及/或该减灾程序的执行是控制该门扉控制装置的该连动模块强制开启该门扉。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方法的目标设备为至少一避难灯光指示装置;该避难灯光指示装置选自紧急照明灯、逃生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地型地震减灾应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数据库,储存多个应变指令与多个减灾指令;一判断模块,根据一地震的一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判断并选择于至少一特定区域所应实行该多个应变指令与该多个减灾指令至少其中一个;一通联模块,接收该现地型地震预警信息,并输出该判断模块实行的该应变指令及/或该减灾指令;及至少一总线,连接该数据库、该判断模块与该通联模块;其中,该特定区域的至少一目标设备包含至少一执行模块,与该通联模块以信号连接,并储存有至少一应变程序及/或至少一减灾程序,该执行模块接收来自该通联模块的该应变指令及/或该减灾指令,并执行对应于该应变指令及/或该减灾指令的该应变程序及/或该减灾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沛旸黄谢恭江宏伟沈哲平
申请(专利权)人:林沛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