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膜建筑的智能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气膜建筑的充气保压、照明控制、制冷采暖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安保监视、消防报警、报表查询及远程访问等功能于一体的气膜建筑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支撑结构(气膜建筑)在国外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它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建筑形式。气膜建筑是经证实的成熟的建筑技术,它采用特殊建筑纤维膜作为建筑“外壳”,通过内外气压差,将“外壳”支撑起来,形成建筑物主体,室内无需任何框架或梁柱支撑,可轻松实现长达120米的建筑跨度。气膜建筑适合作为体育场馆、仓库、物流中心及临时室内场所等。由于该种建筑的特殊工作原理,决定了常规的楼宇自控系统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据了解,迄今为止,尚无一种针对气膜建筑的可以把该类建筑的充气保压、照明控制、制冷采暖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安保监视、消防报警、报表查询及远程访问等功能集于一体的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膜建筑智能控制系统,以便将各子模块的信息资源汇集到一个系统集成平台上,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传递和处理,从而对整个气膜建筑进行最优化的控制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膜建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10)和分别与其连接的充气子模块(20)、灯光子模块(30)、空调子模块(40)、锅炉子模块(50)、空气监测子模块(60)和安防子模块(70);所述主控模块(10)用于控制与其连接的各个子模块的运行;所述充气子模块(20)用于给气膜建筑进行充气和调整气膜建筑的充气压力;所述灯光子模块(30)用于给气膜建筑进行照明控制;所述空调子模块(40)和锅炉子模块(50)用于对气膜建筑进行温度设定和调节;所述空气监测子模块(60)用于检测气膜建筑内的空气中含有的各种气体的浓度值;所述安防子模块(70)用于对气膜建筑进行安全防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