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1411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1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包括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第一导风管、第一除尘箱、第二导风管、第二除尘箱、集尘箱、出水管、进水管、水槽和水泵,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通过第一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一除尘箱左侧上方的第一进风口相连,第一除尘箱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二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二除尘箱左侧的第二进风口相连,第一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下端设置有集尘箱,第二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水槽相连,出水管下端设置有滤尘袋,滤尘袋位于水槽内,第二除尘箱内部设置有数排喷淋管,喷淋管下端设置有雾化喷嘴,喷淋管通过进水管与水槽相连,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气膜建筑是靠内外的气压差来支撑整个建筑的,以其良好的经济型、便携性,应用越来越多,并出现了将气膜建筑作为仓库以及车间使用的情况。作为仓库或车间使用的气膜建筑,在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粉尘如果通过风阀直接排出气膜建筑外部,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通过本技术可以双重除尘,消除或大幅度减少因粉尘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包括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第一导风管、第一除尘箱、第二导风管、第二除尘箱、集尘箱、出水管、进水管、水槽和水栗,所述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通过第一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一除尘箱左侧上方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除尘箱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二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二除尘箱左侧的第二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端设置有集尘箱,所述第二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水槽相连,所述出水管下端设置有滤尘袋,所述滤尘袋位于水槽内,所述第二除尘箱内部设置有数排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端设置有雾化喷嘴,所述喷淋管通过进水管与水槽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栗,所述第二除尘箱顶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喷淋管位于第二进风口的上方、第二出风口的下方。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料口与集尘箱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连接。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除尘箱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离子发生器。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和带正电荷的粉尘中和,自动沉积,进行第一级除尘,再利用水雾喷淋,进行第二级除尘,可消除或大幅度减少粉尘的排放,提高空气的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而且采用水循环利用系统,节约水资源。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宜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模建筑风阀出风口,2、第一导风管,3、第一除尘箱,4、第二导风管,5、第二除尘箱,6、集尘箱,7、出水管,8、进水管,9、水槽,10、水栗,11、第一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第二进风口,14、出料口,15、出水口,16、滤尘袋,17、喷淋水管,18、雾化喷嘴,19、第二出风口,20、密封圈,21、支撑杆,22、离子发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不,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包括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 1、第一导风管2、第一除尘箱3、第二导风管4、第二除尘箱5、集尘箱6、出水管7、进水管8、水槽9和水栗10,所述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 1通过第一导风管2与设置在第一除尘箱3左侧上方的第一进风口 11相连,所述第一除尘箱3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12,所述第一出风口 12通过第二导风管4与设置在第二除尘箱5左侧的第二进风口 13相连,所述第一除尘箱3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14,所述出料口 14下端设置有集尘箱6,所述第二除尘箱5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15,所述出水口 15通过出水管7与水槽9相连,所述出水管7下端设置有滤尘袋16,所述滤尘袋16位于水槽9内,所述第二除尘箱5内部设置有数排喷淋管17,所述喷淋管17下端设置有雾化喷嘴18,所述喷淋管17通过进水管7与水槽9相连,所述进水管7上设置有水栗10,所述第二除尘箱5顶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19,所述喷淋管17位于第二进风口 13的上方、第二出风口 19的下方,使得粉尘无法飘出水雾之外。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料口 14与集尘箱6之间通过密封圈20进行连接,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除尘箱3内部设置有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上设置有离子发生器22,产生负离子,与带有正电荷的粉尘中和,自动沉积落入集尘箱内。具体使用方法:如图1所示,在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粉尘通过风阀经第一导风管进入第一除尘箱内,大颗粒粉尘自然沉降,部分小颗粒粉尘由于带正电荷,与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进行中和,自动沉积落至集尘箱内,还有一部分粉尘随着随着空气经第二导风管进入第二除尘箱内,上升过程中,遇到喷淋水雾,沉降下来,流至水槽中的滤尘袋内,水槽内的水可循环利用,只需定期更换滤尘袋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包括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第一导风管、第一除尘箱、第二导风管、第二除尘箱、集尘箱、出水管、进水管、水槽和水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通过第一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一除尘箱左侧上方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除尘箱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二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二除尘箱左侧的第二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端设置有集尘箱,所述第二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水槽相连,所述出水管下端设置有滤尘袋,所述滤尘袋位于水槽内,所述第二除尘箱内部设置有数排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端设置有雾化喷嘴,所述喷淋管通过进水管与水槽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栗,所述第二除尘箱顶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喷淋管位于第二进风口的上方、第二出风口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与集尘箱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箱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离子发生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包括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第一导风管、第一除尘箱、第二导风管、第二除尘箱、集尘箱、出水管、进水管、水槽和水泵,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通过第一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一除尘箱左侧上方的第一进风口相连,第一除尘箱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二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二除尘箱左侧的第二进风口相连,第一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下端设置有集尘箱,第二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水槽相连,出水管下端设置有滤尘袋,滤尘袋位于水槽内,第二除尘箱内部设置有数排喷淋管,喷淋管下端设置有雾化喷嘴,喷淋管通过进水管与水槽相连,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IPC分类】B01D50/00【公开号】CN205109287【申请号】CN201520792500【专利技术人】李亮, 高行友 【申请人】江苏楚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包括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第一导风管、第一除尘箱、第二导风管、第二除尘箱、集尘箱、出水管、进水管、水槽和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通过第一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一除尘箱左侧上方的第一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除尘箱顶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二导风管与设置在第二除尘箱左侧的第二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一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端设置有集尘箱,所述第二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水槽相连,所述出水管下端设置有滤尘袋,所述滤尘袋位于水槽内,所述第二除尘箱内部设置有数排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下端设置有雾化喷嘴,所述喷淋管通过进水管与水槽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二除尘箱顶部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喷淋管位于第二进风口的上方、第二出风口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高行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楚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