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抗LKM-1抗体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6385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抗LKM-1抗体的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该试剂盒定量和定性检测抗LKM-1抗体的方法。通过使样品与连有标记物的IgG或/和抗人IgM或/和抗人IgA与检测抗体所对应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加入发光系统或显色系统或激发光系统底物后,读取待检样品信号值,计算定量或定性结果或通过免疫层析或免疫渗滤法肉眼或仪器读取样本定量或定性结果,从而准确诊断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指导医生用药,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适用于半自动或全自动检测系统或肉眼判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抗LKM-I抗体的试剂盒,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该试剂盒检测抗LKM-I抗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主要包括三种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以肝胆损伤为主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AIH是一种伴循环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病因未明、呈慢性炎性坏死的肝脏疾病,PBC是以自身免疫介导的肝内胆管损伤、以后呈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一类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综合征,其特征是肝外和/或肝内胆管弥漫性炎症及纤维化所引起的慢性胆汁淤积症。近年来,国际上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高度重视,并且进展迅速,主要涉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遗传背景、相关自身抗体及其靶抗原性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被认为是AIH,PBC诊断的“金标准”,但此项检查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肝活检组织病理学表现特异性不强,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所特有;患者不愿或不适接受此项创伤性检查;此外,目前多数医院采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取材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此检查受取材标本局限,是否能取得病变组织,对检查结果影响很大。尽管如此,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鉴别诊断及病变程度的判断至关重要,仍是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AIH,PBC早期病变(胆管炎期、慢性胆汁淤积期)属临床治疗可逆转期或可部分逆转期,后期或终末期(肝纤维化/肝硬化期、肝衰竭期)属临床治疗不可逆转期,愈后不佳。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自身抗体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每种自身免疫性肝病都具有特征性自身抗体谱,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靶抗原性质、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尤其是无症状期的早期诊断)、与疾病临床特点及活动性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进展迅速,有关自身抗体谱的研究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自身抗体检测已成为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近年来,由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发现我国人群中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逐渐增多。国内有关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相关自身抗体靶抗原、病例报道、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病理分析的文章逐渐增多,以上的工作说明自身免疫性肝病在中国并不少见。抗LKM抗体包括三种与微粒体酶细胞色素P450反应的亚型抗体,其中抗LKM-I抗体被认为是II型AIH的特异性抗体。抗LKM-I抗体为II型AIH血清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90%,在AIH中检出率较低(约10%左右)。AIH中抗LKM-I抗体阳性患者,多具典型自身免疫现象,大多为儿童和青年女性,自身抗体滴度较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病情比较严重。临床上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HF)检测患者中出现的抗LKM-I抗体,其实验基质通常为不同灵长类动物的肝脏、胃、肾脏组织冰冻切片,含有完整的抗原谱,但是对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着染得鉴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对结果的解释可能在不同时间点、不同观察者之间、新老组织切片之间存在差异,并且需要荧光显微镜等仪器的辅助,在一般的中小医院难以开展。所以,目前对抗肝-肾微粒体I型抗体(抗LKM-1)的诊断方法还需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抗LKM-I抗体的试剂盒,使用该试剂盒可以定量和定性检测抗LKM-I抗体,从而准确诊断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指导医生用药;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该试剂盒检测抗LKM-I抗体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适用于半自动或全自动检测系统或肉眼判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抗LKM-I抗体的试剂盒,包括固相载体,酶标二抗工作液,阳性对照品,阴性对照品,校准品,样品稀释液,底物和洗涤液,所述固相载体为固定有抗LKM-I抗体靶抗原的微孔板、磁微粒或磁球,即将抗LKM-I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靶抗原作为捕获抗体结合到相同固相载体上,形成抗原-载体结合物;所述酶标二抗工作液中所用二抗为鼠或羊或兔抗人IgG或/和抗人IgM或/和抗人IgA,所用二抗标记物为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吖啶酯、异鲁米诺或稀土元素。所述样品稀释液由浓度小于10%的氯化钠缓冲液和浓度小于1%的保护蛋白组成。所述保护蛋白为酪蛋白、白蛋白、蛋白胨、明胶、动物血清或人血清。所述祀抗原为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合成肽、HepG2细胞、Hep2细胞、Hela细胞或细胞裂解抗原。 所述底物为发光底物或显色底物。所述发光底物为发光底物A和发光底物B,所述发光底物A由O. 2M Tris-HCUO. 15mM Luminol.O. 59mM羟基香豆素、O. 35mM没食子酸组成;所述发光底物B由O. 85mM氨基酸氧化酶、O. 8%Tween 20、O. 5mM DTPA、0. 12mM维生素C组成。本专利技术试剂盒的检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待检测血清用样品稀释液稀释成血清样本,分别将阳性对照品、阴性对照品、校准品和血清样本加入到固相载体中孵育,使待测血清样本与抗原-载体结合物接触,使得血清样本中的抗LKM-I抗体(如果存在的话)被捕获,形成抗体-抗原-载体结合物;如果样品是血浆时,需要离心后进行检测; 第二步,样本反应结束后,弃去反应液,用洗涤液洗板; 第三步,将酶标二抗工作液于第二步洗板后加入固相载体的每一反应孔中,孵育;该步骤可使酶标二抗和上述的抗体-抗原-载体结合物接触,反应; 第四步,反应结束后,弃去反应液,用洗涤液洗板;第五步,加入相应的底物(如发光底物或显色底物)检测,仪器检测信号值来定性或定量判断样本中被测抗体,或通过免疫层析或免疫渗滤法肉眼或仪器读取样本定性或定量结果O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化学发光法或酶标法或金标法或时间分辨法或荧光法可以定量和定性检测抗LKM-I抗体,当抗LKM-I抗体浓度大于或等于lAU/ml时,可判断为II型AIH阳性,病情严重度与检测样本浓度值正相关,适用于半自动或全自动检测系统或肉眼判读结果,从而准确诊断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指导医生用药,为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保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分别举出板式结构试剂盒和磁微粒结构试剂盒,并说明其检测使用方法。应该理解的是,下述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仅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 : 本专利技术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抗LKM-I抗体的试剂盒(板式)包括 1、靶抗原-载体结合物的制备将不高于10ug/ml的靶抗原(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合成肽、HepG2细胞、H印2细胞、Hela细胞或细胞裂解抗原)100 μ I加入到96孔板中,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抗LKM?1抗体的试剂盒,包括固相载体,酶标二抗工作液,阳性对照品,阴性对照品,样品稀释液,底物和洗涤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载体为固定有抗LKM?1抗体靶抗原的微孔板、磁微粒或磁球;所述酶标二抗工作液中所用二抗为鼠或兔或羊抗人IgG或/和抗人IgM或/和抗人IgA,所用二抗标记物为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吖啶酯、异鲁米诺或稀土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炜张学东于林何丽鲁清月杨皓宇付光宇马建军刘功成项立红渠海李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