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低场磁共振成像技术观测煤岩缝隙发育过程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煤层气开发领域,煤储层的渗透率大小是决定气井产能和开发效果的关键所在。相对于砂岩、碳酸盐岩等岩石类型,煤岩较致密,孔隙度较低且煤岩内部非均质非常强。决定煤的渗透率的大小主要是裂隙发育程度有关。因此,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储层评价中,对裂隙的描述和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煤的裂隙可视化描述方法主要有矿井煤壁宏观描述、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CT扫描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分析等。其中,矿井煤壁宏观描述,需要到矿井下实际测量,其这种方法仅适用用于观测大的裂隙(宽度厘米级以上)。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光学方法,对样品要求严格(一般样品大小在Icm左右,需要特殊样品制备),这些方法仅能观察到微厘米级以的裂隙,且仅能获得样品中裂隙的平面信息,无法获得裂隙的三维空间分布信息。相比较,高分辨率的X射线CT扫描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截至目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常用于医疗领域的相关成像分析,而未在煤的分析中进行应用。煤是有各种有机质、无机矿物和孔裂隙构造的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岩裂缝发育过程的核磁共振成像观测装置,它包括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和岩心真空饱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真空饱和仪包括内部装有多孔介质样品(7)的探头管,所述探头管在对样品(7)采样时被放置在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内的若干块永磁体(3)中间,所述探头管上方连接有一真空泵(1),所述探头管下方连接有水槽及饱和装置(9)和加热装置(10),所述水槽及饱和装置(9)由加热装置(10)加热后输送水蒸气到探头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艳斌,杨培强,刘俊刚,吴建国,唐一龙,齐胜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苏州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