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腔吸声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480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腔吸声板材,它包括薄膜(1)、空腔隔板(4)、背板(5),空腔隔板(4)为栅格板结构,空腔隔板(4)的一侧面设置薄膜(1),空腔隔板(4)的另一侧面设置背板(5);空腔隔板(4)的栅格板结构在薄膜(1)和背板(5)之间形成了多个内空腔(3);薄膜(1)上对应所述内空腔(3)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超微孔(2)。空腔隔板(4)为六边形格子单元的蜂窝状栅格板结构。背板(5)上对应所述内空腔(3)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孔(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腔吸声板材,能有效解决大型空间如商场、体育馆带来的长混响、声聚焦、回声的问题,保证建筑室内有效的吸声,使建筑空间内语言清晰度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代建筑装修中吸声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腔吸声板材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装饰在吸声材料选择上,采用的是具有较强的吸收声性能、减低噪声性能的材料。这些材料借助自身的多孔性、薄膜作用或共振作用而对入射声能进行吸收,并没有做到吸声材料与周围的传声介质的声特性阻抗匹配,使声能无反射地进入吸声材料,并使入射声能绝大部分被吸收。在大型空间上,如商场、体育馆吸声效果不是很明显,常常会出现声学上的问题。如体育馆、展览厅、火车站、报告厅、音乐厅等等,建筑空间的越来越大,就带来许多声学问题,如长混响、声聚焦、回声问题会影响着建筑功能的使用。·对此,如何采用创新技术、新材料,保证建筑室内有效的吸声,使建筑空间内语言清晰度得到改善,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专题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腔吸声板材,能有效解决大型空间如商场、体育馆带来的长混响、声聚焦、回声的问题,保证建筑室内有效的吸声,使建筑空间内语言清晰度得到改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腔吸声板材,它包括薄膜、空腔隔板、背板,所述空腔隔板为栅格板结构,空腔隔板的一侧面设置薄膜,空腔隔板的另一侧面设置背板;空腔隔板的栅格板结构在薄膜和背板之间形成了多个内空腔;所述薄膜上对应所述内空腔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超微孔。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所述空腔隔板为六边形格子单元的蜂窝状栅格板结构,所述内空腔为截面六边形的腔体。所述内空腔的进深为50 100mm。内空腔的进深可根据需要定制。所述薄膜紧贴于空腔隔板上。所述背板其厚度大于5mm。背板紧贴于空腔隔板,形成整体结构。所述背板上对应所述内空腔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是内空腔内径的一半。所述超微孔为微小圆孔,孔径为0. 2 0. 8mm。所述圆孔的分布规律对应内空腔的分布规律,根据需要圆孔可取消。所述薄膜为透明薄膜。所述空腔隔板为透明隔板。所述背板为透明板。所述薄膜为PC薄膜。空腔隔板为PC空腔隔板。背板为PC背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腔吸声板材,打破了对传统吸声材料的使用,通过改变超微孔的各种参数,来解决大型空间如商场、体育馆带来的长混响、声聚焦、回声的问题,保证建筑室内有效的吸声,使建筑空间内语言清晰度得到改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侧底面横截面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顶面横截面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横切面示意图。其中1薄膜;2超微孔;3内空腔;4空腔隔板;5背板;6圆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空腔吸声板材,它包括薄膜I、空腔隔板4、背板5,它是一种具有内空腔3结构的蜂窝板材。空腔隔板4为栅格板结构,空腔隔板4的一侧面设置薄膜1,空腔隔板4的另一侧面设置背板5 ;空腔隔板4的栅格板结构在薄膜I和背板5之间形成了多个内空腔3。空腔隔板4为六边形格子单元的蜂窝状栅格板结构,内空腔3为截面六边形的腔体。薄膜I上对应所述内空腔3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超微孔2。超微孔2为微小圆孔,孔径为0. 2 0. 8mm。薄膜I上分布的超微孔2与内空腔3的组合结构,满足亥姆霍兹共振原理的结构。背板5上对应所述内空腔3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孔6。圆孔6的孔径是内空腔3内径的一半。本实施例的薄膜I为透明薄膜。空腔隔板4为透明隔板。背板5为透明板。薄膜为PC薄膜。空腔隔板为PC空腔隔板。背板为PC背板。图I反映了各部件的空间关系及超微孔2的分布情况。图2反映了顶面的圆孔6分布情况。图3反映了内空腔3的结构。本实施例在实施应用中,可根据实际空间的吸声要求进行预设吸声频段和吸声率,对超微孔2的各种参数进行调整,超微孔2孔率一般控制在1% 3%,而孔径则控制在0.2 0. 8_之间,同时能影响吸声率的还有内空腔3的进深,以及内空腔3是否为封闭式。本实施例在装饰应用中,可利用现有相关材料作为配件进行安装,也可进行结构深化设计,追求产品化加工,安装便捷,使其更加容易应用推广。因此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预设不同吸声率,以及吸声构件的厚度和大小规格。为满足不同设计风格需要,可调出各种颜色,就算是本身透明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多功能性的采光材料。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内空腔3为封闭式,即背板5上不设置圆孔。此种封闭式的内空腔3进深控制在50 100mm,形成吸声构件。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专利技术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说明,而不是限制。总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薄膜(I)、空腔隔板(4)、背板(5),所述空腔隔板(4)为栅格板结构,空腔隔板(4)的一侧面设置薄膜(1),空腔隔板(4)的另一侧面设置背板(5);空腔隔板(4)的栅格板结构在薄膜(I)和背板(5)之间形成了多个内空腔(3);所述薄膜(I)上对应所述内空腔(3)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超微孔(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隔板(4)为六边形格子单元的蜂窝状栅格板结构,所述内空腔(3 )为截面六边形的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5)上对应所述内空腔(3)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孔(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6)的孔径是内空腔(3)内径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孔(2)为微小圆孔,孔径为O. 2 O. 8mm。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空腔(3)的进深为50 100mm。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I)为透明薄膜。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隔板(4)为透明隔板。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5)为透明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腔吸声板材,它包括薄膜(1)、空腔隔板(4)、背板(5),空腔隔板(4)为栅格板结构,空腔隔板(4)的一侧面设置薄膜(1),空腔隔板(4)的另一侧面设置背板(5);空腔隔板(4)的栅格板结构在薄膜(1)和背板(5)之间形成了多个内空腔(3);薄膜(1)上对应所述内空腔(3)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超微孔(2)。空腔隔板(4)为六边形格子单元的蜂窝状栅格板结构。背板(5)上对应所述内空腔(3)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孔(6)。本专利技术的空腔吸声板材,能有效解决大型空间如商场、体育馆带来的长混响、声聚焦、回声的问题,保证建筑室内有效的吸声,使建筑空间内语言清晰度得到改善。文档编号E04B1/86GK102953448SQ2012104465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姜亚洲, 梁勇霖, 陈卫潭, 陆屹, 杜军, 吴勇卫, 蒋玮, 毕林清, 盖晓军, 史勤武, 刘桦, 黄懿, 邹忆文, 唐新海, 朱永刚, 包东群, 王俊 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腔吸声板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薄膜(1)、空腔隔板(4)、背板(5),所述空腔隔板(4)为栅格板结构,空腔隔板(4)的一侧面设置薄膜(1),空腔隔板(4)的另一侧面设置背板(5);空腔隔板(4)的栅格板结构在薄膜(1)和背板(5)之间形成了多个内空腔(3);所述薄膜(1)上对应所述内空腔(3)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超微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亚洲梁勇霖陈卫潭陆屹杜军吴勇卫蒋玮毕林清盖晓军史勤武刘桦黄懿邹忆文唐新海朱永刚包东群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