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治理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生态护坡是指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挡墙及喷混泥土等护坡结构,仅仅只起到了一个保护水土流失的作用,对景观没有什么帮助,更谈不上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相反的只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和谐;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目前,常见的生态护坡类型有人工种草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平铺草皮、生态袋护坡和网格生态护坡等。以上生态护坡方法,都面临同一个难题,如何创造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土条件来保障边坡植被的成功建植。据分析,我国土石山区具有土壤表层疏松、夹杂石砾、土层浅薄、土壤涵蓄水能力低、土层贫瘠、降雨季节性变化大和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是水土保持研究和治理的重点区域,其生态护坡一直是相关领域的一项技术难题。种植藤蔓植物(如狗牙草、木樨等)是一种简便易行而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土石山区的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坡面处理:选取山坡某一地方,将山坡简单平整进行排列挖坑;(2)埋编筐:在挖好的坑内固定埋入编筐,保持编筐上沿在地面上2?5cm;(3)编筐内填土:在编筐内部填充适合花椒生长的自然土,填至距离编筐上沿2?5cm;(4)栽种花椒:在编筐内栽种日后根系较为发达并且耐干旱、耐贫瘠的花椒树苗,一般两棵花椒树之间的距离在1.5m左右。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