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及洗涤方法,包括四层相互套装的洗涤筒和盛水筒,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筒、第二筒、第三筒、第四筒,颗粒储存在所述第二筒和第三筒之间的空间内;在所述第二筒和所述第三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脱水的第一开孔,在所述第二筒的筒壁上开有供所述颗粒投放和回收的第二开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集衣物的洗涤、衣物和颗粒的分离、颗粒的回收和储存、颗粒的脱水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颗粒的100%投放和回收,简化了洗涤程序,缩短了洗涤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洗涤颗粒参与洗涤的,属于洗衣机
技术介绍
传统洗衣机的洗涤方法是采用水作为洗涤介质,向洗衣机内加入水和洗涤剂,进行洗涤,洗涤后利用脱水功能将洗衣机内的污水排出,然后重新加入干净的水,继续进行洗涤或者漂洗过程,洗涤全部结束后再将水排出。这种方法只是单纯地将水排出,再重新注入干净的洗涤水,水消耗量非常大。同时,洗涤液里面还含有较多的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而且每次洗涤过程的耗费时间较长,耗电量也较大。 为解决上述传统洗涤方法的不足,在现有技术中,有些洗衣机采用有机溶剂作介质进行洗涤,如干洗机等,有机溶剂在洗衣机中是循环使用的,在一次洗涤过程完成后,将含有污垢的有机溶剂收集到容器中,利用过滤蒸馏的方法对有机溶剂进行处理,然后重新送入洗涤桶内,继续洗涤过程。因为有机溶剂本身有剧毒,而且采用蒸馏的方法对介质进行回收的安全系数较低,不适合在家庭中使用。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采用空气洗的洗涤方法,如采用CO2洗,采用这种洗涤方法时需要实现介质在气态和液态两相的变化,利用液态洗涤,利用气态回收。这种方法对结构的密闭性要求较高,同时,对气体进行液化需要很高的压力,需要安装高压装置,安全系数较低,且工艺复杂。针对以上几种洗涤方法的缺点,又出现了一种采用特殊制作的固体颗粒作为洗涤介质的洗涤方法,通过固体颗粒和衣服之间的摩擦,吸附并吸收衣服上的污垢,从而实现洗涤的功能。该洗涤方法能节水80%以上,另外,该固体颗粒洗涤介质可以回收再利用,使用寿命长,无需更换,安全环保。现在普遍使用的滚筒洗衣机,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外筒为封闭式结构,在外筒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在内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孔,使水进入内筒内。在洗涤过程中,外筒不动,内筒转动,衣服在内筒内不断地被提升摔下,模仿最原始的棒锤击打衣物清洁的原理进行洗涤。这种结构的洗衣机因无法做到固体颗粒的分离、回收和再利用,所以无法采用上述使用固体颗粒作为洗涤介质的洗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衣物的洗涤、颗粒的分离、回收、储存于一体的滚筒洗衣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滚筒洗衣机的洗涤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筒洗衣机,包括四层相互套装的洗涤筒和盛水筒,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筒、第二筒、第三筒、第四筒,颗粒储存在所述第二筒和第三筒之间的空间内;在所述第二筒和所述第三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脱水的第一开孔,在所述第二筒的筒壁上开有供所述颗粒投放和回收的第二开孔。进一步,所述第一筒为由经线和纬线交叉形成供所述颗粒穿过的第三开孔的网状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孔的直径为1-1. 5mm。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孔位于所述第二筒的筒轴的上方,与所述用于储存颗粒的空 间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孔设置于所述第二筒的垂向中心线的顶部。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孔为槽形孔。进一步,在所述第一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的第一刮片。进一步,在所述第三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内突出的第二刮片。进一步,所述第一筒、第二筒、第三筒和第四筒的轴心线相同。进一步,所述第一筒和第三筒由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转动,所述第二筒和第四筒固定不转动。一种滚筒洗衣机的洗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适量水、洗涤剂和待洗衣物加入至洗衣机的所述第一筒内,转动所述第三筒,将颗粒投放至所述第二筒内;步骤二 驱动使所述第一筒转动,进行衣物的洗涤;步骤三洗涤完成后,驱动所述第一筒高速转动,使所述颗粒进入至所述第二筒和第三筒之间的储存空间内,完成衣物的脱水及所述颗粒的分离和回收。进一步,在完成衣物的洗涤过程后,还包括衣物漂洗步骤,重新加入干净水,对衣物进行漂洗,漂洗后再次脱水。进一步,在完成衣物的洗涤过程后,还包括所述颗粒的脱水过程,驱动所述第三筒高速转动,对所述颗粒脱水。进一步,在所述颗粒的脱水过程中,所述第三筒转速在100-1000转/min范围内。进一步,在上述步骤一所述颗粒投放过程中,所述第三筒以100-200转/min的转速运转。进一步,在上述步骤三所述衣物脱水和颗粒分离和回收过程中,所述第一筒转速在150-1000转/min范围内。进一步,在上述步骤二中,所述第三筒在洗涤过程中停止转动,洗涤过程中,所述颗粒只在第一筒和第二筒之间循环。综上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衣物的洗涤、衣物和颗粒的分离、颗粒的回收和储存、颗粒的脱水等多功能于一体,并且降低了洗涤时颗粒与刮片的摩擦损伤,延长了颗粒的使用寿命。另外,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内筒外壁上的刮片配合第一内筒旋转,实现了颗粒的100%投放和回收,同时也可以降低颗粒与衣物分离时的噪音。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储存颗粒的储存空间设置于第二筒与第三筒之间的空间,可以防止在排水过程中颗粒堵塞第四筒下部的排水孔,同时,颗粒在脱水时,无需在重复颗粒投放和回收的过程,可直接驱动第三筒高速旋转,进行颗粒的脱水,简化了洗涤程序,也缩短了洗涤的时间。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颗粒投放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衣物洗涤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颗粒与衣物分离及颗粒回收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颗粒脱水过程示意图。 如图I至图6所示,壳体1,第一筒2,第二筒3,第三筒4,第四筒5,衣物6,颗粒7,储存空间8,提升块9,第一刮片10,第二刮片11,第二开孔12,第三开孔13。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不,一种滚筒洗衣机,包括一壳体I,在壳体I内设置有四层洗漆筒和盛水筒,四层分别为第一筒2,第二筒3,第三筒4和第四筒5,四层筒相互套装在一起,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筒2,第二筒3,第三筒4和第四筒5。第一筒2,第二筒3,第三筒4和第四筒5的轴心线相同,在一条直线上。其中,第二筒3和第四筒5是固定不转的,第一筒2和第三筒4由驱动装置驱动可以分别转动,第一筒2和第三筒4可以分别由不同的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由洗衣机的控制单元统一控制,也可以通过电机与离合器实现驱动,实现第一筒2和第三筒4可以同时转动,也可以单独控制转动。待洗衣物6在洗涤和漂洗过程中,放置在第一筒2内。第四筒5是采用封闭的结构,主要作为盛水筒使用,在最外层的第四筒5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图中未示出),用于洗涤和漂洗过程的进水,在第四筒5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图中未示出),用于脱水后的排水。在第二筒3和第三筒4之间的空间做为颗粒7的储存空间8,由于颗粒7与衣物6之间的重量比一般为I : 3,如果对洗涤效果要求较高时,会需要更多的颗粒7,利用第二筒3和第三筒4之间的整个空间做为颗粒7的储存空间8,可以储存更多的颗粒。在不需要颗粒7参与洗涤过程时,所有的颗粒7都储存在该储存空间8内,,由于重力作用,颗粒7在储存时,一般都会沉集在储存空间8的下半部。颗粒7优选采用高分子表面多孔的材料,可以提高吸附能力,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另,颗粒7储存在第二筒3和第三筒4之间,可以避免所述颗粒7堵塞第四筒4底部的排水口。如图2所示,在第一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内突出的提升块9,在洗涤过程中,衣服6在提升块9的作用下,在第一筒2内不断地被提升,然后再摔下,循环往复达到洗涤的效果,提升块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层相互套装的洗涤筒和盛水筒,由内至外依次为第一筒、第二筒、第三筒、第四筒,颗粒储存在所述第二筒和第三筒之间的空间内;在所述第二筒和所述第三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脱水的第一开孔,在所述第二筒的筒壁上开有供所述颗粒投放和回收的第二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政保,劳春峰,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