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建了一种关于高炉配加高反应性焦炭后高炉能量利用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了高炉热储备区的划分、高炉整体间接还原度变化以及节焦量变化,为高炉使用高反应性焦炭奠定理论基础。
技术介绍
采用检索条件摘要=(高炉)AND摘要=(高反应性焦炭);或,摘要=(高炉)AND摘要=(能量利用);以及 abstract= (blast furnace) AND abstract= (high reactivitycoke)在国内外的数据库进行检索。经过仔细检索,没有与本申报专利相同或类似的
技术实现思路
。焦炭是高炉冶炼的主要燃料,不仅是高炉冶炼的热量、还原剂和渗碳剂的来源,更为重要的是在高炉中起到骨架和煤气通道的作用,因此要求高炉焦炭不仅满足粒度的要求,同时冷、热态强度要高。由于焦炭在高炉内发生碳素熔损反应后,其強度急剧降低,因此高炉要求焦炭的反应性要低、反应后强度要高。基于这种认识,很长一段时期高炉未能使用高反应性焦炭,入炉前筛分得到的粒度<25mm反应性较高的碎焦经破碎后被作为了烧结燃料使用,这样无论是资源使用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相当不合理。目前,国内外已有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配加高反应性焦炭后能量利用的计算方法,包括了高炉热储备区的划分、高炉整体间接还原度变化的计算以及节焦量变化的计算;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对高炉热储备区和高温区进行划分:热储备区下边界的煤气温度为1000℃,固体炉料温度950℃,热储备区上边界的煤气温度950℃,固体炉料温度900℃,高温区和热储备区的分界煤气温度为1000℃;高温区包括风口回旋区和直接还原带;未添加高反应性焦炭时,认为热储备区只发生了FeO与CO和H2的间接还原;其次,本方法建立高温区、热储备区联合计算迭代模块,在假设H2还原度不发生变化的基础上,计算得出高炉配加高反应性焦炭后间接还原度的变化;具体的高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利,张丽华,庹必阳,武建龙,孙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