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及一种,是属于固体燃料
技术介绍
农业上的废弃物是极为丰富的,以我国为例,每年可产生秸杆约6. 5亿吨,到2010年到达7. 26亿吨,相当于5亿吨标煤。由于农业废弃物普遍热值低、密度小、体积大,不易运输,直接燃烧的热效率仅为10% 30%,使农业废弃物的直接利用受到制约。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高品位的商品能源逐渐增加,秸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大量废弃的秸杆在田间地头被焚烧,这种现象不仅浪费大量的生物质能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针对上述现象将农业废弃物经深加工转化为高品位的能源,替代部分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无疑对缓解农村能源紧张的局面、有效治理秸杆燃烧造成的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业废弃物成型技术是将各类分散的、没有一定形状的农作物秸杆、锯末、木屑、稻谷壳、甘蔗渣等废弃物干燥、粉碎后,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压制成形状规则、密度较大的棒状、块状或颗粒状成型燃料。其采用的成型技术主要是依靠加热后热压成型,这种方式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加热也会引起机械设备磨损和燃料的热能损耗。另外,有的成型技术为增加成型燃料的粘度,在成型过程中添加蜜糖、淀粉胶、黏土、焦油等做粘结剂,这无疑也提高了燃料的生产成本,而且黏土、浙青等做粘结剂还会使成型物燃烧结渣严重,对燃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生产一种热质高、持续燃烧时间长、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排放量低的燃料制品,提供一种添加助燃剂、粘合剂、常温即可压制成型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它以秸杆、锯末、木屑、稻谷壳、甘蔗渣这些农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废弃)物燃料制品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生产一种热质高、持续燃烧时间长、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排放量低的燃料制品;其方法步骤是:利用生物质可燃之优点,经收集农业废弃物进行干燥、粉碎、生化、搅拌、成型、烘干、包装供给各种取热炉具替代煤源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生,余显中,黄万禄,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奇坤秸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